11 月 11 日,2020 年的两岸企业家峰会(紫金山)创新发展研讨会将在南京开展。届时,会有 300 多位两岸嘉宾亲临此次会议。这一重要的涉台经贸活动,必然能够有力地推动苏台在合作共赢以及融合发展方面,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态下再取得新的进步。
发力“双循环”,
江苏台企稳健前行
公司具备年产 30 万台整车及 32 万台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我们公司生产的 50 - 摩托车整车采用了台岛光阳的先进技术。这种整车的市场覆盖范围很广,遍布 20 多个省(区、市)。并且还出口到了亚、欧、非、美、澳五大洲的 80 多个国家。常州光阳摩托车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许世钟向记者透露,从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开始,在 1 至 8 月份这段时间里,大陆摩托车市场总体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1%,然而常州光阳却实现了逆势增长,增长幅度为 21%。
从市场方面来看,去年我们的重型车出口占比为 78%,内销占比为 22%。今年全年,我们的外销份额预计会下降 19%,然而内销份额将会上升 21%。许世钟表示,这是企业在“双循环”方面发力并且稳健前行所取得的成果。
台资企业吉宝通讯(南京)有限公司位于江宁开发区南京综合保税区。从 2015 年起,该公司连续数年获得南京市出口总值第一名。公司的副总经理汪伟佳称,他们公司主要生产品牌平板电脑、智能触控笔等系列产品。去年上半年,出货量达到 570 多万台。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一季度出货量出现负增长,而二季度出货量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的出货量达到了 740 万台。其中,超过九成的产品用于出口。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7%以上。
公司于 2 月 13 日复工。3 月第一周,有 80%的员工,也就是 1 万余人上岗。4 月实现全面达产,5 月超产,企业的复工复产态势良好。在第三季度,我们投资 5000 万美元成立了研发中心——南京汉艾尔特通讯有限公司,以此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汪伟佳表示,境外疫情在持续蔓延。国际贸易和投资出现大幅萎缩的情况。市场需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即便如此,今年我们仍力争让进出口总额与去年 35 亿美元的水平保持一致。
创新引领,
走出疫情负面影响
疫情发生之后,苏台资企业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怎样才能够拨开云雾见到光明,从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走出来呢?江苏的台资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创新。
去年公司的产值达到了 40 亿元。在年初的时候,生产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然而,企业今年全年的产值仍然将会有 20%以上的增长。南京群志光电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吴兆苔近日指着公司的全面屏盲孔显示屏生产线,对记者充满信心地说道。
群志光电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制造基地。从去年开始,它投入 7000 多万元来添置设备和改造生产线。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现在智能化生产线每 4 秒能够生产一片盲孔显示屏。早期一条生产线需要 26 名工人,而现在只需要 1 名。同时,生产线的良率能够即时反映,并且生产线运用了智能检测以及动态修正等先进技术,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吴兆苔表示,去年 8 月,公司每个月的盲孔显示屏产能仅为 100 万片,而到今年 6 月,产能达到了 300 万片。在这之中,八成的显示屏在市场内销售,两成用于外销。
在创新大旗的引领下,我省各地台资企业运营良好。庆鼎精密电子今年上半年的产值比去年同期提升了 6.2%;明伦运动器材的订单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目前在手订单能够持续生产到今年年底;江苏和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 4 月至 5 月期间的出口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60%,而 6 月份的出口销售开始回升并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全年的销售收入能够达到 24 亿元,有希望比去年增加 4 亿元。
我省台资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带来的良性循环较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 1 月至 9 月期间,江苏新批准的台资项目数量超过 500 个,协议利用的台资超过 32 亿美元,实际到账的台资超过 15 亿美元,总投资达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 70 个。到目前为止,江苏累计新批准的台资项目超过 2.86 万个,实际到账的台资超过 820 亿美元,总投资达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 6400 个。
精准施策,
纾困解难护航发展
9 月 28 日晚,在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正在热闹地举行着一场直播带货活动。在为台青在南京就业创业进行站台的“大 V”当中,有南京市台办主任张屹。今天我参加这场直播带货。我想要达成两个目的。其一,促进体验,动员组织更多台青朋友关注并了解当下正流行的电商直播和线上营销等新商业模式,让他们积极探索更多更好的台青就业创业形式。其二,上阵吆喝,为在大陆发展的台企宣传推介台商、台青以及台岛产品。张屹如是说。
台企发展呈现出向好的态势,这离不开各部门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在疫情发生之后,全省各级台办采取了精准的措施,专门定制了“复工专列”,进行定点的“包车”“包机”,给予政策惠企,提供资金补贴,给予金融支持……并且全力以赴地帮助在苏的台企能够有序地复工复产。
省台办今年与江苏银行联合行动,出台了《江苏银行支持全省台企复工复产和健康发展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明确在 2020 年至 2022 年这 3 年间,江苏银行会累计提供不少于 100 亿元人民币的授信总额。并且会专项安排信贷规模,以支持台企的复工复产贷款需求,从而帮助台企缓解生产经营压力。昆山市推出了“昆山融”金融产品,以缓解中小台企的融资难题,并且累计解决的台企融资需求超过 2 亿元。江苏各地都在积极行动,帮助台企享受政策红利,还减免了相关费用,切实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在 2 月至 5 月期间,昆山市累计为台企减免的社保费达到 5.9 亿元,惠及了 1895 家台企。同时,为 1174 家台企提前兑现了 2020 年的稳岗返还金,总计 3357 万元。
各地加大了对台企上市的辅导力度,会为有上市意向的台资企业提供细致的跟踪服务。昆山市为台资拟上市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通过开通网上问询答疑等途径,促使企业上市审核进程得以加快。其中,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 8 月 17 日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福立旺精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 9 月 17 日的科创板上市项目顺利通过审核。统计表明,我省有 18 家台资企业明确了意向,即登陆科创板等大陆资本市场。在这 18 家企业中,有 7 家已经被纳入设区市和区县的上市培训库。
记者 李宗长 孙 庆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