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创日报(ID:)
文| 张一弛 & Sue
11岁的小男孩巴里,被加速器产生的闪电击中,昏迷了9个月。
醒来后获得了神速力,其速度极为迅速,能够超越光速,还能穿透物体。不仅如此,它甚至可以逆转时空,穿越平行宇宙。从这之后,人们便称他为闪电侠。
谁也没预想到,曾经京东和淘宝都看不上眼的拼多多,它也是像闪电侠那样的存在呢。
2017 年初,月成交额达到 20 亿。到了年底,成交额变为 100 亿。4 个月之后,成交额达到了 400 亿。这些数字被捅出来后,真不知道得把多少人吓死。
这,是一个成立仅仅两年的APP,能做出来的业绩?
还真是。
闪电侠展现出了超越行业老大的态势。然而,闪电侠在进行高速运动时,对所有的物理定律都视而不见。
拼多多有时会横冲直撞,有时会无视规则。在 2018 年 315 之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你眼中最应该在 2018 年 315 晚会上被曝光的公司和产品是什么?
结果,拼多多在众多商家里,一直呼声很高,几近狂热。
在用户眼中,拼多多被视为一个恶意诱导裂变的平台,它存在文字欺诈的行为,有虚假广告,还会哄抬物价,并且品质恶劣。
商家感到委屈。拼多多以违规导流作为借口,强制商家增加 10 万保证金。
在同行的眼中,拼多多并未受到喜爱。闪电侠的形象发生了转变,成为了坏的象征,破坏了整个拼购市场的声誉。
在商业领域,拼多多堪称真正的人性高手。然而,今日北京正飘着大雪,创哥也希望能够进行一次特别纯粹的交流,探讨把控人性的限度究竟在何处。
第1步:
红包的诱惑
女神节的前一天,创哥收到了一条短信。这条短信来自拼多多,显示他“被抽中 X 手机,0 元幸运得”。
创哥点开短信中的领取链接后,发现这是拼多多 APP 的下载地址。拼多多常用这种伎俩,诱导用户裂变的第一步,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人来下载。
拼多多的客服对于这点毫不避讳地承认,不存在什么抽奖活动,仅仅是推文活动罢了。
只要你关注了拼多多这个公众号,除了短信之外,每天的推送大多是一个诱人的红包,点进去后会有一个套路,即让你下载他们的 APP。
要获得这个红包,需要进行签到操作,需要进行砍价,还需要发送给微信好友并让他们接力。将其与微信的诱导分享、诱导关注政策进行比对后,看上去似乎一条都没有触犯。
但是,没用这个软件的人遭受了不少折磨。闲下来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总是莫名其妙地发来一条让帮忙砍价的链接。他们还会被莫名其妙地拉进砍价群。
你点了砍价链接后,会发现拼多多平台已经获取了你的个人资料,并且会时不时给你发送几条中奖了或者中现金红包了的消息。
这种传播模式如同病毒般迅速蔓延至整个朋友圈,促使更多人参与其中。令人气愤的是,微信官方对于这种新型的诱导分享行为,始终无动于衷。
就这样,拼多多把流量的口子撕开了。或许,它最为骄傲的仅仅是自己能够凭借背靠微信这一优势,获取源源不断的流量。
第2步:
虚假的广告和被哄抬的物价
让用户下载软件,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要让用户下手拼团,就需要让用户坚信:拼到的东西,其价格一定比市面价低,并且不是普通的低。
一款 279 的榨汁机,要是一直让朋友来砍价的话,一个人能够砍下来五六块呢,而 10 个人就能便宜 50 块呢,难道不心动吗?
这款榨汁机本身售价为 29.9 元,却直接往上加了 250 块钱,这恐怕是把用户当作 250 了。
当然,有一些用户是幸运的。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经过无数次的分享,最终以 0 元拼到了榨汁机。然而,当他们收到快递时,却露出了一脸茫然的神情:里面只有一根数据线,而且是一根短到不能再短的数据线。
但是无所谓啊,你的邮费,已经完全能喂饱商家。
第3步:
售后质量奇差
虚假宣传的倒是卖出去了,但是从质量到售后,拼多多做的更绝。
很多人被拼多多吸引过来,是因为他们原本以为那些曾经显得很贵气的水果,像海南木瓜、智利车厘子、泰国进口大榴莲,在拼多多这里变得十分亲民。
你发了一圈朋友圈,好不容易凑够团友之后,可能会收到如下这样的回复:
如果运气好,人能够凑够,钱也能交齐,团购能够成功,那么水果就能到手。
开箱之后进行查看:其外表呈现出破烂的状态,大小也发生了改变。售后给出的回复更是让人感到气愤:亲爱的,将烂掉的水果切掉一小部分就可以食用啦。
拼多多有一条规定让创哥很难理解。规定是这样的:当消费者收到水果时,如果水果是腐烂的,且腐烂面积少于一半,那么平台会退还一半的差价;而如果腐烂面积有超过一半的大面积腐烂情况,平台就会向用户进行全额退款。
腐烂面积少于一半,还能吃吗,不能吃,凭什么只退一半?
拼多多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处理所有情况:亲爱的,给您带来了不便,希望您能够谅解(这可真是倒霉呀)。
投诉水果存在腐烂情况,对方回复称将腐烂部分切除后即可食用;投诉鞋子出现损坏,对方回复说鞋子能穿半个月已经算不错了;如果实在无法达成一致,都用 2 元或 3 元的赔偿费用来处理。
质量问题连央视都看不下去,担心早晚有一天会出了人命。
2016 年拼多多的投诉量位居行业第一,这一点毫无悬念。其投诉量高达 13.12%。
第4步:
坑完用户坑商家,
商家也过的千疮百孔
用过拼多多之后,叫苦连天的不只有用户还有商家。
在商家的圈子当中,拼多多被赋予了一个外号叫做罚多多。它有着众多的罚款条目,其目的是让商家拿出比京东和天猫还要低的价格,同时还要提供比它们更好的服务。
商家利用霸王条款进行强制处罚,且不考虑实际情况。当顾客找客服时,客服一问三不知,既不给明细,也不提供凭证,同时还无法让顾客进行申诉。
对小商家的处罚力度几乎和利润持平,挣的没有罚的多。
擅自冻结卖家货款也不在话下。
不少商家爆料平台刷单是常有的事。如果刷得少,就会亏钱;如果刷得多,发不了货就要被罚钱,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甚至还有威胁索贿的问题…
这样严厉又无理的罚款机制,势必会引起商家的反水。
拼多多商家到拼多多总部维权
搞得大家都在吐槽:拼多多是业界首创靠商家罚款作为盈利模式。
在经过两年半的野蛮式增长之后,拼多多凭借微信的海量流量,却也遭遇着各种麻烦。
负面新闻这么多还这么火?
它比你还懂你妈想要什么
虽然负面的情况能一下子抓到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家依然会在拼多多上非常积极地抢购,场面十分热烈。
因为它真的太懂人性,太抓人心了!
比如,它懂得每个人都有点贪婪心,爱占小便宜。
拼多多勾住的是那部分有贪小便宜心理的用户,像咱的爸妈,还有学生党。他们一看到 20 块包邮、Nike 才 100 块,就不会去考虑商品的好坏,也不会去仔细思考这些商品其实获取了更有价值的私人信息,比如收货地址、人名、手机号等。这些信息每条在黑网上能卖 0.5 到 3 元,很容易就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天猫和京东上不去的那些地摊货是总归需要进行处理的。因此,商家们即便会被罚钱,却依然前赴后继,他们自己觉得好,相互之间觉得好,唯独用户的感受不好。
再比如,用熟人社交做最简单粗暴的 “拉客”。
微信上都是熟悉的人,拼团这种行为是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朋友买什么,你就跟着买什么。有些东西你实际上并不想购买,但是因为碍于情面,你只能帮忙。既然已经开了团,你就会让其他的朋友再帮你点一下。这种病毒式的传播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是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崩塌的。
平台们或许不知道,背后的资本方或许也不知道,然而一旦与市场相联系,大多数人还是会去选择冒一冒险。
创哥问了一句,拼多多已经如此深挖用户痛点了,那为何不在体验方面多加优化呢?为何不在管理方面多加优化呢?为何不多赚慢钱而多解决问题呢?
拼多多曾将自身定位为电商界的一员,它比淘宝和京东多了不少人情味,能让大家在进行购物时在群里交流经验。后来,其社交的属性逐渐演变成了拉人一起加入团购来购买东西。
人情味淡了,钱味就浓了。
其实我们都希望在拼团群里能与大家多互相推荐好产品,都期望在微信上叮嘱长辈多穿衣服、多吃水果时,能够直接把一个芒果红枣的链接发送过去。即便价格稍高也无妨,你为何不再多做一些完善呢?
马云曾说:他为何能有运气走到如今呢?他觉得自己或许是看懂了人性。
拼多多,看懂的人性,可能真的跟马云不是一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