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动态 / 正文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寝室,浙江职业特殊教育学院官网

Time:2025年04月17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省教育厅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组织各地各校开展了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的征集评选工作,在此次评选中一共评选出了 27 个典型案例。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做法。

在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国家奖学金特别评选大会上,母燕零饱含深情地说道:遇见光。母燕零饱含深情地说道:成为光。

荣获 2022 年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之后,她表示最感激的是自己的学校。在领奖台上,母燕零的身材较为娇小。尽管她腿脚存在不便,但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整个人仿佛闪耀着光芒,令人难以将目光移开。

在浙江特教职院,有许多像母燕零这样的学生。学院党委书记王正东表示:“我们的学生具有特殊性,这使得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必须特别。”长期以来,针对特殊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机制不够全面,评价标准不够精准等。残障学生不能与健全学生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我们的想法是,为每个学生打造一把尺子,从而量出他们各自的闪光点。王正东认为,对于特殊职业教育的学生,需要在“残健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分层评价。

量成长: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

时隔一年再次见到母燕零,记者发现,她的名字前又增添了几个荣誉称号。她的表达变得更加大方自信,而不变的是她那小小的身材中蕴含着强大的能量,以及她那双大眼睛中闪烁着的真诚。

母燕零谈及毕业后的打算时语气坚定,她想回家乡创业,以发扬苗绣文化。谁能想到,3 年前来自贵州山区的她曾因自卑而止步不前。在进入浙江特教职院学习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后,她的想法不断被改变,她的世界也逐渐被打开。

课上,她努力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课外,她担任了班长这一职务,同时还担任团支书,成为了教师的得力帮手。她持续突破限制,去探索各种可能性。她带领着团队,把残疾人的创业创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了融合。她成立了全国首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手绣华彩点亮黔程”助残振乡村手工艺合作社。她和队友在前进的道路上历经艰难险阻,获得了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的金奖,为学校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

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然而我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母燕零把从社会以及学校获取到的温暖和光芒聚集起来,然后向外进行折射。她冲破了残疾人只能被照顾的这种偏见,投身到各种志愿服务工作当中。在疫情期间,她签署了一份遗体器官捐赠书。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寝室_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_浙江职业特殊教育学院官网

学校营造出一种育人环境,这种环境是“残健融合、协同共培”的。在这样的环境中,特殊学生能够自由地成长,普通学生也能够得到激励。王正东用“双向奔赴”来形容学校整体的这种育人氛围。

浙江特教职院院长黄宏伟用 8 个字概括学校搭建残障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目标,即自立自信、融合强技。

学校打破了“弱势群体”的固有思维,把残障学生当作和健全学生一样独立自主的个体。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都贯彻了高要求和严规定。同时,学校为每一位残障学生分别列出了个体的“长处清单”和“短板清单”。在统筹普适性评价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分层、分类、分阶段的个性化评测及指导。这样做促使残障学生能够激励自我,实现自主提升。

量成效:

从旁观到上场

在浙江特教职院,每一个残障学生都能上体育课。

周四下午,在体育教室内。体育教师刘海群正在上一节体育课,这节课既普通又特别。说它普通,是因为刘海群在浙江特教职院担任体育教师已有 22 年,一直活跃在教学一线。说它特别,是因为上课的学生都存在肢体残疾,且残疾程度各不相同,有的行动较为不便,有的则坐在轮椅上。

这是一堂体能测试课。开始进行热身活动。刘海群每说出一个动作指令,后面就会接着给出一串说明。他说“绕场馆两圈热身跑,对于不能跑的同学,要求尽量快速走;对于坐轮椅的同学,要求尽量快速推动轮椅……”在刘海群的话语中,“尽量”“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动起来”这些词出现得很频繁。

放眼望去,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动作幅度各异。但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认真的神情。“老师,我能把外套脱掉吗?”几个动作过后,许多学生已然微微出汗。在普通学校中,体育课只能坐着围观的残障学生,在这儿却成为了体育场上的主角。

残障学生对体能锻炼的需求更为迫切,他们内心深处也怀有对体育课的强烈渴望。刘海群表示,体育能够使学生们更加放松且更加阳光。近些年来,学校全力推进各类体育教育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实施“特教学子千日体能养成计划”,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进行半小时的体育锻炼。

在没有经验可供借鉴时,怎样制定残障学生的体育测试标准成为刘海群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她身为体育教研室的主任,带领着体育教师,把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进行结合,从而制定出了《残疾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标准》,并且依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出了个性化的课程模式、选修门类以及评价标准。

浙江职业特殊教育学院官网_浙江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寝室_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坐在轮椅上的学生上篮球课,刘海群会依据学生的上肢力量来设置不同的“篮筐位置”。有的“篮筐”处于水平视线 2 米的地方。刘海群表示,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评价方式,他们无需与别人进行比较,只需与自己比较,每个人的努力目标是达到自己的 100 分。

量成才:

从一技之长到体面就业

杭州马塍路上,有一家名为“筑梦无声”的烘焙店,店内人来人往,生意很不错。在玻璃门上,有一张“简单介绍”,上面写着:“我们店是由四个听力有障碍的烘焙师组成的。我们虽然听不见,但我们会用心去做!”

荣瑞祥在前台忙碌着,他身兼收银员和咖啡师两职。2020 年从浙江特教职院毕业之后,他曾在多家咖啡店和面包店工作过。今年年初,在学校的介绍下,他与曾经的校友傅千以及陈露意见一致,共同创办了这家烘焙店。

荣瑞祥以文字描绘了他理想中的工作,那就是自由地研究咖啡制作,不受任何限制。如今他每月能有 8000 元左右的收入,凭借此收入他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留在杭州的梦想也越来越接近现实,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

特殊学生的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而就业存在着多个层次。黄宏伟表示,学校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开设了多个涵盖全院残障学生的校园职业竞技场,把职业劳动融入到学生的“职场”评价里面。此外,要突破评价主体被“校园围栏”所限制的局面。要深化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要不断对以“训”代“考”、以“练”代“测”的评价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评价主体从单一的学校,拓展到行业、企业以及产业等多元的覆盖,实现一个大跨步的发展。

校园里有一家名为莫卡乡村的面包店,它还有一个别称叫莫卡乡村中西面点工艺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前台的店员是听力障碍学生,烘焙师是听力障碍学生,咖啡师也是听力障碍学生。店长占先生是中西面点工艺专业的学生,并且担任企业导师。中西面点工艺专业与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在 3 年的人才培养期间,把合作订单班企业的评价标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评价标准里。为每一位残障学生设定了个体的远期发展目标以及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规划。从而推动了学生就业的可持续性。教务处副处长赵晓旭如此说道。

如今,对于浙江特教职院的残障学生来说,就业已不再是难题。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投身到创业的潮流之中。他们坚信,阳光洒下之时,会落在每一个人的肩头。

浙江教育报记者刘丹丹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