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默认分类 / 正文
微信语音对方听不到我的声音,微信听对方语音声音小怎么回事,微信听语音对面知道么

Time:2025年04月17日 Read:7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最近在网上频繁看到一个笑话:

一个女生发了一大串语音,给自己的闺蜜,告诉她,自己失恋了。

闺蜜要耐着性子听完整个分手过程,并且要想方设法说很多安慰开导的话。

刚发送过去的时候,对方回了句:“我们和好了”。

牛批!实在是牛批!

这种情况,就不要再骂了。直接将其拉入黑名单吧。它把“我把你当朋友,你拿我开涮”这一现象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笑话是笑话,然而对于微信语音所引发的众人的愤怒,在身边发生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前两天,有个朋友突然给我发来一条语音。我原本打算等会议结束后再听,然而,紧接着又收到了两条时长 40 多秒的语音。

急忙回了一句:“在开会,有什么事儿打字说吧。”

然而等到的还是一条语音… …

开完会后,我立刻点开信息。我担心她有要紧事,所以赶紧去看。戴上耳机听了大概 3 分钟的语音,她前后表达的意思就是“不是急事,有空帮我选个照片,我发朋友圈”。

我说了在开会之后,她回复的那段语音是:“打字太麻烦”。这让我非常生气,恨不得分分钟锤爆她的头。

一直认为要是安排一场微信吐槽的大会,首先应该被提及的就是微信语音。

因为它的槽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60 秒的语音篇幅较长,其中伴随着语气词不断重复、停顿频繁,还有嘈杂的背景音。而最终能够获取到的有效信息仅仅只有十秒。

重点在于接收的人,倘若不幸在聆听语音的过程中被他人插话所打断,那就需要再次重新聆听一遍。

语音转化文字的功能,仅适用于手持普通话一甲级证书的人,且这些人不说粤语,也不说家乡话。

如果一个人说话含混不清,那么我只能回应一句:你难道是特意来戏弄我的吗?

还有那些会发送“好的”“么么哒”“哦”这类语音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仅仅一两秒的语音,在还没放到耳边时就已经播放完了。

微信语音对方听不到我的声音_微信听语音对面知道么_微信听对方语音声音小怎么回事

其次,语音相较于文字,在清理手机缓存时很容易丢失。并且,查找聊天记录时,一般也找不到语音。

如果是重要信息,一眼就能看完文字,并且文字还能直接充当备忘录。而语音需要听半天,甚至还得记笔记。

所以,用一道数学公式来总结语音的槽点就是:

有效信息少,普通话不标准,口头语一大堆,重要内容易丢失,这些情况加在一起就等于十级人间灾难现场。

而针对“十级人间灾难现场”这一现象。

我建议微信将语音的最长时间设定为 30 秒,同时规定只能连续发送三条。

其次,增添语音加速的功能,能够以 1.5 倍速播放语音,也能够以 2.0 倍速播放语音。并且像 那样,增加了一个可以调节进度的选项。

微信语音发送者被设置了收费阶梯制,10 秒收费五毛,之后每增加 5 秒就再多收 5 毛。

最重要的是,需上传本人手持普通话甲级证书照片。

有效杜绝动辄几十条轰炸的满格语音,保持好脾气与好心情。

但我得承认,微信语音并不是一个bug一样的存在。

发送者使用它有很多优点。其一,单位时间内能够传送更多信息。其二,还可以兼做其他事情等。

我喜欢用文字来沟通,因为文字能凸显内容的重要性,显得正式且有调性。

我是一个依赖文字超过图像、声音和触感总和的人。我喜欢将自己写的文字用作微信签名,还喜欢写下一连串发生在身边的有意义的小事,并将其发在朋友圈。

如果有一个人,他像我一样更喜欢文字而不是语音,并且经常翻看我的朋友圈,那么我也愿意私信发给这个人。

我觉得,能够读懂我的文字的人,就一定能够读懂我这个人吧。

以前,在使用 聊天时,它还没有语音这一功能。我那时特别喜欢和喜欢的人通过打字来聊天,常常一聊就聊到深夜。

如今,已经过去了十来年。我依然习惯用打字的方式,不太能适应发语音。我总觉得发语音这种行为有些别扭,也感觉有些轻浮。

前些时候与志趣相投的人交谈,从卡缪的《异乡人》聊到顾城的诗。他提及黑格尔,我就说起海德格。聊到工业革命时,我们又接着谈论《失落的一代》……

微信听语音对面知道么_微信语音对方听不到我的声音_微信听对方语音声音小怎么回事

我们似乎总是拥有数不清的话题能够开始。这并非仅仅是单方面的“输出”或者“接受”,而是相互之间的交流。这种双向的交流着实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经历。

有时候,当我懒得去开展话题时,我就会输入“那我们听歌”。而对方也会以一种默契的方式回应“好”。让对方聆听自己正在听的歌曲,仿佛处于同一个空间之中。

我们始终不会轻易把一段语音递给对方。好像谁都不想破坏这夜晚那奇妙的氛围。

这样的对话持续了很久。我们聊了外界的事情,接着又聊到了彼此,还聊到了关于我们自身的情况。

后来,在无数个如同往常的夜晚,我习惯了滑动手机屏幕。每当回忆起之前的每一次深夜聊天,我都觉得那些文字的聊天记录格外珍贵。

聊天是一种对话形式。它并非单方面的演讲。而那些动辄就发出几十条信息进行“轰炸”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聊天是对话这一点。

他们只想单方面把自己的事说完,把对方当作倾诉的垃圾桶。他们不曾考虑对方的处境,也没打算得到对方的回应和互动。

我喜欢以前的那些日子,会写明信片,会写信,也会写同学录。在那些字里行间,能感受到纯粹而可贵的友情,这种友情十分难得。

文字里的时光似乎变得温柔了。这种沟通方式,语音无法代替。

所以,虽然敲字很累,但我喜欢里面的一字一句,温柔坚固。

重要的事情似乎大多通过文字来传达,例如告白这件事,又如分手这件事,再如表达感谢这件事……

文字相对于语音而言,就如同我们透明世界里的一层保护色。它能够化解尴尬,避免难堪,同时也能传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换个角度想,微信语音也没有那么讨人厌。

我们喜欢的人,希望对方能发很多语音。我们不但会立刻听这些语音,还会抱着手机不停地反复听。听完之后,还会把它们收藏起来再听。

不喜欢的人,就不要再给我们发消息了。因为成年人的好脾气往往都在微信语音上消耗殆尽了。

如果确实需要通过发语音才能正常表达,那么我认为在给他人发送大段语音之前,应当先说一句:

抱歉,我此刻不太适宜进行打字操作。或者,通过语音来表达会更为清晰,我先给你发送语音,等方便的时候你再听一下吧。

这是一种礼貌。

音乐:退-蒋家驹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