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再给我发微信语音了》
听语音太浪费时间
比如说,同样是 100 个字。看完这些字只需 9 秒。而让另一个人用正常语速读出来给我听的话,需要 22 秒。这里不包含大家在正常语音中会出现的“嗯”“哼”这类语气词以及其他停顿。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视觉分辨速度比语音分辨速度快很多。
更何况你消耗这些多余精力听完的内容,有可能毫无意义,或者仅用几个字就能表述清楚。有时还会被打断或者没听清,需要重复听好几遍才能弄明白对方所说的内容,效率会降低几十倍。
像上图的这种情况,明明用一句话就能够把事情说清楚,那为什么要发送一大堆时长 2、30 秒的语音呢?
当有重要内容需对方批示时,应简洁明了地说明缘由,同时附上需要其回复的内容,这样既方便领导,又可当作“呈堂证供”,例如:
领导您好,本月有 6 名实习生需要发放补贴,补贴合计 xx 元。财务部门在报销时需要核对批示意见,烦请您回复是否同意,谢谢!
这句话既汇报了工作又解释了原因,并且能让领导迅速把握他需要回复的内容。
有很多不方便听语音的场合
你可以设想,当你处于开会的状态、谈项目的时候、赶路途中、上课的时候,收到了几条长长的语音,你会怎么做呢?
你是听还是不听?也许可以晚点再听,但万一十万火急呢?
你说那我现在就听。那你是趴在桌子底下听呢?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带上耳机听?或者是当着老板的面拿起手机听几分钟?又或者是假装去厕所听?
你真的很想听,我是知道的。然而,确实总会存在环境条件不允许的情形。对于以上画面,你需要自行想象其后果。
你说有语音转文字的功能?首先,大段语音要识别成文字是需要时间的。其次,如果涉及到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你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赌在这个经常出错的识别功能上吗?
所以你应该察觉到,在完全不考虑对方是否便利的时候就发送语音,会让他人很难处理,这是一种典型的不懂得换位思考的自私行为。只是自身觉得发送语音很方便,只要动动嘴,所有事情就都能解决了。
听语音会造成麻烦
如果你要向同事交代老板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用语音发送给他,那么他可能需要反复听 4 遍或 5 遍,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无误地记录下你语音中所表述的信息。
如果你与朋友约定了见面时间却迟到了,当对方询问你大概几点能够到达时,你发送了一大段语音,对方就需要耐着性子去聆听你诸多的解释。
很多人看到语音,会觉得没什么要紧事,就会先搁置一旁,想着等有空时再听。然而,通常他们会把这事忘到脑后。还有的时候,等他们想起来时,已经错过了重要信息。
对方在开车的时候就更别提了,还有在地铁里、电梯里等这些地方也很给人家添麻烦。
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发语音,请先问一句:方便语音吗?
如果真的很重要,打电话
有的人或许会讲,我确实有紧急的事情。我在这边打字的速度比较慢,而语音既便捷又迅速,因此就发送了语音。
对方听你的语音是否花时间暂且不论,即便不花时间,重要的事情难道不应该通过打电话来处理吗?
或许存在一种情形,你确实拥有重要之事,并且你不了解对方的电话号码(别去询问,倘若真有找陌生人的紧急之事呢?那是认真的表情),正因如此,你必须通过语音来传达,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那么请你在发送完微信语音之后,再次通过打字的方式向对方阐述事情的大概情况。
为什么呢?
他看到你微信时,能够迅速把握你要说的大概内容,这样便于应对你的急事。同时,也便于你们两人之后进行反馈以及再次确认。
如果确实需要再次确认内容,那么你们俩都得把语音再次从开头听一遍,想想那简直就是噩梦。
这点在与老板汇报工作时尤其重要!!
有时候你或许会感觉文字难以完整表达意思,于是想借助语音来进行解释。不过,在你发出十几条时长 50 秒的语音之前,应当先简明扼要地分点列出汇报提纲。这样做,一方面便于老板快速知晓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也能让老板更好地理解你所解释的内容。
微信能够依据文字关键词去查找过往的内容,然而对于语音呢,就只能凭借着记忆了呀……
语音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文字时,可以随时停下然后继续。然而,语音可能会因旁边人说话、自动播放不知到何处了等原因而突然中断。这样一来,恢复收听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和操作成本确实是很高的。
长语音停止后就得重新开始听一遍,在这个时候,这条语音会对你的社交优先级构成挑战。
如果今天没有任何事情,在家中抠抠脚丫、刷刷手机看看剧,那是没关系的。谁要是给你发语音,估计你都会很有耐心地听完。然而,如果正在与吴彦祖共进晚餐,或者与十年未见的同学好友聚会唱歌,这时如果有人给你发了一条文字,你可以瞟一眼来判断事情的重要程度。如果有人给你打电话,你可以说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然后离开座位去接听。
但是如果有人给你发了一条语音,你会选择只听吴彦祖讲话呢,还是会选择边听语音边唱 K 呢,又或者会选择边听吴彦祖讲话边听语音边唱 K 呢?
最要命的就是,你听了一半,因为脸大碰到了屏幕,居然断了!
爱发语音的人,可能真的没想到这些
对方在听音乐时来了一条语音。如果想听清楚这条语音,那么当回到音乐时,他的耳朵会炸。
当他在公共场合听语音时,如果没戴耳机且听筒声音不大,若进行了外放,那么别人有可能会听到。
他在安静环境中听语音,使用的是听筒。他发现音量太大且没有调节好,所以不得不调小音量,然后再听一遍。
他在听语音时,原本想使用听筒,然而却没听到声音。等他一拿开听筒,语音就开始外放,并且被一群人听到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的情况。
当对方收到你的语音后没有回复时,一种情况是可能当时没来得及听,随后就忘了;另一种情况是可能一看到是语音,就压根不想回复。
那些年因为语音的抓狂故事
比如
再比如
这些回答能够较为委婉地向对方传达“你该发文字了”的意思,这样一来大家的面子都能得以保全。然而,如果对方仍然固执己见地发来语音,那么就会……
再比如:
@吴惠惠:
对方被告知现在不方便听语音后,接着又回了一条语音过来,这让人很无语。
@好名字可以让你的……:
有一位同学总是发语音,有时一次连续发七八条都算少的。每次语音时长大概 30 到 40 秒,真的让人耳朵疼。已经提醒过他要打字,可他依然执迷不悟。所以只能选择不听,也不回复,只是露出一个“微笑”。
@时寒:
充分认识到一分钟有多长~
@-:
一连串语音发过来都不知道它的中心思想在哪里[微笑]
@行者小月
每次看到对方发来一堆语音,脑袋就快炸了。点开一听,还得调大音量才能听清楚,听完后却发现没多少重要信息。接着又要在调高音量、听语音、感觉耳朵要炸、调低音量、换音乐、再调高音量、听语音这样的循环中受折磨。
@适度天蓝:
发几十条甚至上百条语音来交代事情,到最后如果听的时候中断了,或者忘记了某些信息,那就都得重新开始,在心里真的是有无数的不满和懊恼。
@melo:
我舍友连个哦字都要用语音讲
以上,表示同抓狂+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