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是否存在既容易上手又能赚钱的项目呢?答案是有。然而,最为关键的是自身需要具备走出新的一步的勇气。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些项目。
能产皮绒的养殖
生活中的皮具用品离不开大量皮毛动物的生产,绒毛服饰也离不开大量皮毛动物的生产。皮毛制品很多是来源于皮毛动物体表带毛鞣制而成的,绒毛服饰很多也是来源于皮毛动物体表带毛鞣制而成的。
目前全球每年的皮毛销售额达到了 200 亿美元,并且每年都在上升。细绒兔是一种兔品种,它兼具肉食和皮绒的用途。这种兔的肉味道鲜美,口感良好,营养丰富,因而受到餐饮消费行业的青睐。
细绒兔能为深加工产业提供优质皮毛原材料。它的被毛浓密,且细而短,易于着色。其皮板质富有弹性,张力也好,是裘皮加工的高档材料。所以,它的价值很高,一只成品细绒兔能卖到 200 多元,多地商家常年四季都在收购。
目前细绒兔在我国的数量不是很多,供应量也远远赶不上需求,这给农村养殖户带来了新的商机。未来几年,细绒兔的养殖都处于红利期。只要农民家庭有空闲的房屋、圈舍,或者作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良好,都可以大力进行繁衍。
废品分类再利用
废品的市场很重要,它包含很多种类,都能通过再利用创造价值。有些收购商长期从事这类买卖,还因此发了财,买了房买了车。他们将收购来的电器、家具、衣物、纸箱废纸等进行分类,有问题的电器经过维修后再次进入二手电器市场,坏了的家具经过修缮后进入二手家具市场,这样一来至少能增加 100 元/件的差价。
有衣物和纸张等废品,以 2 毛一斤的低价进行收购。把这些废品运到废品公司后,价格能达到 5 到 7 毛一斤。这样一来,就能够赚取翻倍的利润。所以废品收购商的利润不小。这类收购商很会做生意,他们会让利给一些中间贩子。中间贩子每天走村串户回收废品,接着将废品运往他们驻点的收购站,之后统一运输到仓库进行分类,最终进入不同的市场渠道。
人力资源服务
农村是人口流动的一大源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劳动力是生存的前提。从农村流失的常住人口有 3 亿多,其中大部分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这造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同时进城务工的人需要找工作,农村也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这时候城市需要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在农村能介绍劳动力;同时农村也需要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在城市能介绍工作。
现在由于土地的二次利用,农村发展出了诸多创业项目。像养殖业就是其中之一,种植业也是。并且这两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如果从一个介绍人发展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公司,那么就能够拓展各种行业的劳务输出,甚至可以拓展外地的劳务输出。这样做比自己创业的成本低很多,并且只要能够确定介绍者和被介绍者都靠谱,基本上就不存在什么风险。
代加工厂
近几年我国持续进行产业升级工作,同时还提出了振兴乡村的战略。城市存在用地紧张的情况,工厂产业园几乎达到饱和状态。而如今振兴乡村战略表明,工厂可以向农村进行转移,这为农村创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自己创业开工厂存在一定难度,不过我们可以选择做代工厂。即协助企业进行产品代加工,以及承担下游配套、外协等工作。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要简单许多,并且仅需十几二十人的小工厂就能够开始运作。
自己在农村开办代加工厂,这样既能陪伴父母,又能够赚钱养家,两者兼顾,这不是更好吗?
自媒体
新媒体和短视频得到发展后,很多人都体验到了新媒体带来的好处,还有人由此成为了“网红”。这两年,自媒体行业在农村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很多从事农副产品创业的朋友,因为开通了网络直播带货和网上购物通道,从而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另外,有些人会记录自己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以此向大家展现闲适自在的日常。能让身处城市或离开家乡很久的人感受到农村的韵味与风光,这种方式很受大家喜爱。有许多人通过这样的记录和展示收获了大量粉丝,进而刺激了消费。
现在有许多年轻人在城市里定居下来,他们为了工作和学习,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到农村老家了。因此,自媒体能够带领他们去看看故乡的当下情况,唤起他们的乡愁,这样做会获得很多人的情感共鸣。
红薯叶+红薯
在中国农村,估计很少有人不会种红苕。过去粮食不充裕时,红薯是大家的“救命粮”。如今大家生活好了,红薯作为绿色健康的粗粮,经手工艺人开发出各种美食后,正被普通大众广泛喜爱食用。
种红薯其实属于两赚的情况。前期能够通过采收红薯叶来卖钱,在夏秋季节,市场上每斤红薯叶能卖到 1 到 3 元。到了冬季,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随便一斤烤红薯都能卖到 8 元。平均一亩地能产出 4000 斤红薯,再加上红薯叶,一亩地的收益能破万。
所以农村自媒体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