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天下 / 正文
东风东路小学智慧课堂展示:广州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引领未来教育趋势

Time:2025年04月17日 Read:6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东风东路小学的智慧课堂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在科技爆炸的时代,智慧学习以及人工智能加教育是发展的大趋势。“智慧课堂”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在广州已经有 71 所智慧校园实验校。就在近日,广东发布了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广东实验中学上了全省第一堂 5G 加智能教育课……在这如火如荼的科技浪潮之下,是否需要进行讨论和反思:技术加上硬件就等同于“智慧学习”吗?“智慧学习”是面对未来,还是面对考试?

现状

广州已有71所智慧校园实验校

广州市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广州已经有 71 所智慧校园实验校。在 3 月 28 日举行的 2019 广州“智慧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东风东路小学展示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课堂,此课堂代表了广州当下智慧课堂的水平。

思维数学课开始之前,老师已经完成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数据调查工作。在课堂上,老师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去探索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并且,老师还引导学生对凸多边形的内角和进行探究。与此同时,老师利用平板电脑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以此来满足不同分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周易智慧学习_智慧学习_智慧学习广场

在《Big Big》主题的英语思维课里,老师借助 AI+VR 技术,使学生能够与人工智能展开对话。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跨越时空去感受世界的美丽。同时,老师还选取了旅行中互动性较强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文化冲突,并且探讨应对的方法。

广东首堂5G+智能教育课来了

3 月 29 日,广东实验中学的同学上了一堂很酷炫的生物课,这堂生物课是广东省首节 5G+智能教育课堂。在《减数分裂小结》这堂课堂上,老师一边与本班学生互动,一边通过 5G+远程互动教学应用与分校学生进行实时交流。高带宽且低时延的 5G 网络使得两地师生仿佛身处同一个教室内。老师借助 5G+AR/VR 教学设备,用特殊的笔在屏幕上提取出一个“细胞”。接着,这个“细胞”在空中分裂成了两个。通过这样的方式,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称:这是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借助大数据提升课堂教学的精准度。尤其在交互性方面,比以往的智慧课堂更为出色。全汉炎指出,5G + 智能教育课堂尤其适用于地理、生物等科目的教学。例如,当老师讲解生物的结构时,学生能够看到立体图形,十分清晰,而不像以往那样仅仅是一张图片。该教学方式会先在省实教育集团内部进行推广,等到经验变得成熟之后,接着再向全省推广。

广东发布智慧教室建设指南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此通知简称《指南》。明确了智慧教室的建设目标与原则,同时将其建设流程和具体内容进行了具体化处理,这样一来,智慧教室建设便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参考标准。

《指南》详细规定了智慧教室的空间环境,其中包含教室、课桌椅、多媒体讲台、智能黑板等 10 项细分内容。智慧教室的设施设备主要有网络系统、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和录播系统这四项内容。应用系统主要包含备课系统、授课系统、即时反馈互动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和教学评价系统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含多种类型。其中有教材同步资源。还有教学辅助资源。也有图书资源。以及校本特色资源等。

思考

智慧学习:面对未来还是面对考试?

智慧学习_周易智慧学习_智慧学习广场

智慧学习以及 AI(人工智能)+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其目的当然是提升教育和学习的质量,然而对于质量的理解或许会存在偏差。智慧学习原本的意思是将关注点放在学生主体上,借助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以更高效、更扎实且负担更轻的方式进行学习。但在实际情况中,“智慧学习”很有可能会侧重于当下,致力于提高成绩以及各种现实指标。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表示,他有一些担心,担心我们的智慧学习最终不是朝向未来,而是朝向考试。

怎样判断“智慧学习”是否面向未来呢?吴颖民认为,标准在于看所培养的学生是否顺应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否让孩子具备未来所需要的素质。比如,全球化的趋势要求孩子有跨文化的沟通交流能力、开阔的视野以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信息化的趋势则需要孩子们能够适应和生存。吴颖民说。

技术进步:怎么学比学什么重要

吴颖民指出,在未来世界里,每个人必定会成为终身学习者。所以,当下的教育,要让孩子具备强烈的学习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技术含量的学习方法;由于科技在进步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诱惑,倘若什么都想要,却不能把控自己,最终就会被欲望所牵引,正因如此,当下的教育还需要教导孩子怎样控制自己,怎样更有目标,怎样更好地自律,怎样更好地规划以及实现梦想。

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学什么与怎么学相比,怎么学更为重要,而以往的情况是学什么比怎么学重要。吴颖民表示,教育人需要抬头看路,面向未来,“倘若我们的教育者能够时常思考:孩子们在未来的生存环境中,将会遭遇何种挑战?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适应性?”也许会对今天的所作所为进行很多反思,会察觉到当下的一些东西是没有用处的,这样的教育就更具前瞻性。

教书育人:老师会被AI取代吗?

吴颖民介绍,AI 学习具备精准发现学生问题以及精准训练的能力。AI 测评系统的第一套题能够知晓学生知识体系的主要问题;其第二套题则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补短板的工作;第三套题用于了解短板是否已经得到解决。每一次都在逐步缩小范围,诊断的精准度也在不断提高。就如同去医院,先进行全身扫描,确定问题所在,然后再进行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学生做题训练的匹配度问题,提升匹配度。从考试角度来看,在 AI 充分运用的未来,机器能够将考试研究至极致,这样学生就不用做那么多套题了,这对学生来说是福音;然而,对于老师而言,其需求和价值却降低了。

因此,今后要对老师的“教书”和“育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吴颖民指出,AI 会给教学带来巨大的改变,老师在上课之前就能察觉到问题,在课堂上解决最为重要的问题,课后进行检测。这样一来,“课前、课中、课后”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课堂任务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吴颖民强调,老师的经验和智慧是很宝贵的。这种宝贵体现在能够运用技术,更好地去捕捉学生的问题,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问题,并且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