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开年之后,美团股价持续走低。从今年 2 月 18 日 460 港元/股的最高位算起,其股价下降了 44%,市值减少了约 1.2 万亿港元。
5 月 10 日,“美团股价暴跌”这件事冲上了微博热搜。美团(.HK)的股价在盘中曾一度下跌超过 9%,其市值也随之下降到 1.55 万亿港元。到收盘的时候,美团股价下跌了 7.07%,报收 262.8 港元。并且这已经是美团股价连续下跌的第九次了。
市场分析指出,美团股价持续下跌或许是由于市场监管带来的压力。同时,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问题也使得美团处于舆论的焦点位置。
从4月28日至今,美团股价已经经历了九连跌。
自牛年开年以来,美团股价就不断下探。距离今年2月18日460港元/股的最高点,其股价已经下滑44%,市值蒸发约1.2万亿港元。
近期,美团陷入了“未给近千万外卖员购买社保”的丑闻当中。目前在美团平台上注册的外卖员数量接近 1000 万。这些外卖员都不是美团的员工,而是处于外包的关系。
前不久,北京市人社局的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亲身经历了一天。他在这一天里跑了美团,一共跑了 12 个小时,送了 5 单,挣了 41 块钱,从而体验到了骑手工作的艰险。王林感慨外卖骑手的生活不易,相关的报道登上了热搜。
最近,王处长带领着巡视组与美团公司的代表开展了对话。此次对话涵盖了外卖员工的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以及保险等相关问题。
北京卫视报道称,美团代表在对话时表示,美团平台上注册的外卖员约有 1000 万人,这些外卖员并非美团员工,而是外包关系。美团只能为他们每天交 3 元的商业险,此费用从佣金中扣除。若骑手出现问题,将由商业保险承担,该商业险包含保额 60 万的身故伤残险以及 5 万元的医疗费用。
节目中,王林纳闷问道:“这3块钱到底能保我什么呢?”
美团代表称:其中包含保额为 60 万的身故伤残险。同时还有 5 万元的医疗费用。
前段时间外卖小哥猝死,最后平台赔了 60 万元,想问这 60 万元是在你们的商业险之外赔的呢,还是迫于舆论压力才赔的?
美团代表称:应该是后者情况。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我们无法做到完全直接去承担责任,这种情况或许会给一些企业增添一些负担。
巡视组问道:“你们平台觉得自己委屈吗?然而舆论并不认同你们的这种说法。”
节目播出后,在社交平台迅速引发了热议。有网友发出感叹,他们觉得资本是冷漠的,这让人感到心寒,同时又觉得美团的态度非常强硬且傲慢。
美团在 5 月 11 日发布了一则消息。这则消息是为了应对被质疑傲慢的情况。然而,这则消息与近千万人的社保并无关联。
美团称近期对配送规则进行了调整,把原来的履约服务费划分成了距离、价格、时段这三个部分。它会依据距离的远近以及价格的高低来收费,这种方式就如同出租车打表一样。而原本履约服务费中的抽成是固定不变的。此规则从 5 月 1 日开始在美团外卖的所有直营城市得以施行。
美团的用工方式里,在美团平台上进行送货的骑手分为众包骑手和专送骑手。众包骑手采用散工兼职模式,不存在社保争议问题。
专送骑手专门负责送美团外卖订单,他们全天为美团订单提供服务。目前在用工关系方面,他们与第三方外包公司签订的是以劳务为主的合同,所以社保缴纳比例很低。
王兴长期指引下,美团外卖的业务情况是日均一亿单,并且每单至少有一块钱。然而,这样的利润首先是由骑手一单一单送出来的。
从美团的历史业绩方面来看,即便这种外包用工方式能够规避百万骑手大军的社保,美团对外卖骑手的成本一直都极为敏感,其中骑手用工的单项成本在外卖收入中所占比例达到了 70%以上。
美团财报显示,美团的餐饮外卖和非餐外卖在 2020 年全年用于人力外包的费用为 543 亿。美团的人力费用实际上就是骑手们的收入总范围。
根据美团的历史财报数据以及海豚君的调研可知,海豚君大致假设美团专送骑手贡献了约 60%的订单量,这大致相当于在 543 亿的总收入中,有 325 亿是存在社保缴纳义务的。
为此,有机构进行了测算。依据各地的社保政策,社保的五险一金当中,公积金等并非是强制要求缴纳的。仅就养老(占比 20%)、医疗(占比 10%)、失业(占比 1.8%)这主要的三险来进行核算的话,大致相当于在目前的工资池中需要多缴纳 32%。
用 543 乘以 60%再乘以 32%,能够粗略地计算出,倘若美团在 2020 年缴纳社保,大概需要回吐的利润为 100 亿人民币。
美团市值达 1.55 万亿港元,给专送骑手上社保不存在经营压力。同时,希望美团不要逃避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因为挣钱固然重要,但保持社会稳定更为重要。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