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10篇
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从事教案编写工作,因为编写教案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并且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时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并整理的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1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带毛的、长刺的、带钩的种子者图片。
2.《种子的旅行》的视频。
3.蒲公英、莲子、苍耳、豌豆、等种子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孩子们,你们是否有过旅行的经历呢?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你们又是用何种方法去旅行的呢?接着孩子们开始进行讨论。
今天燕老师请来了几位特殊的朋友,这些朋友也想去旅行。然而,他们没有手,也没有脚,那他们该怎么去旅行呢?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出示豌豆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它,并与它打招呼。
小结:蒲公英、苍耳、莲子、豌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大小、颜色、形状方面各不相同,有的毛茸茸的,有的是滑溜溜的,有的还带有钩长刺。
这些种子刚才得知小朋友们都去旅行过了,自己也特别想出去旅行。可是它们既没有手,也没有脚,那它们要怎样去旅行呢?你们想知道吗?
你们要认真听、认真看,才能知道他们是怎样旅行的。看完后就会得到答案。一会儿还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谁回答得最棒。借助多媒体讲解种子旅行,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6.提问: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旅行?
小结:蒲公英的种子很轻,同时它还有绒毛,样子就像一把小伞。正因如此,风能够帮助它传播种子。
7. 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他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小结:苍耳浑身长满刺。这些刺容易粘到动物和人身上。动物和人走到哪里,就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去旅行。
8. 莲子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会随着水流去旅行?
小结:莲子生活在水里,成熟后就会落到水里顺水流到远方去了。
9.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
小结:豌豆成熟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果壳会炸裂开,然后把自己弹出来。此外,还有许多植物也是靠自身来传播种子的,比如黄豆、红豆、绿豆等。
10.这些植物的传播方式真是独特,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
大自然的植物十分奇妙。原来有很多种子都有好朋友帮忙传播,也有靠自身力量传播的。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植物的奥妙未被发现,它们都在等着小朋友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现在你们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就能发现它们的奥妙了。
现在听我的口令,在这些种子当中,你对哪种种子的传播方式最为喜爱呢?那就站到那种种子的一排里去,然后排好队。我们来表演一下它们的传播方式,好不好呀?
活动反思:
植物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与生活很贴近。孩子们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最为感兴趣。在奇妙的植物王国里,蕴含着诸多奥秘,而种子的传播就是其中之一。在幼儿的知识经验里,他们对种子的传播只有感性且模糊的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柳絮漫天飞舞,蒲公英随风飘扬。这些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和接触到的,但他们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而实际上这些现象就是植物在传播种子。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认识植物的种子及其传播方式,同时要了解它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建构孩子的知识结构,并且拓展他们的视野。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知道多种植物种子的特点。
2.在观看视频、配对游戏中自主了解种子不同的旅行方式。
3.产生继续探究其它种子旅行方式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动画课件。
2.图画书《一粒种子的旅行》、种子实物若干、放大镜24个。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旅行,导入活动。
教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你们有的是乘坐汽车去旅行,有的是乘坐火车去旅行,还有的是乘坐飞机去旅行。旅行能够让我们看到不同地方的风景。有一群植物的种子也有着想去远处旅行的想法,那它们到底是谁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
二、观察交流,知道植物种子的特点。
1.分组观察。
教师让你们到后面的桌子旁去认真辨认,看看有哪些植物的种子,以及这些种子的模样如何,还有它们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交流观察。
教师询问: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所认识的种子呢?它的长相是怎样的?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3.。
三、观看视频,自主了解种子的旅行方式。
1.观看视频,自主学习。
2.幼儿交流,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是怎么旅行的?
3.教师:
在植物世界里,种子们都有各自独特的本领。有的种子能借助风力进行旅行;有的种子能借助弹力来旅行;有的种子则能借助动物这个“出租车”去旅行。
四、配对游戏,根据种子的特点选择旅行方式。
1.介绍操作要求。
2.操作。
五、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1.观看水力旅行的`视频。
教师说:自然界的植物除了通过风力旅行、利用弹力旅行、借助动物旅行之外,还有一些植物会运用特殊的方法去旅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活动:
教师询问鸭腱藤是如何旅行的。这些种子很聪明,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的旅行。还有很多其他种子,它们又是怎样旅行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那本名为《一粒种子的旅行》的图画书里。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再次阅读这本图画书,从而了解更多关于种子旅行的秘密。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在科学区投放了《一粒种子的旅行》等有关种子旅行的图画书,幼儿接着进行阅读,以此来了解植物种子的秘密。
生活活动方面,在进行散步等活动时,引导幼儿持续观察并了解植物种子的特点以及它们的旅行方式。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3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2.初步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传播方式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种子供幼儿观察。
2.《种子的旅行》PPT
蒲公英的图片、莲子的图片、苍耳的图片、豌豆的图片、野葡萄的图片、凤仙花的图片、柳树的图片、榆树的图片、黄豆的图片、油菜花种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游戏为“种子展览会”,此游戏能引导幼儿去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还能让幼儿去猜测以及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
讨论:这些种子分别属于哪些植物?它们的样子是怎样的?思考一下它们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的?
请幼儿观看名为《种子的旅行》的课件,让幼儿知晓蒲公英的传播方式,知晓莲子的传播方式,知晓苍耳的传播方式,知晓凤仙花的传播方式,知晓野葡萄的传播方式。
播放关于蒲公英旅行的视频资源,让幼儿来讲一讲: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模样的?它是以何种方式进行传播的?
游戏:小伞兵。
请幼儿来扮演蒲公英种子,教师充当风。风大的时候,蒲公英种子飞的幅度就大;风小的时候,蒲公英种子飞的幅度就小。当风停止的时候,蒲公英种子就落地了,并且找到了新家。
播放关于苍耳旅行的视频资源,接着让幼儿来讲一讲:苍耳的种子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呢?它又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的呢?
让几个幼儿把苍耳种子放到衣服上试一试,让他们把苍耳种子放到头发上试一试,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直观地感知苍耳种子外部形态特征与它传播方式的关系。
播放关于莲子旅行的视频资源,接着让幼儿说一说:莲子为什么会顺着水流去进行旅行呢?
播放凤仙花、野葡萄旅行的视频资源,接着让幼儿说一说,还有哪些植物的种子像凤仙花的种子那样,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进行传播的呢?
游戏名为弹射豆荚,让幼儿充当豆荚,教师担当太阳的角色,当豆荚成熟后就把豆子弹出。
小结:种子们存在着多种传播方法。它们的外形不一样,生长环境也不一样。正因如此,它们的传播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很轻像蒲公英一样的种子,能借助风的力量去旅行;身上长满刺像苍耳一样的种子,可借助粘在人或动物身上去旅行;生活在水中像莲子一样的种子,可借助水的力量去旅行;像凤仙花一样的种子,能借助太阳暴晒用自身力量弹射出来去旅行。
3.游戏:考考你
出示柳树种子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其外部特征并猜测传播方式;出示榆树种子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其外部特征并猜测传播方式;出示油菜花种子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其外部特征并猜测传播方式;出示水葫芦种子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其外部特征并猜测传播方式;出示蒺藜种子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其外部特征并猜测传播方式。
观看视频《植物的生命脉动》后,幼儿进行讨论,探讨种子为什么要去旅行。
引导幼儿了解种子旅行是为了繁殖后代。
5.结束活动:我带种子去旅行。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4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几种。感知大自然中事物之间存在着有趣的关系,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
2、积极参与观察探索种子传播方式的活动并产生较强的求知欲。
3、乐意与同伴共同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重点难点:
幼儿能初步了解种子的几种常见 传播方式。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种子旅行的图片。
2、各种实物:苍耳、凤仙花、蒲公英。
3、种子旅行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由故事导入。
妈妈送我们每人一把白色的小绒伞。她说孩子们可以飞了,在风婆婆的帮助下,飞到遥远的地方,飞向四面八方。她还让我们记住,凡是有泥土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于是我们飞呀飞,飞过了小河,越过了山冈,在蓝天下飞了好久。之后我们各自落地生根长大,终于有一天,我们像赶集一样,一个个顶起了雪白的棉筐。
师询问故事里讲到的人物以及它们让自己旅行的办法,还询问知晓哪些植物的旅行方法。小结:这个环节旨在让幼儿从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激发他们对种子传播探索的兴趣,以此导入活动中有关种子的几种传播途径,让幼儿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即接下来将要讨论有关种子传播的话题,这样能更顺利地进入活动。
二、幼儿看图片,进行交流。
师:前些天你们带来了很多关于植物旅行的图片资料。接下来,我把这些资料发给你们。你们看一看,然后和同伴一起进行交流。(幼儿开始交流)接着向幼儿解释“传播”的含义,也就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师:请你们来讲一讲你们都知道哪些植物的传播的方式?
幼:凤仙花是太阳晒了,自己一个人炸开来的。
师: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作弹力传播。豆荚也是凭借这种方式来进行传播的。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一看,它们究竟是怎样进行传播的。
老师取出一颗凤仙花种子并进行演示。倘若材料充足的话,能够给每位幼儿发放一个凤仙花种子,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尝试一下。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短片,来看看弹力传播的整个过程。(观看短片)。小结:教师借助幼儿收集的各种图片,让幼儿观察,使他们知晓种子神奇的传播途径。还让一些回家做过调查的孩子试着进行讲述,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传递给其他幼儿。此外,我们还搜索到了几个关于种子传播的短片,让幼儿观看,这样能让幼儿有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感受。
三、幼儿利用实物,了解传播方式。
师:除了弹力传播外,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播方式?
幼: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的。
老师拿出实物,把蒲公英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观察蒲公英的传播过程。幼儿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蒲公英,用自己的嘴去吹动蒲公英的种子,从而亲自感受风力的传播。对于动物传播和水力传播,过程与风力传播相同。
四、老师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许多植物传播的方式。其中有些是靠风来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我们称之为风力传播。比如蒲公英就是靠风传播的。
有的是依靠弹性来传播的,我们将其称作弹力传播或自身传播,例如凤仙花和豆荚。
有的是靠水来传播的,我们叫它水力传播,如:睡莲,椰子。
还有的是靠动物来传播的,如:苍耳、龙葵。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5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
2.知道种子的来源。
活动准备
蒲公英草的图片;苍耳树的图片;大豆藤的图片;椰子树的图片;柑橘树的图片;蒲公英的图片;苍耳的图片;大豆的图片;椰子的图片;柑橘的图片。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知道种子的来源。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
依次出示蒲公英草、苍耳树、大豆藤、椰子树、柑橘树的图片。
引导幼儿看图回答。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的种子宝宝都是什么吗?它们都长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大胆回答。
出示柑橘的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认物。
教师询问你们是否想知道蒲公英草的种子宝宝是怎么出生的?教师询问你们是否想知道苍耳树的种子宝宝是怎么出生的?教师询问你们是否想知道大豆藤的种子宝宝是怎么出生的?教师询问你们是否想知道椰子树的种子宝宝是怎么出生的?教师询问你们是否想知道柑橘树的种子宝宝是怎么出生的?
先请幼儿猜一猜,然后教师给予常识讲述。
2.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
教师说:秋天已经到来。种子宝宝在慢慢地成长。它们都有着离开妈妈去其他地方旅行的想法。然而,它们既没有手,也没有脚,无法自己行走。这让种子宝宝们感到很为难。但它们都很聪明,各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么,小朋友们猜猜它们各自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逐一讲述。
教师说小朋友想出的办法很多且很好,特别棒。还说小朋友以后要是看到子宝宝,就把大家的好办法告诉它们,好不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美的图画,上面有种子宝宝旅行的方法,让小朋友认真看图后告诉老师它们分别是怎样旅行的。
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问题。
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来传播;苍耳依附在小羊的皮毛上从而得以传播;大豆在成熟之后,其种子会从豆荚中蹦跳出来;椰子在成熟之后会掉入大海之中;柑橘会被小鸟吞入腹中,而种子会经由小鸟的排泄物排出体外。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植物种子不同的传播途径。
2、运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种子的传播。
3、乐意参与游戏,喜欢探索。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收集各种种子实物或图片。
2、教师事先了解一些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故事:《蒲公英旅行记》。
4、课件:《喜欢旅行的种子》 、电视机等。
5、扇子、鼓。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去欣赏故事《蒲公英旅行记》,这样做能够激起幼儿对于种子传播探索方面的兴趣。
教师提问,幼儿交流讨论。
1、故事里讲到了谁? (蒲公英)
2、它们用什么好办法让自己旅行?(利用风来让自己旅行)
3、你还知道其他种子是怎样旅行的吗?
二、感知探索
幼儿欣赏课件《喜欢旅行的种子》。一起去看看自然界中的植物是通过何种方式把种子传播出去的呢?
蒲公英是靠风来让自己旅行的。 (风的传播)
苍耳等植物会粘在动物身上,借助动物将自己传送到其他地方。(动物的传播作用)
豆荚等植物在太阳的照射下,自身会独自炸裂开来,然后将种子弹出去进行旅行。
有的是通过水来进行传播的,我们将其称作水力传播。例如:睡莲,它是靠水传播的;椰子,也是靠水传播的。
2、幼儿利用实物,了解种子传播方式。
幼儿手拿蒲公英,用嘴吹动蒲公英的种子,亲自感受风力的传播。
苍耳的种子呈椭圆形,其种子上有尖尖的刺。这些刺能够沾附在动物的身体上,从而让苍耳可以到处去旅行。
教师取出一颗豆荚种子,演示。
如果材料充足可以每位幼儿发一个,让他们动手亲自试一试。
三、游戏表现
幼儿以肢体动作表现传播的方式:
女孩把自己比作花,将手高高举起,手掌展开,并拢手腕做出开花的样子;男孩张开双臂像拍动翅膀一样,扮演蜜蜂。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全体幼儿一起唱小蜜蜂歌,扮演花的幼儿蹲下身子,手随着音乐轻轻摆动,扮演蜜蜂的幼儿拍动着“翅膀”,在花丛间穿梭,每到一段歌词停顿的时候,就做出在花中吸蜜的样子。
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一样,能够随风飞来飞去。风强的时候,它就飞得高、飞得远。让幼儿扮演蒲公英,教师拿着扇子扇风。被扇到的幼儿就假装自己离开蒲公英开始漂移。教师用鼓声来代表风势的强弱。让幼儿根据节奏和风向进行移动。最后,幼儿双臂张开,安全降落。
附:故事《蒲公英》
小姑娘的妈妈顶棉筐,她送我们每人一把白色小绒伞。她说道:“孩子们,飞吧。在风婆婆的帮助下,飞到遥远的地方,飞向四面八方。记住,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接着,我们开始飞呀飞,飞过了小河,越过了山冈,在蓝天下飞了很久。之后我们各自落地生根并长大,终于有一天,我们像赶集似的,一个个也顶起了雪白的棉筐。
路边的孩子们喊道:“看呀,那蒲公英多美啊!”只听他们在吹呀吹呀。接着,我们如同当年妈妈送我们那般,把我们的孩子送往四面八方。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7
活动目标
尝试借助形状、色彩、事情来进行联想和想象,并且用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2.能较合理地设计自己的画面,画面丰富,突出主题。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相关的视频,有各色的 A4 彩虹纸若干,还有水彩笔以及油画棒,同时包含幼儿对种子的了解。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引出活动,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视频中出现各种种子)
师:你都知道哪些种子?
黄豆有种子,蒲公英有种子,辣椒有种子,苍耳有种子,凤仙花也有种子……
2.观看“小种子去旅行”视频,引出主题绘画内容。
师:小种子要去旅行,它可以怎么去呢?
幼1:借助风的`力量,大风一吹就把它吹到别地。
幼2:小动物把水果吃了,就可以把种子带走了。
幼3:苍耳可以用它的刺挂在人们的衣服上,到其他地方去……
3.继续观看视频,引发幼儿对色彩的联想与想像。
(种子出现在蓝色画面中)
师:小种子到了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幼1:到天空了,因为天空是蓝颜色的。
幼2:到海里了,因为水是蓝的。
师:小种子去了很多地方,它碰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它在天上遇到了许多小种子,这些小种子在天上飞翔,接着碰到了云彩,之后就落到了草地上。
它在大海边遇见了小贝壳。小种子将小贝壳当作小船,它们俩一同浮在水面上玩耍。
(种子出现在绿色画面中)
师:这次小种子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它原本在草地上,之后被人捡起来并种到了花盆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长大了,最终长成了一朵美丽的花。
它碰到了毛毛虫,接着和毛毛虫一起交谈。之后它在草地上遇见了小鸟,小鸟带着它一同飞走了……
(种子出现在白色画面中)
小种子飞到了云的上面,接着云带着它抵达了太阳那里,然后它们一同唱歌并且跳舞。
幼2:小种子到了雪山上,它找到小海豹和它一起玩。
它来到了北极的一棵树上。接着它又到了船上。在船上它一弹,撞到了小鸟的身上。然后小鸟救了它……
种子出现在棕、黄、红、紫、桔、粉色的画面里,这些画面引导幼儿对其他色彩展开联想。
师:这里存在着许多种颜色。有具备这些颜色的地方,小种子都有着想去的意愿。你们来猜猜它想去哪些地方呢?在这些地方又都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请和你身旁的小朋友进行交流说一说。
幼儿挑选颜色各异的纸张,进行《小种子去旅行》故事的绘画创作,教师在一旁巡视并给予指导。
师:若你是一粒小种子,你希望去往何处旅行呢?在旅途中你会遇见谁呢?又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呢?请你挑选你想用的纸张,将小种子去旅行的故事描绘出来。
5.展评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上前来讲述自己的作品故事。
这是一粒火龙果的种子。它飞过了大山,接着来到了沙漠。沙漠里的太阳很大,也很热。种子一下子掉了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它长大了。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它不再是火龙果,而是变成了仙人掌。
小种子开始了它的旅行。它在天空中飞行了很长时间。最后,它抵达了沙漠。接着,它掉到了金字塔上。一阵风刮过,扎到了小种子的屁股,这让它吓了一跳。然而,它并没有哭泣。
小种子来到了土星。它瞧见土星人在搬木头。土星船长与小种子一同玩耍。小种子看到土星上有一面旗子,那旗子是灰色的。之后,土星人把小种子放置在土里。小种子不断生长,一直长呀长,最终长成了大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源自班级的主题活动《种子的秘密》。它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孩子们假设自己是一颗小种子,然后绘画出自己在旅行中的经历。
孩子们对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通过各种颜色去想象小种子旅行的地点和所发生的事情,想象大胆且富有新意。在敬敬小朋友的画里,我们能够看到开心且可爱的小种子,大大的、红红的太阳,生长着形态各异且富有生命力的绿色仙人掌,远处还有飞过的大山,整个画面给人一种热情、乐观的感觉。小宇小朋友的画面使用了很无奈的黄色。苍茫的黄色衬托着小种子。小种子在惨白的金字塔尖上。它显得那么无助。
绘画能够让幼儿流露出内心极为真实的情绪与情感。从那幅画作中,我联想到他与父亲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父亲时常给他讲述各类知识,还支持他去尝试不同的事物,孩子的画面体现出了他和父亲之间一种和谐且融洽的关系。孩子的故事里,火龙果的种子长成了仙人掌,这让我们能看出孩子大胆且新奇的想法。这是不是预示着在良好的父子关系中,即便遇到逆境,孩子也能茁壮成长,其生命力会更顽强呢?小宇的父亲平时对她管教很严,每天回家不让她玩,只让她练习千以内的加减法,这种超年龄特点且枯燥的练习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不自觉地反映在了她的作品里。它会不会就是她自己呢?
你知道种子为何被扎在了塔尖上吗?我决定要与小宇的父母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种子的旅行》 8
一、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幼儿能够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同时能够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技能目标:能够依据种子的传播方式把种子进行分类,还能够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图标来表示种子的传播方式。
3. 明白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种子的传播方式。
活动的难点在于,要依据种子的传播方式来对种子进行分类,同时还要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图标,用以表示种子的传播方式。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种子的旅行图片、课件《种子的旅行》。
活动之前,在家长的协助下,对种子传播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了解。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谈话导入
聊一聊旅行,导入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外出旅行过吗?是怎么去的?
(预设性回答:①开车;②坐飞机;③火车。)
小结:你们有的选择乘坐汽车去旅行,有的选择乘坐火车去旅行,有的选择乘坐飞机去旅行,还有的选择骑自行车去旅行。旅行能够让我们领略到不同地方的风景。
有一群植物的种子有着想去远处旅行的想法,它们究竟是谁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
(二)展开部分
“种子展览会”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去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同时让幼儿猜测种子的传播方式,并进行讨论。
讨论:这些种子都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它们长的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是怎么传播的?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