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成长君。若你问我:怎样能够持续地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呢?怎样能够延展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呢?我认为我能给你的答案是:学习在窗外,他人就是老师,世界就是教材。近些年来,研学旅行开始兴起,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研学旅行”。
什么是“研学旅行”
[[]20]
不可否认,一些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缺乏冒险精神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社会责任感淡薄的情况。而冒险精神、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这些能力和素养,正是会影响孩子们未来能否顺利进入社会的重要因素,正是会影响孩子们未来能否过上幸福人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教育越来越看重的。
要培养这些关键能力和素养,仅靠课堂讲授是不行的。需要用实践类学习或项目制学习来补充,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孩子的情感和认知。通过这些学习方式,孩子们能将所看、所听、所知、所学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而优质的研学旅行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的起源
研学旅行,在国外被称作修学旅游、教育旅游。16 至 17 世纪的欧洲地区,兴起了“大游学”运动,它是教育旅行的前身。不少国家开始尊崇“漫游式修学旅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国家开始发展营地教育。1946 年,日本开始发展修学旅行。到 1960 年的时候,修学旅行已经成为日本中小学校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
上世纪初,美国将“探究式科学教育”列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此教育理念对美国的科技创新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1995 年,“探究性学习”首次被引入到法国,在法国被称为“动手和面团”。
2001 年被引进到中国,它被称为“做中学”。其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在动脑以及动手的实践过程中,借助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2016 年年底,教育部等 11 家部委发布了一个意见。这个意见是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研学旅行给予明确支持。
许多国家已经将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能在学校系统内拓展大中小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并且这些国家已经积累了有益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从表面来看,研学属于一种外来的教育形式。然而,实际上它与中国自古以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句的理念是相契合的。可以说,研学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游学”文化,相关政策的出台正是对这种文化传统的持续贯彻。
“研学旅行”的意义
研学旅行并非只是游山玩水。它是课堂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一种创新形式。让孩子参与一场研学旅行,这满足了磨炼孩子心性的需求,并且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一次难忘经历。
01
让孩子“知行合一”
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连接
课堂上,书本是孩子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当课堂上的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
以万物当作老师,把世界当作教材。原本一些仅仅能通过文字来感知的人文自然,如今变得能够被触摸、能够被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02
[]
[]
创新是源于灵感的,而灵感又是源于生活的。在自然界里,存在着数不清的那种壮美奇观。
每一处独特的自然风貌,都足以打开孩子们的好奇心。
这份好奇心能给孩子提供创新所需的土壤,能激发孩子追求新事物的欲望,能从多个层面提升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03
让孩子探索不同的人文艺术
[]
行走在路上,收获与成长也在路上。
游历过世界的孩子,增加的不只是人生阅历,还有思维方式的变化。
让孩子能够见到各种各样的事物,看到广阔的世界。让孩子了解多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沉浸式的艺术学习。通过直观的见闻,孩子能够有所学习,有所感悟。这样,孩子更易于从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中找到规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更加高效。
04
让孩子坦然面对新环境
提高快速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
新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陌生和孤独的。
因此家长要适时的提高和培养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研学旅行是给孩子提供的适应新环境的最佳机会。孩子能在新环境里主动去参与各种活动。孩子会根据环境条件来改变自身并调节自身。孩子还会试着让自身与环境条件保持协调。
05
让孩子感受集体生活的意义
践行责任与担当
在研学旅行中,孩子会以集体的形式生活。
这种形式属于学校生活的延伸。孩子们原本主要是进行个人学习,而现在转变为以团队合作为主。团队成员需要配合得十分默契,并且分工也要明确。
培养孩子的角色意识,培养孩子的担当精神。孩子能学习到团队配合的技巧,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一定的任务,践行自己的责任,从而感受团队荣誉感。
06
让孩子有充分的话语权
锻炼沟通能力,树立自信心
研学着重强调参与的程度以及自主的权利,学生拥有大量自主进行学习以及做出决定的余地。
孩子们参加研学旅行,在大环境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拥有话语权,并且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得到了尊重。
让孩子有信心去做未曾做过的事,让孩子与不同人群进行接触,这样能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幅提升,孩子也能从中获得收获。
07
让孩子实现个人价值
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独立性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的。
研学旅行是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是转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孩子面临旅行中的学习任务时,能够做出合理规划且清晰明了,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进而实现个人价值。
08
让孩子缓解“学习竞争焦虑”
在旅途中实现寓教于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能不能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答案是肯定的。
研学旅行能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带着愉快的心境,凭借“以游兼学、学游相济”的方式来增长智慧、开启慧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追逐“分数”而引发的“学习竞争焦虑”。
09
让孩子摆脱互联网束缚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孩子在学习方面,对手机、平板、电脑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孩子在娱乐方面,对手机、平板、电脑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
所以孩子们需要换一个环境。
在研学旅行中去获得更多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远离冰冷的屏幕,敞开心扉去走进现实生活,这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很明显的。
2023 年暑期将要来临。家长们能够依据自身的情况,和孩子一同去挑选,或者自己去规划并实施一个适合孩子的研学项目。让孩子们结伴一起,沉浸在多元文化的环境里,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
席老师:
赵老师:
霍老师: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