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限购政策变得更为严格之后,部分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出现了假离婚现象。有人通过假离婚来避税,还有人通过假离婚来享受首套房低首付等优惠。但是,你们真的就不担心假离婚之后,婚姻的这只小船说翻就翻吗?
“买楼型离婚”成潮流民政局已崩溃
某一线城市的市民杨小姐打算再购置一套房,她目前家庭名下已经有两套住房了。从一些中介那里了解到,像杨小姐这样的情况,倘若办理“假离婚”,不但能够顺利地买到第三套房,还能够节省不少钱。
该市有限购政策,另一方若是单身本地户籍人士,就能买一套住房。因为算作首套,所以既可以享受较低的首付款比例,又能有税费优惠。杨小姐对此非常心动,决定回家与丈夫沟通此事。
类似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浦东新区某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限购政策变严之后,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人数众多,办理离婚业务都需要排号,并且其中有很多离婚申请是虚假的。
婚姻登记的工作人员透露,有些市民在办理离婚手续时会询问离婚后多久可以复婚。还有些市民在刚离婚后就急切地询问何时能够开具“无婚姻登记证明”。他们明知这些情况可能是假的,但工作人员还是不得不办理相关手续。
小编为你分析:假离婚到底是图啥?
假离婚的人,有的确实办理了离婚手续,还有的则只是办理了虚假的证件。办理假离婚证的,有开发商的行为,也有中介公司的行为,只需花费几千块钱就能办证,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进行促销或者解决购房者的购房问题。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依据现有的楼市政策,“假离婚”至少想要达成三个目的:
一是为了规避限购政策;
二是为了享受较低首付款比例(即按首套房来算);
三是为了享受相关税费优惠。
也就是说,新政越来越严。然而,“假离婚”似乎是针对新政的绝佳破解办法。严格的限购被轻易突破。限购、限贷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这无疑让楼市新政处于尴尬境地。
因为买房而离婚,你真的不担心婚姻的小船说翻就翻么?
风险一:弄假成真是最大的风险
婚姻被普遍认为是神圣的。然而,近些年来在中国楼市中,因买房卖房而引发的“离婚潮”频繁出现,致使婚姻的神圣感丧失。或许有人会称这是“假离婚”,认为其不会影响夫妻情感和真实的婚姻关系。但“假离婚”转变为真离婚的事例有很多很多。
夫妻签订虚假离婚协议即为假离婚,然而当事人认为其是假的,但法律并不这么看待。因为只要夫妻俩表明自愿离婚,针对财产和子女等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并且在民政部门办理了登记,那么离婚就是真实的,并且很难被撤销。这便是很多人弄假成真的原因所在。
风险二:“真离婚”之后可能会覆水难收
在假离婚之前,夫妻俩通常会有承诺,即买了房就复婚。然而,一旦办完离婚手续后,若有人反悔,那么离婚就几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即便当事人能够向法院提出主张,想要撤销离婚协议并重新分配财产,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用以证明自己当初是受到了胁迫或者欺骗,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法律的支持。
然而,要证明这些是很困难的!夫妻为了达成买房的目的而故意设计假离婚时,通常会签署一份内容极为明确且没有争议的离婚协议,将财产问题处理得十分彻底且干净利落,他们十分担心露出破绽,从而给买房带来阻碍。哪里会留存什么具有效力的证据呢?
风险三:被很多人忽略的信誉风险
法律规定,离婚后复婚时,结婚前双方各自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若假离婚被银行征信系统识破,那么信誉等级将会降低。
房产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一旦发现购房人是假离婚,那么其享有的购房优惠就会被取消。如此一来,假离婚者不但无法获得好处,而且在信用方面也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