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初,突然袭来的疫情,将许多人的购房计划和换房计划打乱了。在疫情期间,你或许看了十几场线上直播,还注册了恒房通以及幸福通等多个开发商的线上售楼部,可依然在犹豫是否要“下手”。
全国各地疫情得到缓解,线下售楼部陆续开放了。疫情过后,人们会思考买不买房的问题,也会关注市场的走向,还会思考买房逻辑有哪些变化。锐理君今天诚恳地给出一些建议,供有购房需求的你参考。
疫情后买不买房?
第一,刚需族,必须要有“房本护体”。
疫情期间,各大社区的“封闭隔离”措施,对部分租房客来说就像是无法进入社区的禁令。很多原本依靠租房生活的人都喊出,疫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房子如同城市的一份股份,而房本就像是城市的股票。对于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而言,如果对楼盘的品牌和品质比较信赖,并且趁着开发商进行优惠促销,就可以及时下手购买。如果需要等待楼盘拿到相关证件,也应该提前开始了解相关情况。
第二,改善群体,住得好才是真的好。
这次疫情期间,人们差不多在家中隔离了一个月,每天 24 小时都待在家里,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家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健康性。更换到一个相对更安全的社区,拥有更宽敞的居家空间,这样既能够缓解焦虑情绪,也是对高品质生活的一种追求。
宅家期间,从步数看住房大小
第三,有可能的话,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很多人拥有多套房产,即便自己不居住,通常也能够将其出租出去从而获得收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要在不同的城市挑选有价值的物业,以最大程度地规避政策风险,例如突然实行限购限售政策而锁死房产的流动性。
第四,现金流!现金流!现金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019 年 11 月 25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报告表明,在 2018 年末的时候,我国住户部门的杠杆率为 60.4%。并且这个数值超出了国际平均水平。
此次疫情对大部分人的收入造成了冲击,然而房租、房贷、花呗等各类账单并不会打折。正因如此,不少人对持有现金展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意愿。无论是刚需、改善型需求还是投资,都应该审时度势,根据自身能力行事,增加杠杆需要格外慎重。
锐理数据对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的客户进行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约有 54%的受访者称在疫情之下收入有所减少,约 9.4%的客户表示自己有可能失业,并且完全失去了收入来源。
第五,乱买房,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2020 年起,不要见到房子就随意购买。住宅、公寓、写字楼、商铺、车位等这些不同的房子类型,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产权年限和回报周期。在购房时,应该考虑到安全置业以及家庭资产不缩水的问题,并且要将流动性放在首要位置。
2018 年到 2019 年期间,商铺的量价都在下跌,写字楼的量价也在下跌。并且,商铺和写字楼的表现严重落后于住宅。(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市场会如何走?
第六,政策“给糖吃”,市场在复苏。
2020 年,大部分开发商的成交量与往年春节期间的成交量相比,暴跌了 90%。市场处于暂时的“冷冻”状态,但复苏的迹象已经近在眼前。在过去的一周,无锡、西安、上海、深圳、厦门、南昌等多个城市已经发布了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详情点击:)
开发商方面,预售门槛有所降低,只要总投资达到 25%,或者项目已经出了地面,就能够申请预售。并且,预售资金还可以通过提前支取等方式,来缓解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问题。
对于购房者而言,采取了放宽落户限制的举措,同时还为购房提供了补贴,并且增加了公积金贷款额度,这些措施给予了购房者支持与信心。
部分城市对购房者利好的一些政策
第七,房贷利率下调、首付降低“雨你有瓜”。
2 月 20 日,央行进行了下调操作。LPR 方面,中长期房贷利率下降了 5 个基点。假如是首套房贷款,贷款总额为 100 万。按照等额本息的偿还方式,期限为 30 年。在 1 月份时,月供是 5246 元。而此次下调后,月供下降到了 5216 元。这样一来,月供减少了大约 30 元。
2 月 24 日,21 世纪经济报有相关报道。浙商银行近期下发了个人贷款政策调整的通知。其重点内容为:在非限购城市,家庭首套房的首付款贷款比例从原先的 30%降低到了 20%。浙商银行率先行动,其他银行随后跟上,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
重视起来,这些利好政策,都“雨你有瓜”(与你有关)!
浙商银行网点城市是否限购情况一览
第八,房企的“洪荒之力”恰是你的“洪荒之利”。
疫情期间,线上售楼处出现了,VR 看房出现了,直播看房也出现了等等这些互联网营销手段,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在之前线上卖房的情况不是很热烈的时候,恒大的 75 折购房,让购房者不再担心怕买贵、怕买错,给了消费者能够以最低价购房以及无理由退房的双重保障。融创实施了无理由退换房等措施激活市场。保利实施了无理由退换房等措施激活市场。龙湖实施了无理由退换房等措施激活市场。富力实施了无理由退换房等措施激活市场。世茂实施了无理由退换房等措施激活市场。旭辉实施了无理由退换房等措施激活市场。
房企开始进行大规模且大力度的打折促销,同时保证能够无条件退房或者补差价,这在近年来的楼市中堪称是一个大场面。
第九,房价不会大幅度调整,相信“三稳”的决心。
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本底条件存在差异,疫情对不同城市的影响时间差别也很大,所以本次疫情对房价的影响较为复杂,然而“稳定”始终是不可动摇的铁律。
中央层面在房地产方面的主基调保持不变。其一是稳房价,其二是稳地价,其三是稳预期,同时还要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这依然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许多城市都在以“尝试性”的方式出台政策,不过动作比较小心翼翼。在限购和限贷政策的限制下,仅仅依靠刚性需求以及少量的投资和改善性需求所带来的“增量”,很难构建起房价“暴涨”的支撑条件。
一方面,为了稳定房价,地方会对楼盘的降价幅度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如今的地价以及建设成本都比较高,这就导致开发商的降价幅度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十,在“抄底”心理作用下,小阳春“虽迟但到”。
在需求端,疫情会致使近期的刚性购房需求(尤其是真正的第一套房购房者)沉淀下来并且累积。在疫情过后,这些需求可能会集中释放出来。同时,在“抄底”心理的影响下,改善性需求(那些没有贷款记录的换房者)以及甚至投资性需求(那些未使用购房资格的购房者)也都有着进场的意愿。
在供应端方面,疫情过后,开发商将会积极地推出楼盘,不会再有“捂盘惜售”的行为。随着可售房源逐渐增多,市场的活跃度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第十一,新房议价能力提升,二手房更有“黏性”。
新房方面,开发商因为急于蓄客,想要获得定金回款,或者准备在疫情过后展开冲刺,然而购房者处于“持币待购”的状态,所以购房者的议价能力确实有所提升。
但对于二手房而言,房屋价值量极为巨大,同时具备出租、自住等使用价值,并且属于耐用品。正因如此,房价呈现出“黏性”。所以,倘若房主并非迫切需要用钱,他们宁愿选择等待,也很少会愿意主动且大幅地降价。
第十二,注意!二季度或是买房窗口期。
前文提及,疫情或许会给居民就业与收入带来一定影响。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疫情并不会致使购房需求,尤其是刚需阶层的购房需求消失,而是将其延后了。伴随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估计 3 月市场将会全面复苏。在今年二季度,随着开发商的出货以及各项买房政策的累加,预计会是一个比较适宜的下手时机。
买房有哪些变化?
第十三,大城市的房,才真香。
从基本面角度来看,好的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医院的数量方面,医疗水平方面,以及在出现疫情之后,从国家层面来看,关注以及采取的措施,都会将资源向大城市倾斜。所以,未来在一二线城市进行置业,还是会更有保障一些。
第十四,有钱记得买更有“质感”的楼盘。
这次疫情如同放大镜,悄然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居住形态的改变。购房者更加喜爱那些低密度的项目,喜爱那些低容积率的项目,喜爱那些低梯户比的项目,同时也喜爱配置有大阳台以及大花园等活动空间的项目。
第十五,有钱没钱买房都要关注户型的格局。
- 并且有充足的收纳空间,能够满足储物的需求。
第十六,不要再忽视玄关了。
以前买房常常忽略玄关的重要性,只将其当作收纳空间,觉得可有可无。实际上,玄关能够当作进门的消毒区域,并且可以配备除臭鞋柜、衣服除味机等设备,它是居家安全的首要屏障。
第十七,餐桌不能承受之重,书房是刚需。
面临突发状况或者危机时,大家才会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需求。过去,只有在高端改善产品中才会配置书房。即便户型较小,若有一个书房空间,幸福感会更强烈。
疫情期间你家的餐桌(图片来源网络)
第十八,解放双手,智能化社区是趋势。
面部识别可输入楼层,语音识别也能输入楼层;门禁实现免接触,小区闸门实现自动化,电梯同样免接触;具备这些智能化设备且齐全的楼盘,更值得购买。
第十九,21世纪什么最贵?健康!
疫情过后买房,我们要重视具有环保和舒适特征的健康住宅。像金茂的健康科技住宅以及远洋的 WELL 体系认证住宅等,它们在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重视这方面。当然,在短时间内,很多所谓的“健康住宅”可能大多只是噱头,买房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第二十 ,买房重要的考量指标,物业最“能打”。
疫情期间,保利物业致力于保障健康,新希望物业全力供应食品,碧桂园物业格外关注你的心理……我们这才意识到,物业服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社区是实施网格化管理的根基,物业是“防疫巷战”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详情点击:)
部分物业对增值服务的探索
文|qiu
出品|锐理数据总部新媒体中心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