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美团旅行的最新数据表明,在 2025 年 3 月 23 日这个时间点,广西三月三期间的文旅订单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167%。除了广西本地的客源之外,广州、深圳、北京、佛山、长沙等外地的游客喜欢去搜索“三月三”这个内容。外地的年轻游客最为关注“广西特色民族手工”“五色糯米饭”“铜鼓”“手工绣球”等这些关键词,并且相关的搜索量涨幅都超过了 1000%。广西在 2025 年旅游年活动各项政策的指引下,以“跟着节庆游广西”作为主题。全年推出了 12 大节庆活动,还推出了近百场非遗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串联起了全区 14 个设区市的民族风情、民俗体验以及特色美食。通过这些活动,打造出了“月月有节庆、处处有惊喜”的文旅盛宴,为民俗旅游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万众瞩目“三月三”
每逢“三月三”这个时节,广西各地都会开展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我们全家会利用这个机会在广西区内四处游览,既能聆听那动人的山歌,又能观赏到精彩的非遗表演,实在是非常有意思。并且,有一些地方举办的活动,是身为广西人的我之前未曾了解过的,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喜。今年“三月三”,我们打算前往隆林进行参观游览。
2014 年“三月三”成为广西法定节假日。这一传统节庆原本以祭祖祈福、踏青欢聚为主。如今它已发展成为文化旅游品牌。该品牌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群众性。它集民族文化、文娱体验、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它吸引着全国游客前来共享文化盛宴。它也吸引着全世界游客前来共享文化盛宴。它吸引着全国游客参与一场全民狂欢。它也吸引着全世界游客参与一场全民狂欢。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有拦路迎宾等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让八方游客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情。龚普康进行了拍摄。
2 月 3 日,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广南村,举行了闹春牛、舞草龙等侗族特色活动。人们通过这些活动祈愿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潘志祥、章艳进行了拍摄。
今年“三月三”的鼓声会在八桂大地响起。美团旅游提供的数据表明,从 3 月中旬开始,“广西三月三”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402%。外地的年轻游客最为关注“广西特色民族手工”“五色糯米饭”“铜鼓”“手工绣球”等这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相关搜索量涨幅都超过了 1000%。其中,“三月三”儿童民族服装的租赁搜索量增长得很迅猛。这折射出亲子家庭对深度体验民族风情有着很高的热情。
今年“三月三”在广西会更加热闹。自治区层面展开 9 项重点活动。还有“潮起三月三·多彩民族风”“潮玩三月三·相约游广西”“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潮购三月三·e 网喜乐购”“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这五大版块,包含 14 大类特色活动。
桂林举办了“嗦粉斗茶歌圩会”。梧州打造了“非遗山歌互动”。百色推出了“和美红城 千姿百色”大联欢。河池重现了“刘三姐歌圩”。全区 14 个设区市依托地域特色和文化亮点,策划开展“三月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风情习俗,让大家能“有得看”,能“有得食”,能“有得耍”,能“有得买”。
外国游客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古陈村参与民俗活动。 高如金进行拍摄。
我们很想感受那种踏歌起舞的氛围,去体验其中的快乐。广西“邻居”每年“三月三”都要“放假回村唱歌”,在广东东莞工作的袁先生对此早有听闻。他打算趁着“三月三”之前的周末,带着家人到广西走一走、看一看,亲身参与唱山歌、抛绣球等民俗活动,从而感受浓厚的民族风情。
节庆临近之际,广西各地的文旅部门与景区共同发力。桂林推出了 100 多项文旅优惠,这些优惠涵盖了多家热门的景区和酒店,并且一些景区还专门推出了免费的民俗表演以及民俗服饰体验等活动。河池推出了 53 项文旅优惠措施活动,其中包括牛角寨瀑布群景区的门票半价以及酒店住宿打 7 折等。
南方航空广西分公司打造了“木棉歌圩 壮乡云游”特色航班,并且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增设了绣球制作、五色糯米饭体验区,使游客从踏上旅途开始就沉浸于八桂风情。深圳航空南宁分公司启动了“城市文化鉴证官”的招募活动,同时还推出了超值购票补贴,以此进一步助力将旅客引入广西。
广西的旅游平台也推出了多款“三月三”旅游产品,热情邀请各地游客来桂做客。广西康辉国际旅行社推出的民俗体验线路包含南宁、崇左、天等、都安等地,给游客提供饱含地域文化与自然美景的旅行;肇之旅国际旅行社推出的线路主要集中在柳州,游客能够参与抢花炮、唱山歌、拦路迎宾、侗族百家宴等民俗活动,进行一场深度体验游。很多游客有体验广西民俗的想法。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些地方比较受游客关注。这些地方咨询量也比较多。南宁中国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节庆“流量”变“留量”
民族地区有很多节庆。宾阳炮龙节呈现出“东方狂欢”的景象。南丹白裤瑶年街节是铜鼓盛会。融水苗族坡会有芦笙踩堂。隆林跳坡节能万人共舞。广西的民俗活动在全年都有,形成了“一地一特色”的文旅吸引力。
3 月 2 日,横州市莲塘镇杨彭村举办了二月初三的传统民俗文化节。各村各坡的长龙纷纷而来,它们伴随着激昂的鼓点,欢快地舞动着。这场文化节为群众献上了一场极为精彩的视觉盛宴。何光民进行了拍摄。
3 月 1 日,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行壮族蚂拐节。当地群众通过祭蚂拐、奏铜鼓等方式,来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此活动吸引了数万名游客前来体验民俗风情。蓝庆侃、黄永佳进行了拍摄。
河池市东兰县巴畴乡,群众们敲铜鼓且唱山歌,正在欢庆壮族的“蚂节”;来宾市象州县运江古镇,数千名群众与游客一同欢聚,祈求龙能赐福;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石丰村,传统的开耕仪式传递着“人要勤劳春天才会早”的农耕精神……
“三月三”即将来临,广西的民俗活动早已纷纷登场。山歌的韵律在青山绿水中扩散开来,给游客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文化盛宴,让民俗游的热度不断上升。来自河北的游客陈尉表示:“我第一次参加‘蚂节’活动,那铿锵的铜鼓非常震撼人心,特别有文化韵味!”
广西的非遗体验对留住游客很关键。自今年 3 月 1 日起,“广西非遗手工”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97%。在美团平台上,非遗体验中心推出的“节日特惠体验课”很受欢迎,壮族刺绣体验以及右江壮族麽乜制作等也备受喜爱。广州游客陈女士表示,带孩子来广西不仅能感受到节庆的氛围,还能亲自学习制作麽乜,非遗的魅力让旅行更有意义。
今年春节期间,据统计,全区各市举办了众多民俗节庆活动,场次达 100 余次。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数量超过 500 万人次。同时,全区各类非遗产品在线上线下的销售额超过 2100 万元。
宾阳炮龙节期间,县城的多家酒店都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有 50 万游客涌入县城,他们来观看舞炮龙和非遗巡游。当地推出了 30 余种炮龙主题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俄罗斯游客 Taya 说:“我很早就听说宾阳炮龙节特别壮观,等我来到现场感受之后,果然名不虚传。”
宾阳炮龙节。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徐天保 摄
南丹瑶望天下景区内,白裤瑶族的男人们身着盛装敲铜鼓,女人们身着盛装打陀螺,老少们身着盛装跳猴棍舞。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遗产研究教授罗德尼·哈里森,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参与到这样人数众多的节庆活动中。他感叹道,铜鼓的声音十分不可思议,这个能够把数万人连接在一起的节日非常了不起。据统计,在白裤瑶年街节当天,现场的人流总量突破了 7 万人次。
民俗活动出现了新变化,这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体验。宾阳炮龙节进行了创新,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比赛和展览等活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十九坡会集结了 30 支芦笙队,一起共跳民族团结舞。一些民俗活动现场专门为游客设置了非遗体验区,使大家能够亲手制作非遗产品,从而提升了参与感。
月月有节时欢庆
2025 年,广西文旅部门将“跟着节庆游广西”这一主题与全年 12 个月的活动规划相结合。1 月有新春民俗展演;2 月举办鼓韵盛典;3 月到 4 月开展“三月三”嘉年华;5 月进行茶文化体验;6 月举办非遗购物节;7 月举行京族哈节;8 月开展乞巧夜游;9 月进行河灯祈福;10 月举办霜降长桌宴;11 月举行铜鼓山歌盛典;12 月举办瑶族盘王节……每个节点都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从而打造出“月月有节”、时时皆欢庆的文化盛宴。
2024 年 11 月 16 日,有外国游客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乡古陈村参与体验民俗活动。这是高如金拍摄的场景。
广西挖掘 111 个县(市、区)的非遗资源。通过资金扶持和创意升级。打造出“一县一特色”的节庆品牌。从横州的“壮族伏波庙会”开始。到南丹的“白裤瑶年街”。从藤县的“乞巧节”到东兴的“京族哈节”。不同地域有不同风情。造就了特色各异的节庆习俗。致力于让每一位外地游客都能感受到不期而遇的惊喜与感动。
广西将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把非遗工坊、传统村落、文化遗址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串联起来。还会设置制作油茶的体验活动,以及白裤瑶服饰扎染、壮族天琴技艺等体验活动。甚至能让游客在节庆中化身为“非遗传承人”,让他们亲身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与脉搏,开启“边走边赏、边玩边学”的深度文化之旅。
深度旅游时代,00 后年轻游客打卡的不只是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等传统知名旅游目的地。他们还走向了四五线小城,走向了县级市,走向了县城,去探索民俗的魅力。今年“三月三”期间,百色平果市的搜索量增长迅猛,贵港桂平市的搜索量增长迅猛,玉林博白县的搜索量也增长迅猛,小众目的地成为了新的宠儿。
以前游客大多只能在旁边观看,无法参与其中,缺失了许多东西。如今很多旅游项目注重创新,着重强调互动体验,不但能够吸引人,还带来了诸多乐趣!95 后小辉身为一名旅游爱好者,近些年来经常前往广西各地游玩,他察觉到现在的民俗旅游项目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明显变得更强了。
3 月 1 日到 3 日期间,百色市田阳区坡洪镇举办了传统歌圩花炮节。在这个节日里,抢花炮、抢活猪以及抢河鸭等各类趣味娱乐活动精彩地呈现了出来。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群众和游客前来参与。摄影者为黄国顺、黄献忠。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旅游观念也转变了。游客不再仅仅满足于只游览单一的自然景观,而是越发注重旅游所蕴含的文化以及互动体验。
我们会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比如,对于亲子家庭,会设计包含民俗文化教育以及亲子互动体验的线路;对于年轻游客,会设计更具时尚感和娱乐性的节庆活动体验线路。广西康辉国际旅行社工作人员如是说。
这些服务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
传统的民俗丰富多元,正成为游客旅程中的靓丽风景线。文化、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文化体验新场景。游客在旅途中既能欣赏风景,又能了解民俗风情。这种沉浸式体验助推了民俗游“出圈”,进一步激发了民俗游市场的活力。南宁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的张聪认为,“跟着节庆游广西”活动推出后,八桂民俗文化能在创新与传承方面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不仅能给游客带来更深入的文旅体验,还能助力广西文旅实现“出圈”和“出彩”。
报纸版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