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多个部门,针对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展开公开征求意见的工作。
“新国标”对现行标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修订:
一是完善电动自行车所用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试验要求与方法,提升整车以及鞍座、导线绝缘层等部件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新增塑料件占比指标,引导企业减少非必要塑料件的使用。若确实需要使用塑料件,应选择不易燃的材料。这样能起到降低火灾发生风险、延缓火灾蔓延速度、减少火灾荷载以及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的作用。
一是完善相关部件的防篡改要求与方法,具体包括蓄电池、控制器、限速器等。二是明确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应具备互认协同功能。三是从技术层面提升车辆最高速度、电动机功率、蓄电池类型及输出电压等关键参数的篡改难度。四是减少因非法改装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三是强化对一些关键参数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比如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空载反电动势等。通过这样做,从技术层面确保车辆不能超速行驶,防止有人在控制器中预留“后门”来提高车辆速度。同时,还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限值,以此来保证车辆具备正常的短距离爬坡能力,为消费者使用提供便利。
四是增加了北斗定位及通信功能。这样一来,消费者能够方便地实时了解电动自行车所在的经度、维度以及蓄电池状态等关键安全信息。同时,还可以对车辆的异常情况进行识别。在必要时,还能够通过通信网络发送报警信息。通过这些功能,电动自行车具备了动态安全监测能力,增强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
同时,通过鼓励规模化生产,能够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六是对整车重量进行适当放宽。因为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合理使用诉求,所以把使用铅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的整车重量从 55 公斤提升到了 63 公斤。这样做能让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正常的续行里程需求以及充电频次需求。
七是对脚踏骑行功能进行优化。在实际使用中,脚踏骑行功能的使用频率较低。征求意见稿里不再强制规定所有车型都必须安装脚踏动力装置。而是由生产企业依据车型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设计和安装。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车型选择。
这次“新国标”对北斗定位及通信功能作出了规定。工信部称,北斗定位模块能够记录电动自行车当下所处的经度、纬度等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将这些信息实时反馈给用户。若发生被盗情况,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地帮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找回车辆。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能够把车辆处于异常行驶状态的情况,还有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及时发送给消费者。这样能提醒消费者去识别和处置异常安全问题,以便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为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能得到有效保护,征求意见稿首先明确通信模块应采用 TLS 加密,以此确保未经授权的平台无法接收到车辆发出的动态安全监测信息;其次规定接收信息的电动自行车管理平台应符合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在资料性附录中,给出了电动自行车管理平台功能的示例,表明平台应具备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设计。
另外一个受关注的点是,为保障骑行安全,“新国标”对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优化。规定最高设计车速不能超过 25km/h,当车速超过 25km/h 时,电机需要断电。
同时,“新国标”还对电动自行车的防篡改要求做了强化。其中,电池组防篡改方面,电动自行车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的接口或线路,同时应具备充电和放电互认协同功能,只有在电池组与充电器匹配后才可充电,与整车匹配后才可骑行;控制器防篡改方面,不应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对控制器功能进行修改,不应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要具有过压锁定功能,限流装置不应留有后门,且不能通过解码器、物联网技术等进行改装;限速器防篡改方面,无论限速器是单独的模块还是集成在控制器内部,都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的功能。
关于最高设计车速维持在25km/h,工信部做了回应。
工信部表示,车速过快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本次征求意见稿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能超 25 km/h。主要原因在于,若车速过快,会直接提升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骑行人做出相应避险动作的时间很短,并且刹车距离也会随之变长,这样就很容易与其他交通工具或行人发生碰撞,有时还会出现侧滑、摔倒等失去控制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许多人身伤害事故。
因此,要把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中,这是保证交通安全的关键前提。在进行电动自行车的购买以及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标准以及法规的要求来行事,以此确保电动自行车具备合法性以及安全性,并且要自觉地抵制那种通过非法篡改来提升最高车速的行为,要为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全承担起责任。
关于限速25km/h,有网友认为这一规定不太合理:
电动自行车的时速被卡死在 25 。估计是觉得速度再快就太危险了。那么人力自行车是不是也应该限速呢?那些公路自行车经常能够蹬到 40 多公里的时速,甚至还有能达到 50 时速的,这可比 25 时速快多了,也危险多了啊……
有网友觉得限速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还有可能是相关利益方进行博弈并且做出妥协之后所产生的结果。
有网友存在这样的担心,北斗能够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那么这会不会导致超速罚单增多呢?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