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生有两个追求。其一为有钱,其二为值钱。有钱的人,未必值钱。但值钱的人,一定会有钱。
想要拥有赚钱的能力,就得先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只有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才具备赚取更多钱的能力。
那怎么让自己变值钱呢?
一个人变值钱的底层逻辑
· 向内审视
在生活里,我们能轻易发觉,那些持续变得强大、每年都走向成功的人,通常都具备一个明显的共性——
善于反求诸己,凡事习惯向内审视。
瑞·达利欧在《原则》中提出了一个公式,即痛苦加上反思等于进步。
经过反躬自省所获得的领悟,日后会化作成长的基石。这些领悟能助力自己不断前行,从而收获成功。
著名书画大师齐白石,就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
诗人艾青拿着一幅画让他进行鉴定。齐白石拿着放大镜仔细地端详了很长时间,最终确定那幅画是他自己年轻时创作的作品。
随后,他竟想用刚完成的两幅画,与艾青交换这幅旧作。
艾青抱紧画,笑着打趣:“您就是拿20幅画给我,我也不换。”
齐白石想换回这幅画,因为他从这幅旧作里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变化。
他意识到,如今自己的很多作品,在不少方面已比不上从前。
他感慨地说:我出名之后,所到的地方都充满赞誉。从来没有人指出过我的不足。那天看到艾青带来的这幅画,这是十年前我画的。我感触很深。与之前相比,我退步非常大。
此事过后,齐白石再度开始对最基础的技术描红进行练习。他每天都坚持不懈地作画,从未有过松懈。
齐白石凭借着不断自省的精神,其晚年作品声名远扬;他凭借着持续改进的精神,晚年作品备受众人喜爱。
有这样一句话:“征服世界这件事并不伟大,而一个人能够征服自己,这样的人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自省,本质上是一个征服自我的过程。它能够让我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让我们更精准地改正自身的缺点。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自身的问题不去看、不去察觉。他们一味地将过错推给他人,而不反思自身的问题。
这种行为,既容易引发他人的不满,又会使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他们并非没有犯过错。他们善于进行自我反省,能够及时察觉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升自己,借此实现自我超越,最终走向成功。
正如《孟子》所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是,当我们做事未获得成功之时,应当即刻回过头去,从自身上去查找原因。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通过改正,能够实现自我提升与进步,从而让自己更有价值。
· 向下深耕
在亚马孙流域,有一种叫做森蚺的巨蟒。
它捕食时,一般会挑选有水源的树荫处进行潜伏,潜伏时间会在 10 天以上。它会耐心地等待树叶一层又一层地落在自己身上,甚至让苔藓生长出来,以此来掩盖自身的味道。
这样才能让水鸟放松警惕,自然地在自己身上嬉戏。
而一旦吸引鳄鱼出现,森蚺就会突然袭击,一下来顿饱餐。
其实在此之前,森蚺吃掉附近跳来跳去的小动物是很容易的。但仅仅这样做只能解解馋,根本无法达到饱食的程度,而且还需要花费更多的体力去进行下一次的潜伏。
捕食前的潜伏等待,是一个需要高度专注的蓄能阶段。
量变之所以能产生质变,离不开专注在一个点的不断蓄力。
动物尚此,人也亦然。
当代社会机会很多。很多人为了快速成功,会选择看似高效的赚钱途径。然而,他们往往容易陷入人生陷阱。
在某个领域持续深耕的人,最终往往能得到世界给予的丰厚馈赠。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在贫苦山村生活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成天怀揣着发大财的梦想,一心想着把山货卖出黄金价,奢望能够一举改变现状,然而他却从未付出过实际行动,每天都只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一个是木匠,他每天都早早出门,很晚才回家,以踏实的态度做着木工活,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把木材制作得更精致、更耐用。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木匠的木工活已经炉火纯青。
他的才艺被一个路过的城里人看重。他们合伙开了店。店里做的家具在城里很畅销。没过几年。木匠在城里买下了房子。他过上了舒适且幸福的生活。
年轻人梦想发大财,却仍在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做着美梦,生活丝毫未变。
正如《精进》一书中说的: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出爆炸的态势,知识处于过载的状态,观点充斥着鼓噪,热点则是速朽的。
专注于一件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做,并且持之以恒地行动,这种态度和行动是最为稀少且最为珍贵的。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越快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生都适合加速飞跃。
越是急切想要得到的东西,越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
成功的背后,需要一段苦熬的日子来预热;高薪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地深耕以及拼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旦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方向,就要脚踏实地地深耕,同时也要造势。
如此,我们终将在前行的道路上,与那个高价值的自己不期而遇。
向外打破
在泰国的驯象场里,存在着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重达千斤的大象,竟然被一条细细的铁链子给拴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的。
为什么大象不挣脱呢?
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幼年的时候,就开始用铁链拴住幼象,那时候的幼象即使拼命挣扎,也始终无法挣脱铁链。
大象逐渐习惯了被铁链拴着的状况。它在长大后,力量已经翻了好几倍,但却不再尝试挣脱铁链,而是甘心受铁链的限制。
这便是发人深省的“大象思维”。
大象如此,人亦如此。
很多时候,困住一个人的是固定的思维模式。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村子里盛产多种水果和蔬菜等农副产品。然而,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也不畅。尽管农产品质量非常优质,但还是常常会陷入滞销的困境。
而很多农产品都有时令性,一旦过了时节,就更难销售了。
每逢市场情况不佳时,村民们为了能够及时将自家的农产品卖出,就一家比一家降低价格。
中间商看准了村民的心理,常常大力压低价格。村民一年到头非常辛苦地劳作,却赚不了多少钱,然而中间商却赚取了大量的财富,盆满钵满。
这种状况持续了好些年,直到一个大学生村官的到来。
他了解情况之后,便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他组织村民进行统一销售,以此防止出现恶性压价的情况。
设计了村标,然后将其注册成了商标。接着对农产品进行了统一的包装设计,以此打出了品牌。
通过互联网直播等途径进行宣传,以此打响品牌;组织起团队前往大城市进行推介,并且与各大超市建立起产地直供的合作关系。
销量得到了保证,品牌价值在逐渐增加,村民依靠农产品获得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
而这,便是思维认知的差别。
村民思维较为单一,他们认为农产品如果卖不出去,就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去进行销售。
大学生站在更高的视野,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想到了更为出色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
作家刘润称:平庸的人会去改变最终的结果;优秀的人则会去改变导致结果的原因;而最为顶级优秀的人会去改变思维。
思维认知对一个人的生活和人生高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决定着一个人能够过上怎样的生活,也决定着一个人能够达到怎样的人生高度。
做事情时,如果一直按照固定的思维来进行思考,那么就会停滞不前,难以向前迈进;如果总是凭借着一成不变的思维去思索,就会被困住脚步,难以有所进展。
相反,要打破思维的惯性,要学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所以,一个人能走多远、登多高,取决于能不能打破思维的高墙。
思维决定行为,想别人所不曾想,才能为别人所不能为。
很多人都期望实现财富自由,但是能够真正达成这一目标的,只是一小部分人。
原因很简单,大多数人只关注当下能获得多少金钱,而从未对未来的收益进行思考。
与之相反,那些实现财富自由的人深知,财富的核心永远是价值。
他们都经历了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进行自我提升,积累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赚钱层次。
查理·芒格曾说:想要获得某样东西,最好的途径便是让自身具备能与之相配的能力。 想要拥有某样东西,最恰当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有资格拥有它。 想要得到某样物品,最佳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足以拥有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先努力去提升自身的价值。让自己逐渐变得更有价值,这样才具备有可能收获更多财富的基础。
深耕自己,做人生的CEO
观看访谈节目时,我们会发现,真正卓越的人并非胜在技能多、智商高或反应快。读书时,我们也会有同样的发现。真正卓越的人胜在他们深知做好一件事的重要性,那就是持续深耕自我,做到极致。
我们不断深耕自己,就会向上生长,自身价值也会随之不断提升。当我们足够优秀,优势足够突出的时候,想要的人脉会走近自己,想要的资源会走近自己,想要的财富也会走近自己。
深耕自己需要专注力。我们要专注在一件事上,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付诸行动。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能够获得这种“专注”的能力。
在色彩识人心理疗愈师的引导下,首先收回外在的注意力,接着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我们能够运用色彩识人技术“向内看”,以此看到自己身体以及内心上的需求,还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且看到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
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来清理和释放情绪,接着重新与自己建立联系,不再去评判外物的对错,接纳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允许所有的事情发生,使内心回归到平静的状态。
在这种静的状态里,我们能够专注于自身,将自身滋养起来。我们不会再被环境所影响,不会被环境所裹挟。我们能够突破束缚,朝着自己心中的愿景前进。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持续地采取行动,持续地进行深耕。最终,我们能够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