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绩效文化建设若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以税务绩效文化构建为例。曹锦阳 1 和刘娅楠 2 分别来自不同单位,1 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武汉),2 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武汉)。摘要表明,保持绩效管理的生命力与活力的关键在于锤炼绩效文化。税务绩效文化是在税务绩效管理的探索实践里形成的。它能够推动绩效管理的实施。是一种先进的税务管理文化。把握绩效文化的定位,接着分析绩效文化建设的目标与特点,以及绩效文化的理念内涵。从中提炼出国税部门的绩效文化,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念,建立现代绩效管理 制度等方面。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管理和激励功能。拓展宣传引导、注重关怀、完善机制、丰富载体等渠道。将高绩效文化价值观明示于心,细化于行,以实现组织或部门行业绩效与个人绩效的一体化和趋同化。这些都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价值分配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绩效管理来激发队伍的活力。如何发挥其凝聚、导向和激励作用呢?要保持绩效管理的生命力和活力,实现增强税务机关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依靠文化内涵的锤炼以及依托绩效文化,从而有效地实现核心价值引导,激发工作潜力,解放税务部门生产力。以绩效文化的方式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组织的业绩。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为理论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这种情况迫使美国管理者深入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特点。
对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后,直接得出的结果是,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并且企业文化比一般的管理组织制度和方法所起到的作用更大。企业 文化 指的是从确立合适的企业宗旨、信念、价值观以及思想行为方式开始,对企业实施的管理。然而,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因素,而是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对管理科学成果进行的一次新的整合。绩效文化首先需要适应中国文化的大环境。如果简单地照搬亚洲或西方的绩效管理理论,而不考虑本国长期的历史文化特征,那么势必会导致绩效管理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绩效文化是指组织或企业基于长远发展方向和愿景,将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团队建设等一系列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建立并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让员工逐步确立起组织或企业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进而逐步形成以追求高绩效为核心的优秀组织文化或企业文化。
具体表现为组织较为简约,流程十分畅通,工艺得到改进,工作更加熟练,员工呈现出职业化等。一般而言,在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18 世纪以前),二是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 18 世纪至 19 世纪末)。管理学形成之后,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其时间范围是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也就是行为科学学派出现之前。第二个阶段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时间在 20 世纪 30 年代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以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当代管理阶段。
185 织或企业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最为突出的是绩效文化。杰克·韦尔奇(Jack,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 CEO)曾经说过,我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在我们企业里建立起了一种绩效文化。一句话点明了 GE 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绩效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通过绩效管理而共同形成的绩效观念。鹰腾咨询认为,绩效管理的灵魂在于:通过制度建立起绩效价值观,将组织的价值观明确地传达给员工,让员工清楚组织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以及分别给予什么奖励和惩罚,这就是绩效文化。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