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徐惠彬
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创建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远景目标。把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当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同时也将其视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并且着力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
大力培育土壤,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环境。学校秉持“三个结合”的理念,将优势科研资源所蕴含的势能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动能,以达成用高水平科学研究来支撑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其一,坚持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相融合。学校的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全部对本科生开放,同时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也在同步建设国家级教学基地。其二,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统一。学校全面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这种导师制从“一对一”的形式转变为“多对多”。学生构建起科技创新梯队,让本科生切实融入到导师的科技创新团队当中。在近 3 年的时间里,学校所承担的国家等重要科研项目里,有超过 50%的项目直接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支持。其三,一直坚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相融合,科学精神追求真实,人文情怀追求善良。组建跨学院的书院,利用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来强化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学校以“让创业成为学生有远见的生活方式”为目标,扎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步构建并完善了市场导向的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开设了 23 门创业类课程。实现了创业教育从本科到博士的全覆盖,也实现了从新生到毕业生的全覆盖。构建了创业实训体系链,包含“资源、平台、载体”三位一体。一是建立创业案例库、名师库、项目库、人才库,以整合创业资源;二是建设创业实验管理平台、创业金融终端系统、虚拟证券交易所,从而打造创业平台;三是通过创业训练营拓展创业教育载体,帮助学生创业团队探索创业之路。
学校统筹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深度扶持学生自主创业。一是校内互动,二是校政携手,三是校企合作。2009 年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该基地为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政策咨询、启动资金、工作场地、融资接洽等。目前,基地面积达到 2700 平方米,有近 50 家学生企业在此创业。2013 年成立了学生创业中心,并且与创业实践基地一起,对学生从创意到创业进行了全链条的扶持。学校还成立了校友企业家俱乐部,为每一个学生创业团队都配备了一名校友企业家导师。同时设立了校友企业家创业基金,以此来帮助学生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目前,已经有 23 支优秀的创业团队获得了资金支持,累计金额达到 1300 万元。
学校牢固树立“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理念,强化质量,积极开拓就业工作新格局。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输送毕业生。近 3 年,学校先后向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输送毕业生 1200 余人。近 3 年,学校先后向大飞机等国家重大专项输送毕业生 1200 余人。近 3 年,学校先后向航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专项输送毕业生 1200 余人。近 3 年,学校向十大军工集团及国防系统单位输送毕业生 4561 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 35%。每年会投入 20 万元的专项经费,目的是提升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学校非常注重就业质量对招生以及人才培养所产生的反馈。依据就业状况,学校会增设专业,会调整招生计划,也会改进教学方式。在 2015 年,学校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 98.5%,研究生就业率达到了 99.5%,实现了所学能够应用于实际,人才都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