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若要入门风景摄影,最简单的途径便是学好摄影构图。摄影构图的方式多种多样且千变万化,从最为基本且常用的构图开始学习,这对摄影者技术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风景摄影构图。
三分法构图
利用简单规整的三分法构图拍摄的自然美景,总是具有无穷的魅力
光圈是 F16,曝光时间为 1/100 秒,焦距是 36 毫米,感光度为 100。
三分法构图是风景摄影构图中常用的构图之一。在风景摄影中,尤其是面对大场面的自然风光,像大海、大片森林、草原等带有地平线的风景时,三分法构图是最具保障性的构图方式。摄影者在构图时,可将地平线或树干等与画面的三等分线相重合。接着,还能试着在由画面三等分法切割成的九宫格线处安排花朵、岩石、树丛等其他拍摄主体。这种风景构图,一方面能够展现广阔的空间感,另一方面能够呈现画面平衡感,同时还能更好地突出主体。
垂直线构图
高大的树木线条,营造了垂直线构图所能带来的稳定感,
树叶和落叶的不同色彩搭配营造出森林的惬意感
光圈 F8 曝光时间 1/5s 焦距 18mm
垂直线与水平线恰好相反,垂直线构图能给人带来稳定、平衡的感受。这种构图方式通常适合展现垂直高耸的物体,像树木、建筑、水流等。垂直线构图也可以以三分法的形式呈现,和水平线不一样的是,它是以竖向位置来对主体进行安排的。垂直线构图有这样的特点,它不仅能够表现单一的竖线物体。当把多条竖线物体同时进行表现时,画面整体的力度能够被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形式感也能被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
斜线构图
利用斜线构图,并且主体颜色多彩,光线又对其进行了修饰,这样就使得画面呈现出一种跃动感,同时也呈现出一种节奏感。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25s焦距
斜线构图通常以线对角的形式来展现。它能够营造出活力感和节奏感。此构图在表现山峦、丘陵地区层叠的棱线时较为常见。摄影者借助手中的相机,依据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形态,运用倾斜的线条进行构图。并且能够利用一定的侧光或者侧逆光,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同时避免画面的呆板性。
曲线构图
坝上蜿蜒曲折的公路,仿佛一条巨蟒穿梭在高山野岭之中
光圈 F5 曝光时间 1/450s 焦距 14mm
风景摄影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优美曲线,有自然生成的,也有人工雕琢的。这些曲线所表现出的柔和与动感,给自然风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曲线构图时,摄影者需抓住被摄物体的特殊形态,拍摄时调整拍摄角度和视野范围,这样能让物体造型更生动活泼。因为曲线的造型不固定,所以利用曲线构图关键在于摄影者如何把握和表现物体的这种形态。尤其是江河湖海等题材方面,摄影者能够从其蜿蜒的曲线里,提取出杂而不乱的部分曲线造型,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而对于表现道路、建筑等由人工构造而成的曲线,相对而言,就会简单很多。
对角线构图
利用篱笆的对角走向,为别样小景注入了几分动感
光圈为 F5.6,曝光时间是 1/125 秒,焦距为某值,感光度是 100
对角线是画面中最长的直线,它能在画面中融入动感。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很强调方向性的构图方式,在画面中,它既能给人力量感和方向感,又能增强被摄体本身的气势和画面的整体冲击力。在利用对角线构图时,摄影者能够通过被摄体自身的形态在画面中直接呈现,例如借助山体的斜坡部位进行画面构图。同时,摄影者还可以通过安排对角线的走向以及运用透视畸变原理,在二维画面里展现出三维的立体感。这种对角线构图方式在表现铁轨、木桥等物体时显得格外突出。
隧道式构图
利用隧道式构图,能更突出山崖的高大险峻,并且给人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感受。
光圈为 F5.6,曝光时间是 1/125 秒,焦距为 28 毫米,感光度是 100。
隧道式构图通常指周围较暗而中央较亮的画面构图。这种构图能给人带来集中力与沉稳感。它常被用于表现悬崖、高石等能产生强弱对比且具有集中力的物体。
放射线构图
利用广角镜头,向上仰望天空,拍摄了呈放射状茂密生长的树林
光圈 F10 曝光时间 1/250s 焦距 10mm
放射线构图可以表现出开放性、跃动感以及高涨的气氛。在对光线或树木等物体进行表现时,这种构图较为常见。此构图方式较为抽象,摄影者需仔细观察才能实现。通常,放射线构图的线性方向是从某个集中点向上下左右伸展,能表现出舒展的开放性和一定的力量感。
远近法构图
以岩石作为前景,展现了画面辽远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160s 焦距 28mm
在进行风景摄影时,运用远近法构图可以给画面营造出距离感和远近感。尤其是拍摄草原、河流、大海等风景时,远近法构图通常是借助广角镜头产生的透视畸变,并且依据自然风景自身的形态,去展现景物的立体感和纵深感。这时,摄影者在取景构图时,最好能找到一些物体当作前景,以此来增强画面的整体效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