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美团、拼多多、快手与携程2024年Q3业绩亮眼,净利润率显著改善但股价承压

Time:2025年04月12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文| 财华社 毛婷

美团(.HK)作为外卖平台的上市翘楚,拼多多(PDD.US)作为电商平台的上市翘楚,快手(.HK)作为直播电商平台的上市翘楚,携程(.HK)作为旅游平台的上市翘楚,纷纷揭晓了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第三季度业绩。这一系列的数据清晰地展示了它们净利润率的显著改善。

然而,业绩取得辉煌,但并未完全转化为股价的一帆风顺。在公布季度业绩之后,这四家公司的股价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美团今年以来的股价仍然保持着较大涨幅,而携程(TCOM.US)也是如此。但快手和拼多多的股价却出现了下跌。这种业绩与股价之间的“错位”现象,无疑让我们陷入了深思。

这些平台股巨头在第三季度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它们的股价为何会呈现出这样不同的走势呢?

美团:未来的投入可能增加

四大平台运营商之中,美团的利润增幅最耀眼。

目前,美团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包含餐饮外卖、美团闪购以及到店酒旅业务。其收入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来自商家和消费者的配送服务;

2)向商家及第三方代理合作伙伴收取技术服务费的佣金;

3)向商家提供各种形式的在线营销服务。

2024 年第 3 季,在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驱动下,美团取得了季度收入 935.77 亿元。此收入以人民币为单位,下同。该季度收入按年增长 22.38%。其中,核心本地商业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长 20.25%,新业务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长 28.91%。

美团第 3 季经调整后按年有大幅增加,增加幅度为 134.75%,达到 145.29 亿元;经调整后的利润率按年提升了,提升幅度为 7.43 个百分点,达到 15.53%;经调整后的溢利按年增长,增长幅度为 124.00%,达到 128.29 亿元。

美中存在不足的是新业务分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该分部主要涵盖美团优选、小象超市、B2B 餐饮供应链(快驴)。其收入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是销售商品的收入,主要来源于 B2B 餐饮供应链(快驴)和小象超市;二是各种业务(像美团优选、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以及小额信贷)所提供服务的收入。

好在 2024 年第 3 季经营亏损有显著改善。上年同期分部经营亏损为 51.12 亿元,而本季收窄至 10.26 亿元。该公司表明美团优选的亏损呈环比收窄态势。除美团优选之外的其他新业务作为一个整体,在第 3 季实现了盈利。

这是一个好兆头。或许意味着美团未来的利润率会持续好转。那为何美团的股价在业绩公布后会下跌呢?财华社认为最大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美团正计划将海外业务进行拓展。在第 3 季业绩期过后的 10 月,其在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正式上线。这是美团国际拓展的一个举措。估计在初期,国际业务会由于投入的持续增加而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这种情况有可能对其整体业绩表现产生拖累。

美团会一直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合作商户的高质量发展,会提升骑手的福利,也会保障骑手的权益。

11 月,美团外卖对餐饮的“繁盛计划”进行了再次升级。它投入了十亿的助力金来支持商家。并且,所有的现金支持将从今年的 12 月 31 日开始,分批次到账。

此外,美团计划抓住即时零售的机遇,推出了“繁星计划”。它可能会在下沉市场重点布局闪电仓,以此来帮助名创优品(.HK)等商家推动即时零售的发展。预计到 2027 年,美团闪电仓的数量会超过 10 万个,市场规模能达到 2000 亿元。只是不清楚这项计划的投入与产出在短期内是否会对美团的整体业绩产生影响。

携程:增长趋势正常化,估值远低于同行

携程 2024 年第 3 季的收入按年有所增长,增长幅度为 15.63%,达到了 159 亿元。在这其中,住宿预订业务的季度收入年增幅为 21.70%,交通票务业务的季度收入年增幅为 5.27%,旅游度假业务的季度收入年增幅为 17.32%,商旅管理业务的季度收入年增幅为 11.00%。从下图可以看出,自 2023 年第 2 季开始,携程的收入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并且在 2024 年依然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携程第 3 季经调整后的利润率达到 35.72%,相较于去年提升了 2.11 个百分点。其非会计准则季度利润为 59.63 亿元,按年增长了 21.77%。

相比较而言,其国际同行的第3季表现就没有携程强劲。

携程的竞争对手亿客行(EXPE.US)。第 3 季收入按年有增长,增长幅度为 3.33%,增长后达到 40.6 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 295.83 亿元。其收入规模比携程大。不过,经调整后的利润率仅为 30.79%。

全球最大线上旅游服务商是 BKNG.US。其 2024 年第 3 季的收入按年有增长。增长幅度为 8.90%。增长后收入达到 79.94 亿美元。79.9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82.48 亿元。

其经调整利润率为 45.8%,这得益于规模效益。它比携程高出超过 10 个百分点。不过,增幅相对较小,仅较上年同期提升 0.9 个百分点。净利润为 25.17 亿美元,按年增长 0.24%。

该净利润按年下降了 2.70%

下图对四家线上旅游服务供应商疫情前后的收入增长进行了比较。从图中能够看出,因为国内走出疫情的时间相对较晚,所以携程的增长主要是从 2023 年开始的。然而到了 2024 年,四家平台已经开始恢复正常,并且携程的增长态势依然保持良好。

携程的表现比其国际同行要好,并且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也超过了国际同行,然而它的估值却是四者当中最低的,从下表可以看出。

快手:电商业务增速正常化?

快手 2024 年第 3 季收入同比增长 11.39%,达到 311.31 亿元。其过去的主力直播业务收入规模进一步缩小,同比下降 3.92%,为 93.38 亿元。平台经济的典型收入来源线上营销服务保持 20%以上的增幅,季度收入达 176.34 亿元。包括电商业务在内的其他业务按年增长 17.52%,达到 41.59 亿元。

直播业务相对而言,因为需要和主播分摊收入,所以分摊出去的成本比较高,进而利润就比较低。而线上营销服务和电商业务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

快手凭借直播累积的流量来拓展电商业务。这样做有利于推动线上营销服务的扩张,有利于带来更优质的佣金收入,同时还能降低对高成本直播的依赖。这是快手最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快手的电商 GMV 在过去数年实现了快速增长。到 2024 年第 3 季度,单季的电商交易总额达到了 3342 亿元。在如此高的基数之下,其增速似乎稳定了下来,详情见下图。

当前国内大型科技公司的主流业务是电商业务。腾讯(.HK)的视频号在冲入电商赛道,字节跳动的抖音也在冲入电商赛道,小红书同样在冲入电商赛道。更不用说传统的电商平台京东(.HK)、阿里巴巴(.HK)、拼多多等了,它们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改革、重组和优化,不断渗透到下沉市场去拓展流量,并且想尽办法提升消费频次,以扩大每用户的收入。

快手流量红利时期已结束,面临的竞争必然会加剧。或许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像 AI 这类,以及进行内容优化,才能够在竞争中存活下来。这也意味着快手接下来的业务增长压力会增大,投入和成本可能会上升,这应该就是其估值受到压力的原因。

拼多多:以质量拼流量

过去,拼多多通过价格来拼取流量,这种方式促使它的用户数量一路迅猛增长,并且能够迅速地追上阿里巴巴(BABA.US)。

然而,主要科技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尤其是抖音,开始深入拓展到低线城市市场。在此情况下,拼多多的用户增长空间慢慢受到了限制。所以,在 6 月的财务季度发布会上,公司管理层清楚地意识到了提升商品质量的紧迫性,也认识到长期利润率的下滑是难以避免的。他们觉得,拼多多未来得投入更多的资源,用来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及农业科技的发展。这种战略上的调整,使得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拼多多股价出现了逆转。

今年开始后,拼多多的股价累计有 32.35%的下跌。它现在的价格是 98.98 美元,相较于 52 周的高位 164.69 美元,回撤了 40%。

2024 年第 3 季,拼多多的季度收入有增长。增长幅度为 44.33%,达到 993.54 亿元。这个增幅比美团、携程和快手都要大很多。非会计准则经营溢利也在增长,增长幅度是 47.69%,达到 267.7 亿元。非会计准则净利润增长得更厉害,增长幅度为 61.26%,达到 274.59 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拼多多 2024 年第 3 季的非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 26.94%。此利润率按年有 0.61 个百分点的增幅。不过,它已明显低于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水平。今年前两季的非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分别达到 32.89%和 36.05%。

财华社留意到,拼多多的营销开支占收入的比重,在前两个季度下降到了 26%左右。之后,在第 3 季又回升到了 30%以上。管理层解释称,主要是因为促销和广告活动的支出增加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拼多多为了保障其竞争优势而付出了努力。

管理层在最新一季业绩中持续强调,鉴于竞争加剧以及持续的外部挑战,其收入的增速将会持续放缓。同时,未来其将继续投入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并打造健康可持续的服务生态,这些投入将会在未来的业绩中得以体现。可以预见到,拼多多未来的收入增长将会趋于平缓,而利润率的增长也将放缓。

总结

利润率都有明显的改善。

携程属于平台运营商范畴,在特定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依赖流量作为主要盈利来源,通过提供营销服务等方式实现收益。

美团有所不同,因为它需要支持庞大的配送员队伍,所以承担着较高的成本投入。而其他三家平台是以轻资产模式运营的,这既是它们的优势,也意味着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这些平台必须持续在营销活动上投入资金。

平台的优势在于流量。不过,这四大平台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已经很高了,在流量拓展上的空间正慢慢变小。所以,它们都得进一步强化自身的竞争壁垒,以此来保障竞争优势。

美团借助扩展自身的服务生态系统达成此目标,拼多多、快手以及携程则通过提升技术能力与产品质量来实现。这些行动都需要在研发以及市场营销领域投入更多,这会对它们未来的盈利能力和估值带来影响。

目前,四大平台存在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是当前的估值并不高。在这四大平台中,拼多多的市盈率估值比 10 倍还要低。

当前它们处于低估值状态,这种状态理应已经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反映出来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的话,或许表明只要它们能够展现出持续性,或者成功实施改革,就存在着估值提升的潜力。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