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得知公司某某研发大佬已退群,经打听得知他辞职了。这位大佬和我年龄相同,且前后脚进入公司。我进入公司时是主任级,而大佬进入公司时是总经理级别。2021 年我被阿米巴化,变成了一个小兵;年前大佬因部门重组失去了职位,成为了一名员工,当时他就和同事抱怨,大家都认为大佬必然会离职,结果他真的离职了。这个公司对待搞技术的人员不太友好。我从事质量工作,而大佬负责研发。昨天听其他同事闲聊得知,大佬很早以前就有离开的想法,但公司极力挽留他。结果,由于一个部门的调整,大佬直接被辞退了。
去年年底的集团年终总结会上,董事长提出了人才发展的方向,即人员要年轻化,要有 25 岁的主任和 30 岁的经理,并且要加大晋级的比例。大家深深感受到在这个公司,其上升机制对纯粹的技术人才是很不友好的。你若没有后台就只能趴着。技术性人员职称晋级是需要有项目的,只有担任项目负责人才有门票。试问,你没有职级,会把项目分给你吗?你只能是项目参与者。这样一来,年年玩晋级,不进则退,退无可退该怎么办呢?你年纪大了,又没有能力,还没有项目,是不是只有被辞退这一条路可走呢?
年初公司的动作接连不断,现在被下岗的人员已经有二百多了,并且据说还不止这些。默默加班的风气盛行,“卷王”也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实际上,摸鱼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没有事情可做,就把以前的问题重新翻出来,继续深入挖掘,导致内耗不断。
我从业20多年,对这场卷这场内耗,有两点想吐槽的:
年初离职的人员数量众多,大家都感到担忧和恐惧。我虽然没有很强的能力,但我有积极的态度呀,我也在忙碌地工作呢,我的岗位是很重要的。
一味追求年轻化,很多年轻人能力有所欠缺,工作效率也不高。就以我为例,别人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工作,我或许一天就能完成。如此一来,就会给别人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这个人很清闲。年纪大且能力强的人会成为工作不饱和的人员,也会成为被肃清的对象。所以我变得慢了下来,更加惫懒,混日子的思想更严重了。现在我保持着每月加班一天且不换休、不请假的节奏,感觉好像少了些什么,计划从下个月开始加到每月 1.5 天,不能落下太多。如今有这种思想的人越来越多,但实际的产量和产值根本没有上升。
中老年危机日益严重,我家孩子还小,仅上高二。这让我深切感受到钱的重要性。回顾大学毕业后的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年轻时就应该多学习投资理财知识,通过慢慢积累变得富有,实现躺赢,这样才能无视企业下岗所带来的危机。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