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举办了一个专场活动,他不想受到时间的限制。到了晚上,张小龙进行了长达 4 个小时的讲解,期间没有段子和包袱,还时常会停下来喝口水。然而,作为国内被证实最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尽管他讲的时间有些长,但所讲的内容依然非常有价值。本报记者为了提升阅读体验,对其内容进行了简单梳理:
微信的启动页不会改变
微信的启动页将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自身。许多 APP 都在对自身的启动页进行改动,而微信的启动页不会改变,并且我坚信未来也不会改变。
在我看来,微信仅仅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就变得与众不同了。很多产品没有把自身当作产品来对待,也没有把用户当作用户来对待。然而,微信却做到了这两点。
很多人会说微信具有“克制”的特点。但实际上,这并非是被制约的结果。其本质在于微信始终在遵循一种优良的设计原则,从而让我们不会去做诸多会影响设计美感的行为。获取流量并非是我们所提倡的原则,我们更倡导的是借助微信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并与用户分享。
人们会认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例如,开屏广告被视为正常的,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被视为正常的,诱导人们去点击一些链接也被视为正常的,这类坏的案例数量特别多。微信始终坚守底线,我们要打造一个好的工具,一个能够陪伴人们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眼中,这个工具就如同他的一位老朋友。微信应该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甚至引导时代的潮流。
微信能够打破诸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于是人们能够获取更优质的服务。在此情形下,人们会更积极地想办法去提升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而这便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小程序同样也是这样。
小程序不是流量生意
如果没有去中心化,腾讯自身垄断了头部的几个小程序,那么外部开发者就没什么事可做了。从表面看,腾讯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利,但这样一来,这个生态就不复存在了。即便腾讯投资了某些公司,也应当同样遵循平台的规则,不然也会损害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平台的健康状况。我了解到,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存在偏袒现象。我们可能做得不够好。我们相信,我们团队今后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这样我们就能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做到一视同仁。
小程序从最早开始酝酿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小程序看起来进展挺慢的,它是我们,或者说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以前从未试过在还没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就先宣布出来。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事情呢?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未来必然会出现的趋势。原因是 APP 需要下载安装,而网页的体验又非常糟糕。
小程序的内容是可以被搜索到的。例如,若要查询一个航班号,输入该航班号就能搜到相关小程序。然而,这只是一个试点,目前我们尚未做到对所有的小程序都能通过搜索来找到其内容,以直接将用户连接至小程序。小程序需要有一个完备的评价体系,这样用户就能作出选择。例如,若你得知你的一位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中购买过且给出了好评,那你就会感到安心。对于小程序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我们会继续探寻办法来加以强化,而不一定采用大家所认为的那种较为生硬的消息推送方式。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