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当传统农业遇上数智技术:5G、物联网、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Time:2025年04月11日 Read:6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当传统农业遇上数智技术,会有什么变化?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只需动动手指点击手机屏幕,就能够对大田实施水肥一体化的精准喷灌;走进浙江的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气雾智能控制系统会自动配比水肥,无土的“气雾栽培”让小番茄爬藤而上,串串变红;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内,智能声音采集器能够凭借咳嗽声来实现对生猪健康的辅助分析以及精准治疗……

大田到大棚,这是从种植的场地发生了变化。种植到养殖,这是从种植的种类转变到了养殖。5G 等信息技术得以应用,它使得管理变得更智慧,生产变得更精准,增产也能更增收,这些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

国家领导人对智慧农业发展极为重视,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新一轮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处于孕育大突破的阶段,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抢占制高点。因为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绝不能落后。同时,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发展智慧农业。

今年 10 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分别是《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表明,在发展智慧农业方面,首次有了国家层面的专门安排部署,同时也为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提供了方向标和路线图。岁末冬寒,记者走进乡村。记者来到田间地头,感受智慧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潮涌动;记者来到养殖场户,感受智慧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潮涌动;记者来到设施大棚,感受智慧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潮涌动。

数字“大脑”:管理服务更智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当中,智慧农业属于农业农村领域必须要打赢的一场艰难战斗。要打好这场战斗,就需要具备上下协同运作的数字“大脑”,同时也需要有全国一体化的农业观测网络来充当“千里眼”和“顺风耳”。而在像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十分广博的国家里,要实现这些目标,是离不开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工作的。

《指导意见》下发了,《行动计划》也下发了。这两份文件既着重强调要拓展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智慧化应用,又对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行动进行了详细的部署。《指导意见》从战略高度提出,其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农村管理服务效能;《行动计划》从战术精度部署了 3 大行动 8 项重点任务,包括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农业重点领域应用拓展以及智慧农业示范带动。

强调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因为实践有需求,这是对实践需求的一种回应。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和耕地种植用途管控任务,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数据精准到具体地块;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要把产业链相关环节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对农业农村系统的管理服务能力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业智慧云平台登录_农业智慧云平台使用心得_智慧农业云平台

如何提升农业管理服务能力呢?重点在于加快构建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打造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以及基础模型算法等公共服务产品,加强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底座的建设,以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同时,要运用“全农码”对农业资源、主体以及产品数据进行统一编码,大力推进数据资源的汇聚治理和共享交换。

如果将智慧农业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智慧种植、智慧养殖以及农业智能供应链建设等关键环节就如同“骨架”一般。上下协同的管理平台宛如“大脑”,而流通在其中的数据恰似“血液”。只有“大脑”指挥得恰当,数据流通得高效,管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农业生产经营环节也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在浙江存在一个“乡村大脑”。它是浙江省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智能化能力中心。此中心基于浙江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集成了“浙农经管”“浙农田”等一批应用。从而形成了“平台支撑大脑、大脑支撑应用、应用丰富大脑”的良性互动。管理者能够依据经营主体上传的资料,知晓生猪疫病的情况、生猪出栏的情况以及生猪销售的情况;能够看到虫情测报灯自动拍照并反馈回来的虫图,也能够看到向当地农户发送的病虫情报;能够联动民政部门、人社部门、残联部门、医保部门、教育部门等的数据,及时找出需要帮扶的低收入农户,对返贫致贫的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快速处理……

平台服务的主体数量越多,其服务能力就会越强。而服务能力越强,又能够去服务更多的主体。并且,它们之间是借助数据来实现正反馈的。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数字“三农”专班负责人这样说道。

对症下药:农业生产更精准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并且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是智慧农业的重要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将粮食增产的重点放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提升单产上,各地在每个季节都要紧紧抓住,每茬作物都要依次接续,每个环节都要相互扣紧,以挖掘单产的潜力,推动农业生产更加精准。

近年来,有一批国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开始进行建设。国产化的智慧农业技术也在积极地进行中试熟化以及推广应用。国家推动建立了智慧农业技术装备检测中心。

安徽省在亳州市谯城区开展“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单产提升试点,实现了“北斗”播好一粒种,玉米播种出苗率达 95%以上。在宿州市埇桥区开展该试点,实现了“智慧”管好一片田,玉米播种出苗率达 95%以上。在阜阳市颍州区开展该试点,实现了“北斗+智慧”收好一粒籽,玉米播种出苗率达 95%以上。在太和县开展该试点,玉米播种出苗率达 95%以上,与常规种植相比,平均亩株数可增加 1000 株以上。示范区经实测,平均亩产达到 765 公斤。综合测算下来,亩均能够节本增效 300 元以上。

智慧农业带来的单产提升,背后是更加集约高效的资源利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针对农业发展的短板,总结出了智能化温汤浸种等多项智慧农业创新技术,还有智能双氧浸种催芽等技术。在水田生产时,水稻种子用量降低了 10%,秧田育秧的时间缩短了 7 到 9 天,每亩能减少 15%的肥料使用量,并且节约生产用水 50 立方米以上。在旱田生产过程中,每亩可减少 15%到 20%的用药量。

走进浙农集团西塘项目的烘干间,能看到 8 台烘干机在忙碌运转。记者发现,机身上亮起的屏幕显示着:烘干机的热风温度为 53 摄氏度,当前稻谷的水分是 19.3%,烘干的目标是 15.7%。浙农集团西塘项目的车间主任陈涛表示:“稻谷的烘干以及进入筒仓,都是通过一键启动来完成的。”

农业智慧云平台使用心得_智慧农业云平台_农业智慧云平台登录

烘干机忙碌着,这直观地体现了粮食的丰收。浙农集团西塘项目总经理孙利利说:“今年水稻的测产产量为每亩 1260 斤,比当地平均产量增产 220 斤。其中有多项智慧农业技术得到了应用,例如,光谱无人机先飞一遍,若哪块水稻的长势不好,数据就会传至施肥机里,到那个点位时,施肥就会多一些。”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公司利用高分遥感以及田间物联网等手段。实现了对农场地块空间信息的实时采集并进行上传。还实现了农机全程作业状态的实时回传,以及作业轨迹的精准记录,同时也能实时掌握地块作业进度。通过这些,建立了农业精准决策体系,为生产作业和农资投放提供了精确的指导。

智慧农业也让养殖变得更精准和“聪明”。

近日,沃德博创在位于北京平谷农业中关村的地方发布了全国首个家禽产业互联网平台,即智慧蛋鸡智能助手“小慧”。这个平台能够覆盖小鸡生长过程里的 162 个关键控制点,还能为养殖户提供智慧育种方面的服务、养殖方面的服务以及兽医方面的综合服务。

猪住进了楼房,羊住进了楼房,鸡也住进了楼房,它们都在享受着各种机器人的服务。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内,有 21 栋 6 层的猪舍整齐排列着,这里充满了“科技味儿”。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监控生猪的健康数据,以确保异常情况能得到及时处理;智能饲喂系统可以精准配方并自动进行投喂;智能声音采集器通过收集生猪的咳嗽声,来实现对生猪健康的辅助分析以及精准治疗。

要保证吃饱,同时更要注重吃好,要吃得有营养。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产业链进行延伸,这是一篇大文章,而做好这篇大文章,是智慧农业的又一个发力的点。

记者走进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未来食品实验室,看到了一块显示大屏,大屏记录着一套生产线各个模块的过程控制参数。透过这块大屏,能够看到这套虚拟系统的实体设备。

这是我们的数字孪生系统,它与里面的柔性智能生产线如同两个“孪生兄弟”。生产线的实时数据能够在这里得以显示。创新中心的副主任刘东红,也是未来食品实验室的主任,他指着大屏进行介绍。这套柔性智能食品生产线能够凭借单元式设备布局以及阀阵控制技术,把提取、酶解、澄清、灭菌等独立单元进行多样化的组合,从而实现不同生产工艺路线的自动切换以及灵活调整。并且可以依据不同的食品加工生产需求,变幻出各式各样的生产线种类。

实验室借助这套系统,将农产品的营养组分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全资源化利用。例如,浙江常山胡柚不但能够制成 NFC 胡柚果汁,而且还可以提取出不同分子量的果胶,进而研发出功能健康食品。刘东红表示:“我们正在研发一个基于 AI 的中小学生营养需求软件,同时结合 3D 打印技术,把学生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融入到 3D 打印食品当中。”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