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讯焦点 / 正文
湖南春耕新科技:智能灌溉与无人育秧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Time:2025年04月11日 Read:10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智能灌溉系统能精准地调控土壤中的水分。无人育秧工厂在高速地运转着。智慧农机能够自主地在田间驰骋。

四月上旬,天气温和,景色明媚。从资水和沅水的岸边,接着到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地带,在三湘大地的春耕第一线,田间和地头都十分繁忙,各种新的科技以及新的应用正在不断地为春季生产注入更多新的动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来发展农业新的质的生产力”。湖南是全国 13 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其粮食总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定在 600 亿斤以上。湖南正通过“将粮食藏于技术”的创新实践,为农业现代化的探索提供新的范例。

农田里的“最强大脑”

桃源县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它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的耕地面积有 117.43 万亩。然而,在过去,农业生产对自然降水和大水漫灌的依赖程度很高。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民收入的不稳定。

2024 年,为了改善当前的局面,推动现代农业以及数字农业的发展,该县在枫树乡金凤桥村和大马山村开始着手建设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的智慧农业示范片区。

在春耕春播的关键时期,记者抵达了建设后的智慧农业示范片区。这里的农田面貌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农田之中,土壤墒情仪、虫情灯、土壤水位仪等物联网设备正在持续不断地回传数据。农户借助“中联智农云”APP 能够在手机上对农田种植情况进行监测,并且可以进行灌排的远程操控。

该系统与传统灌溉不同,能为用户智能输出灌溉决策建议。用户无需出门,就能够实现灌排的远程操控,以及灌排作业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桃源县农业农村局项目中心主任刘洋为记者进行了计算,与之前粗放式的灌排相比,此系统可达到节水 20%至 50%的效果,还能节省 50%至 80%的人工。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决策的科学化方面。比如在追肥时,要明确该如何进行追肥;面对虫害时,要清楚该喷什么药;应对极端天气时,要知晓该如何应对。过去往往依靠经验,而现在则依靠数据。

前期进行土壤取样分析,之后田块的肥力图会上传至智慧农场管理平台。对于水稻种植中的基肥、分蘖肥等不同施肥阶段,我们能够动态监测其长势,从而可以开展精准施肥技术服务。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张俊辉介绍说,平台借助土壤健康施肥算法,在基肥阶段能够把施肥量精准地定位到田块级别。并且,在追肥阶段还可以达成平米级别的变量施肥作业。

目前,使用该智慧农场管理系统的农田面积已经超过了 316 万亩。同时,该系统服务的智慧农场数量达到了 894 个。

智慧育秧破解“春耕焦虑”

走进益阳市赫山区的智慧育秧工厂,能看到 10 条育秧苗床在运转。这些苗床呈“W”型循环运动,并且正全速运转着。在工厂内,386 个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环境参数。这些传感器会实时采集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数据。设定参数后,后台智能系统会自动进行运算。通过这种方式,可根据工厂内各项参数指标实现秧苗生产过程中的自动补光、自动加湿、自动增温降温以及自动通风。最快能 15 天出秧一批,从而确保了秧苗生长高度一致、根系发达、苗壮苗好。

传统育秧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影响。如今在工厂内,环境是恒温恒湿的,出秧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育秧的各个环节发生了更直观的变化。育秧工厂的负责人薛永强以育秧中的铺盘环节为例,他说:“过去人工一天最多能铺 300 盘,而现在一条生产线在 8 小时内就能完成 1 万盘,效率提升了很多倍,大概有数十倍之多。”

“壮秧多出粮”,工厂化育秧的秧苗经过病菌消杀,自身抵抗力较强。这样一来,早稻可少喷洒一批农药,实现农药减量。移栽到大田后,每亩还能增产 100 斤以上,为粮食稳产和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切实做到了“藏粮于技”。

非育秧季存在“空闲期”,这一“空闲期”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薛永强介绍说,育秧工厂用于早中晚三季育秧的时间不会超过 3 个月,而其他非育秧的时间超过 9 个月,这些非育秧时间可以用来生产豆芽苗菜,也可以用来育辣椒、西红柿等蔬菜苗,还可以种植蘑菇等,从而实现了全年农业生产的综合利用。

农机上有了“黑科技”

新农技不仅用在了田野里,也用在了农机上。

长沙市望城区桥铎镇的连片稻田之上,有两台高速插秧机。这两台插秧机加装了北斗导航终端,此刻正“嗡嗡”地开展着春播工作。

007 号农机和 008 号农机在下午 3 点多的时候出去进行插秧作业。我们通过查看这个后台,就能够知晓它们的作业起止时间以及运动轨迹等信息。在田埂上,望驿红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陈爱国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智慧农机管理平台上所显示的农机作业轨迹。

在联合社的调度中心大屏幕上,能够清晰看到农机的实时影像。能够看到农机行驶的公里数。能够看到农机的平均耕深。甚至能够看到农机的经纬度位置等信息,这些信息一览无余。

目前我们联合社的 39 台农机都已加装北斗导航终端,作业效率比之前提升了 30%。陈爱国称,北斗导航终端的加入使农机具备了更高效的路线规划能力,还能通过后台进行远程监管。目前,该联合社已为一万多亩农田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每年服务的农户超过 3000 户。

望城区农机事务中心的副主任高峰透露,近些年来,望城区在积极开展工作。望城区主动实施农机补短板方面的工程,着力强化农机在设施化、智能化以及集约化等方面的能力。在此期间,新增了高速插秧机以及有序抛秧机共 440 台。并且,机械化、智能化育秧所占的比例达到了 80%,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 90.94%。

“藏粮于地”转变为“藏粮于技”,湖南的实践证明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逻辑,即借助科技创新来释放土地、人力以及数据的叠加效应。在这场由科技重塑农业的变革进程中,湖南正运用“新质生产力”这一工具,书写着端稳中国饭碗的时代答卷。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