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缴纳购房款就能实现新居梦想,然而却不料掉入了他人合同诈骗的圈套,经历了像过山车般的惊魂时刻。
日前,慈溪法院审结了一起购房合同诈骗案件。一名房产中介从多位客户那里骗取了数十万元。他将骗来的钱全部用于赌博以及日常开销。
图文无关
胡先生有在前湾新区购房的打算,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到了名为刘某(化名)的房屋中介。接着,刘某带领胡先生去看房,胡先生看中了某小区的房屋。在 2021 年 1 月 27 日,胡先生与刘某商议确定房价为 123 万元。胡先生对这个价格颇为满意,当天就通过支付宝转账给刘某 1 万元作为意向金。过了三天,刘某拿着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来找胡先生让其签名。胡先生在协议上签了名,接着通过支付宝分两次付款,两次付款共计 4 万元定金,这些定金支付给了刘某。
一段时间之后,刘某以银行批准贷款需要购买某理财产品为由,向胡先生索要钱款。同时,刘某又以房东需要付尾款解押为由,再次向胡先生索要钱款。刘某先后共向胡先生索要 3 万余元。胡先生将钱款如数交付给刘某,然而,房屋签约过户手续却一直未能办理下来。
5 月 4 日时,刘某拿出一份由房东“李某”签名的承诺书。他表示,若房东在 5 月 10 日前未能办好签约过户手续,那就视为违约。届时,房东应向胡先生支付定金三倍的违约金。接着,刘某宣称自己已向法院起诉房东并且胜诉了,称很快就能拿到购房定金以及违约金。然而,直到 7 月,尽管胡先生多次催促,刘某才退还了 1 万元。
发现事情不对劲,胡先生将刘某扭送至公安机关。
经查,胡先生持有一份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其中房东“李某”的签名和身份证号是伪造的。所以,所谓房东“李某”的承诺书必然也是假的。并且,不存在胡先生去法院起诉房东这一情况。胡先生想买的这套房屋的所有权人确实是李某,他曾在网上以 145 万元的价格挂牌销售该房屋,同时他否认曾授权委托刘某代卖房屋。
胡先生并非唯一遭殃的人。经调查发现,在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8 月这段时间里,刘某身为房产中介,在居间进行房产中介服务的过程中,通过虚构收取购房意向金、购房首付款等事实,并且伪造客户签名等手段,骗取了胡先生等 5 人总计 62 万余元。这些大笔钱财基本上都被刘某通过网络赌博等方式挥霍掉了。
刘某原本是 A 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员工。后来,有人发现他将应交公司的佣金、定金等款项未交到公司,还骗取公司给客户的返佣。基于这些情况,刘某于 2020 年 3 月被 A 公司开除。被开除之后,刘某开始独立开展房产中介服务。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怀有非法占有之目的。在签订及履行合同期间,他通过编造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骗取了公民的财物,且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刘某从被害人那里骗得相关款项后,在很短时间内就通过网络赌博等方式将钱款挥霍殆尽。所谓的意向金、中介服务费等,都只是他骗取被害人财物的借口,这些款项都应计入他合同诈骗的金额之中。
刘某最终犯了合同诈骗罪。他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同时还被处罚金 6.3 万元。并且责令他退赔几名被害人共计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买房所涉及的金额通常较大。买房者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买房及租房过程中保持警惕。可到正规楼盘,通过开发商进行购买,也可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购买。要查验相关资质证件,注意多方核实购房信息,千万不可因小失大,导致“房财两空”。倘若真的不慎被骗,务必第一时间报警,以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