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默认分类 / 正文
U盘发明者朗科科技:靠专利20年赚5亿,专利权到期失金蛋

Time:2025年04月10日 Read:4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说到 U 盘时,你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金士顿、闪迪、东芝等外国品牌。然而,实际上,U盘的发明者是一家纯正的中国公司,那就是朗科科技公司。

朗科科技凭借向其他 U 盘生产企业收取专利费用这一方式,在 20 年获取了 5 亿收入。然而,在 2019 年 11 月,U盘的发明专利权到期了,自此,朗科永远地丧失了这只能为其带来收益的“鸡”。

有国内的企业家曾经讲过,专利是一种资产,它所带来的回报要比盖楼更高。

在国际范围内,有不少靠专利赚钱的公司。例如法国的 GTT 公司,它由于掌握着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船舱封闭技术的专利,仅仅通过向造船企业出售专利使用权这一方式,一年的营收能够达到 2.549 亿欧元,并且利润率高达 58%。

国内能像GTT这样靠专利“躺赢”的公司,就当数朗科科技了。

朗科的创始人邓国顺于 1967 年在湖南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 6 岁时便开始帮家里干农活。然而,这并未对他的学习产生任何影响。1985 年,他成功考上了中山大学计算机应用软件专业,之后又到中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注:邓顺国

专利发明能赚多少钱_专利发明能赚钱吗_发明专利能赚钱吗

邓顺国毕业后曾在新加坡工作。1999 年他回到了国内开始创业。他拉上了好友成晓华。在深圳创立了朗科科技公司。从此开始了一场存储设备的革命。

两人在租金为 3000 元的房子里。他们夜以继日地进行 U 盘的研发工作。邓国顺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一个 MP3,接着取出里面的储存芯片来进行研究。经过 1 年的时间,他们整坏了 4 台电脑,最终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个 U 盘。

同一时期,以色列的 M 公司发明了 U 盘,新加坡的 Trek 2000 公司也发明了 U 盘。然而,就如同亚历山大·贝尔比 E.格雷早两个小时申请专利从而成为“电话之父”那样,朗科科技凭借快人一步的优势,超越了其他企业,获得了美国和中国的 U 盘发明专利。

邓国顺当之无愧地被称为“U盘之父”。之后,“优盘”一直是朗科公司的注册商标。而其他公司生产的产品,只能被称作“U盘”。

2002 年,朗科 U 盘的销量达到了 137.86 万个。在当时,它占据了国内 U 盘市场的一半。然而,U 盘的零部件被上游企业所掌控。所以,朗科虽然在卖 U 盘,但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利润。后来,真正让公司获得大量金钱的,正是专利授权费。

2004 年 6 月,朗科把山寨自身产品的华旗公司告至法庭,此事件被称作“中国 IT 知识产权第一案”。最终朗科赢得诉讼,并获取了 100 万的赔偿。在首次尝到专利带来的好处之后,朗科开启了“专利躺赢的历程”。

索尼等企业都曾成为朗科诉讼的对象。朗科在 2006 年因对索尼公司的诉讼获得 1000 万元赔偿。这些企业不仅要赔钱,之后生产的 U 盘还需向朗科缴纳专利费。

2018 年朗科的专利费带来了 3629 万元收入。在 20 年的时间跨度里,朗科的专利收入总计达 5 亿多元。并且,专利许可费在净利润中所占的比例高达 56%。

专利发明能赚钱吗_专利发明能赚多少钱_发明专利能赚钱吗

2010 年朗科在 A 股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创始人邓国顺离开了公司。外界对此进行了猜测。猜测的原因是权力斗争。权力斗争使得他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

有分析指出,“U盘之父”的离去使得公司在科技前进方面陷入了停滞状态。公司长期以来把大量的营收都投入到了房地产领域,而在科技方面却很少有创新之举。

2019 年 11 月,朗科的 U 盘专利权到期了。公司发布公告称:“专利到期会对公司以后的营业利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目前公司没有有效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该专利到期失效后给公司经营造成的风险。”由此可见,朗科轻松赚大钱的时期已经结束了。

要想在人前取得躺赢的效果,就需要在背后进行研发。法国 GTT 能够长年凭借专利赚钱,这与它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以及积累科技是紧密相连的。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只有一直处于技术的前沿位置,拥有属于自己的“专利储备”,才永远不会有“专利到期”而带来的忧虑。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