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 8 日公布的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逐步演进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产业基础极为薄弱。在 1952 年,农业增加值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为 50.5%,同时农业吸纳了 83.5%的就业人口。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的发展协调性有了显著的提升。2018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52.2%;就业比重方面,第一产业为 26.1%,第二产业为 27.6%,第三产业为 46.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 1952 年上升了 23.5 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比 1952 年上升了 37.2 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之后,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一直在持续完善,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农业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在 2018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中,农业的比重下降到了 54.1%,林业的比重提高到了 4.8%,畜牧业的比重提高到了 25.3%,渔业的比重提高到了 10.7%。
我国工业体系更加完备,工业生产正从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当下,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在 2018 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 13.9%,相较于 1995 年提高了 6.9 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前,服务业主要呈现为一般生活服务业的形态,其中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的比重相对较高。党的十八大之后,电子商务、数据消费、现代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发展迅速,不断涌现新变化,服务业也因此成为创新创业的热门领域。2018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升至 5.2%。2018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升至 6.9%。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