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1 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的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决赛里。中国选手潘展乐取得了 46 秒 40 的成绩。他成功夺冠,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这是新华社记者杜宇所拍摄的场景。
8 月 5 日凌晨,北京时间。在巴黎奥运会男子 4×100 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中国游泳男队获得了奥运金牌。这打破了美国队对该项目长达 40 年的垄断。在这场备受瞩目的游泳接力赛里,徐嘉余担任“头阵”,潘展乐担当“压阵”,并且这两名选手都来自温州。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刘碧纯以及阮怡阮恬姐妹花,到 21 世纪初有吕志武、白安琪、陈慧佳,近十年来有叱咤泳坛的徐嘉余、李朱濠、柳雅欣这“三人组”,接着又有“世界飞鱼”潘展乐震撼世界,温州为何会盛产“飞鱼”呢?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温州这片游泳的热土?近日,记者走访了温州体育运动学校、游泳名将的启蒙教练以及各游泳培训机构等,想要一探究竟。
几代人接续奋斗终攀世界之巅
8 月 4 日是温州小伙潘展乐的 20 岁生日。这枚接力金牌成为了他的生日礼物。如今,他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奥运会纪录于一身。潘展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飞鱼”。
其实,在 30 多年的时间里,除了潘展乐之外,在瓯江之畔还“游”出了一批又一批温州的游泳名将。
2007 年的罗马游泳世锦赛,陈慧佳表现惊人,成为了温州的第一个游泳世界冠军。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再次到来。吕志武帮助中国队获得了男子 4×200 米自由泳接力的铜牌。这枚铜牌是温州游泳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奖牌。
每届奥运会之后,温州游泳都有奖牌进账,徐嘉余是努力冲金的一员。2016 年里约奥运会,他摘得男子 100 米仰泳银牌。之后,他先后在 2017 年和 2019 年两届世锦赛上蝉联该项目冠军,始终保持世界级水平。他还和队友一起改写了男女 4×100 米混合泳接力世界纪录,并在东京奥运会该项目上获得亚军。巴黎奥运会游泳收官日的时候,他与队友一起拿下了接力金牌。这位“四朝元老”,终于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
本届奥运会游泳项目中,中国队收获了 2 金 3 银 7 铜。其中,温州有三名泳将,他们拿下了 2 金 2 银 1 铜。总共 12 枚奥运奖牌,其中有 5 枚是“温州制造”的,并且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可见,温州健儿在巴黎绽放并非偶然。温州游泳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底蕴,一代又一代的温州游泳工作者持续奋斗,不停歇,到今天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克说,温州游泳人已经“游”了 30 多年,最终冲上了世界泳坛之巅,这既是长久的坚持,也是充分的准备后而爆发的结果。
爱游泳是温州人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温州游泳取得成功,首先是因为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自 1983 年首次获得全国“游泳之乡”称号后,温州每次评选都能成功,已经连续九次荣获该称号。
江南水网分布得很密集,瓯江、飞云江、鳌江这三大水系把整个区域贯穿了起来,温州人的善水基因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对于温州人来说,热爱游泳是深深印在骨子里的一种本能。仅仅是温州的群众性游泳比赛,每年就有十几项之多。温州一年一度的全市少儿游泳锦标赛是青少年游泳的最高水平赛事。此外,还有全市少儿游泳分站赛、体育传统学校俱乐部联谊赛以及温州市中小学生游泳联赛等。这些赛事既检验了训练成果,又是选拔游泳苗子的重要平台。
傍晚的时候,记者抵达温州鹿城七都街道的飞鹿游泳会所。可以看到场馆内的人气非常旺盛,泳池里全部是正在训练的孩子,而在外面则是在守候的家长。国家二级游泳运动员、该会所的教练张嘉伟进行介绍,每到暑期,俱乐部在招生方面完全不需要担忧,只需几天时间就能够招满五百人。
8 岁的董乐乐学员告诉记者,他对游泳极为喜爱。他从 6 岁起就开始学习游泳了,每周会训练两节课。如今,他已经掌握了自由泳、蛙泳和仰泳这三种泳姿。他说,学游泳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避暑。在游泳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仿佛是一条小鱼一样,感到非常开心。
董爸爸在泳池边,他的目光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孩子。当说起给儿子报游泳班的缘由时,董爸爸告诉记者,他带孩子学游泳,主要是希望孩子能拥有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并且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温州游泳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完善的训练体系。2013 年,温州借鉴杭州的先进做法,开始对青少年游泳训练基地进行布局。温州市少年游泳学校、城南小学游泳馆、吕志武游泳俱乐部等成为首批试点。潘展乐是被叶信教练在温州市少年游泳学校挖掘到的“宝贝”,之后被输送到温州体校教练王士手中。
除了“正规军”,社会力量也功不可没。
温州市体育局“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牌子出现在多个民办学校及民办游泳俱乐部。这意味着游泳教练在选苗子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如今,在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的强劲推动之下,温州的游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现已更名为游泳社会竞技体训机构)已经达到了 18 家。常年在训的人数约为 3000 人。
记者来到温州市区的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八年前,前“亚洲飞鱼”吕志武与许德道、李文辉等企业家一同创办了这家俱乐部,并且每年能够培训超过一千人。该俱乐部的总经理李文辉介绍道:“青少年游泳培训正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与追捧。然而,体校的培训规模是有限的。对于俱乐部而言,这个市场具备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各类俱乐部的推动下,温州的游泳热度持续上升,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下一个像“潘展乐”这样的人在泳池中涌现出来。
温州有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体育设施供给也日益丰富,这些成为温州游泳长期强劲发展的内生动力。李克说,尽管留下来走专业道路的孩子是少数,但社会上会游泳、爱游泳的氛围会形成丰沛的土壤,能让好苗子不断涌现出来。
下一个世界冠军,又会是谁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徐嘉余和柳雅欣在巴黎拉德芳斯体育馆的泳池中奋力划水。而在万里之外的温州瑞安水上运动中心,他们俩的启蒙教练林梦华正顶着高温,带领着一批像“小嘉余”和“小雅欣”这样的学员在进行日常训练。
林梦华向记者讲述了徐嘉余的成长历程。在 22 年前的那个夏天,她前往温州市区水心小学挑选苗子。她挑选出了几个个子较高的孩子,其中就有徐嘉余。林教练说,当时一年级的徐嘉余身高为 1.28 米,臂展达到 1.3 米,肩宽腰细,身体曲线良好。她一眼就看中了他。
好苗子要从娃娃时期开始抓起。“我们的教练员会走出去,前往各个区的幼儿园以及小学去挑选苗子,因为选材的范围变广了,所以出好苗子的几率也就提高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林教练跑遍了整个温州的大大小小的幼儿园和小学,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够寻找到游泳方面的好苗子。她所拥有的“选苗”妙招就是:撒下一个大网,绝对不让任何一个好苗子从自己的眼前“溜走”。
温州游泳能够长盛不衰,原因在于其具有独特优势。其一,有着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其二,拥有自成一派的选材训练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有一批热衷于游泳事业的教练,如林梦华,他们长期扎根泳池,并且无私奉献。
这批基层教练员不仅兢兢业业地进行训练,还与自己的弟子构建起了深厚的情感。比如潘展乐的教练王士,师徒二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在许多人看来,他们是师徒关系,但这种关系又超越了单纯的师徒。对于潘展乐来说,王士既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伯乐;而在王士眼中,这个和自己儿子年龄差不多大的小伙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本届奥运会,王教练飞赴法国。他飞赴法国是为了亲眼见证爱徒夺冠。他说:“展乐的梦想是在巴黎圆满实现。能来到现场见证他的高光时刻,我收获了此生最难忘的观赛体验。”
另一位是 11 岁组的李柏霖。
阮怡之后是吕志武,吕志武之后是徐嘉余,徐嘉余之后是潘展乐,在潘展乐之后,也许会有刘妍希、也许会有李柏霖……温州的游泳事业不断有新人涌现,相信下一个“世界飞鱼”不会太遥远。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