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令人揪心的事。那就是外卖骑手的生存现状。最近,胖东来宣布他们的普通员工月薪将近一万元。京东外卖也推行了全员社保覆盖的政策。然而,美团骑手却依然在暴雨中与红灯展开竞赛。
劳动者的待遇存在天壤之别,这背后既有企业之间的差异,也有资本逻辑的撕裂。在此之前,先来看一个官方出台的视频:
一、骑手收入真相:被算法吞噬的“高薪神话”
美团的财报宣称骑手每月平均收入在 4500 元左右。这听起来是不是显得很诱人呢?然而,千万不要被这串数字给欺骗了,因为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非常残酷的生存法则。
骑手若想达到 7000 元的月收入,需月均配送 900 至 1200 单。这就意味着每天要跑 30 到 40 单,也就意味着他们每天要工作 12 小时以上。并且,超时的话会扣除 30%到 50%的费用,差评会被罚 100 元,若发生交通事故还得自己承担全部责任。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团每单配送平均还有 0.3 元的亏损,这实在称不上是“高薪”。
京东外卖骑手与其他情况相比,单量相对较少。不过,他们的全职人员能够享受到五险一金的全面覆盖,而兼职人员也有意外险作为保障,为其提供了基本的安全托底。
胖东来用 95%的利润分配比例向人们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企业如果不压榨员工,依然是能够盈利的。
美团在算法的掌控之下,就如同“人形电池”一般,体现了时间、生命与尊严的定价权被其掌控的现象。
美团的算法究竟有多狠呢?配送时间在不断地被压缩。骑手们为了能够准时送达,闯红灯和逆行的行为已经成为了常态。更为离谱的是,在社保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 11%的骑手被纳入了正式用工的范畴,而超过 80%的人都没有工伤保险。美团的财报显示,骑手的成本仅仅占美团营收的 13.3%,然而它却占据了 70%的市场份额,这明显就是把骑手当作“耗材”来对待!
2. 京东:社保新政背后的商业阳谋
京东外卖的全职骑手被强制缴纳五险一金,并且承诺“收入不会因社保而降低”。京东凭借着成熟的物流体系,不像美团那样采用百万骑手的重资产模式。京东通过社保政策来吸引优质骑手,将主要精力放在中高端外卖市场上,期望能够为这个市场带来一些良好的竞争。
3. 胖东来:照见零售业的另一种可能
再看看胖东来最近刚发出来的工资表:
理货员月薪接近一万,店长年薪超过五十万,并且社保公积金是全额缴纳的。它不选择上市融资,而是坚持把利润分配给一线员工。这能说明什么呢?高人力成本并不等同于低效率,员工的幸福感能够直接转化为服务方面的口碑。
三、谁在吸食劳动者的血肉?
咱们来看看对比数据:
美团骑手需要付出 1.5 倍的工作时间,承担 3 倍的生命风险,才能够勉强达到制造业工人的收入水平。然而,平台却以“灵活就业”这样的说法,将剥削伪装成“新业态的福音”。
四、谁在默许平台霸权?
美团的算法到底有多狠呢?午高峰的配送时间被压缩到了半小时,这使得骑手们不得不“用命去换取准时率”。同时,美团的“众包协议”巧妙地规避了劳动关系的认定,让骑手们在维权时毫无门路。更加离谱的是,美团每年会投入上百亿来研发配送算法,然而却不愿意为骑手多缴纳 1 元的社保。
消费者无意间成为了帮凶。大家对“30 分钟送达”十分沉迷,然而却没有意识到在这背后,是骑手们在用生命拼搏。
京东用社保来绑定骑手的忠诚度,而胖东来则通过高薪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资本是可以有温度的。
胖东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启示:商业向善并非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员工拥有尊严,而这本身就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美团骑手为了 5 元配送费而不惜冒险;京东在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胖东来的理货员在明亮的卖场中面带微笑提供服务。这三种场景,反映出了资本对待劳动者的三种不同态度:压榨、利用以及尊重。
朋友们,下一次点外卖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到以下这些:不会去催单;不会给差评;对于那些迟到 5 分钟的骑手,我们会保持宽容;会优先选择接入京东、饿了么(试点职业险)的商家;通过消费进行投票,去支持那些给员工交社保的企业。
每一次选择,要么决定这个社会走向“算法吃人”的黑暗森林,要么决定走向“劳有所得”的文明之光。
记住,那顿准时送到的麻辣烫中,不应该有骑手摔破膝盖浸出的东西;那个在暴雨夜飞奔的身影,或许就是某个家庭赖以生存的最后防线。平台的“高效”,不能用普通人的血肉来充当燃料。
“
以下文章也可一看
”
财经类:
时事类:
食品安全:
其它: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