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默认分类 / 正文
赚钱类APP宣称赚钱易,深圳市场监管局揭套路

Time:2025年04月09日 Read:5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玩游戏能赚钱、看视频能赚钱、

猜成语能赚钱、走路能赚钱、

甚至睡觉也能赚钱

......

你见过这种“赚钱”类APP的广告吗

天上真的能掉下馅饼吗?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实际案例发布了“赚钱”类 APP 的消费警示。看完这些警示后,大家都心领神会。

“馅饼”还是“陷阱”?

玩游戏赚钱的游戏是_玩游戏能赚钱是真的吗_能赚钱玩游戏是真的吗

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收到了消费者李某对“全民开餐厅”APP的投诉。该 APP 宣称无需邀请好友即可赚钱,且提现没有门槛。李某表示:“实际上还是必须要邀请好友才能提现全部金额,倘若不邀请好友,就只能提现 0.3 元。”

揭秘!

“赚钱”类APP这样“套路”你

李某的情况并非是个别的。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称,首先以“能赚钱”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使用 APP,在使用的过程里,消费者会持续不断地被引导去观看广告。

APP 运营商通过让消费者观看推送的广告来达成“目标”,之后以高额的提现作为诱饵欺骗消费者,从而通过卖广告获利。

一开始,这些 APP 为了“拖住”消费者,会给出几十元的奖励,从而营造出一种很快就能提现的错觉。之后,即便难度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消费者不想放弃已经得到的奖励,所以会继续玩下去,并且会观看越来越多的广告。

满0.3元即可提现实际上只能提现0.3元

消费者花费大量时间完成“赚钱”类 APP 设定的目标,之后真的能够提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吗?

事实上是不行的。当达到“赚钱”类 APP 所设定的“等级”和“步数”等目标后,紧接着可能需要消费者满足“登录条件”。满足登录条件后,可能又会让消费者“邀请好友”。如此这般,层层增加要求。

能赚钱玩游戏是真的吗_玩游戏赚钱的游戏是_玩游戏能赚钱是真的吗

消费者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们把闲暇时间用在了看广告上,在注册时把自己的个人信息给了运营商,甚至还存在个人信息被买卖的风险。

这些“赚钱”类 APP 不是来帮消费者赚钱的。相反,消费者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

警示

“馅饼”里可能包着“陷阱”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 2021 年下半年的广告监测数据表明,“网赚”类广告在下半年监测的所有广告里占比 13.8%。并且,这些广告中广告宣传用语涉嫌违规的占比高达 62.3%。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

遇到“好事”时要先保持冷静,不要被诱惑左右而做出决定,因为“馅饼”里面往往隐藏着“陷阱”。如果发现了这类违法广告,就可以拨打相关电话或者进行举报。

首先,提醒这类 APP 的运营商。其次,提醒这类 APP 的广告主。此类广告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包括第三条、第四条、第二十八条。一旦被认定为违法,市场监管部门会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来进行处罚。如果情节严重,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能会被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