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特色
(一)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前沿知识变化快
同时学习随着经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一些特殊业务并进行反映和监督。课程紧密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反映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同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定以及处理方法,以此对上述问题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财务会计方面具有较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课程秉持着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它将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进行了有机统一。并且潜移默化地把课程思政要素融入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财经法律意识和会计文化素养。同时,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旨在培养会计高端技能与知识,思政任务重
11.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知晓并掌握因会计假设松动而产生的新会计事项。学生要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之外的会计新领域以及新专题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要掌握高级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特殊业务的处理方式。通过这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着重培育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先修课程与本门课程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搜索财税法规以及准则指南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查找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技巧。
《高级财务会计》的培养对象为企业或企业集团中的高端会计人才,这些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这门课程中,职业素养、法律意识、自律能力等各方面的思想品质显得更为重要。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线上线下混合将思政点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专业课的教学里,怎样把思政点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这是我们每位专业课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依托超星、雨课堂等这类智能教学平台,以及中国大学慕课精品课程、智慧树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把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前移+后移”的操作,这样能进一步节省线下课堂的时间。比如说在讲解《债务重组》这一章的时候,我把以下这些思政点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到了教学的全过程中:
1.线上“课前预习”环节课程思政内容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对会计准则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养成关注前沿动态的职业习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本章主要讲解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课前,将四版准则挂在学习通平台上,要求学生了解从 1998 年到 2019 年,债务重组准则经历了四版且有三版进行了修订。那么,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下图即为学习通平台布置的预习作业。
学习通平台《债务重组》章节预习内容
2.线下“导入新课”环节课程思政内容
企业面临的债权与债务,正常的解决方式是要遵循诚信规则,做到欠债还钱。在实务中,一方面有企业诚信意识不强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存在会计从业人员滥用会计准则来粉饰报表现象。在课堂上,通过“说说历史上他们的事”这一环节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件中“诚信”的精神,其中穿插了古代管仲与孟子的诚信思想,以及民国期间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诚信的信仰,如下图所示。
《债务重组》课件中传统文化“诚信”部分
本章讲解的是债务重方面的内容,即债权债务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处理方式。在导入课堂这一环节,会引导学生思考,当债权债务按照原有的规定无法正常偿还时,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呢?通过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变通”渗透其中,如下图所示。
《债务重组》课件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调研
《债务重组》课件中传统文化“变通”部分
3.线上“课后讨论”环节课程思政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的讨论模块,被鼓励讲述“讲讲诚信与变通”的典故与故事。同学们在课后展开讨论,并且系统会依据发言情况将其计入平时成绩。教师在参与讨论时,也能够针对比较典型的案例给予表扬。
(二)通过案例教学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融合
课堂的整个过程都贯穿了案例的研讨分析。比如在讲解《债务重组》这一章时,是以四个案例贯穿始终的。在课前预习环节,锻炼了学生查找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能力;在课堂讲解环节,通过真实案例讲解了债务重组的概念及会计处理;在课后环节,通过案例的实际财务信息分析了盈余管理的手段。案例研讨的设计如下表所示。
(三)“线上线下混合”过程性平时成绩管理
目前有很多网络教学平台,像雨课堂、超星、智慧树、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教师可根据课堂的需求,选用其中一种。大多数网络教学平台都具备一些功能,比如直播,能进行课堂管理,有平台成绩管理功能,还能以多种方式互动。
每次课前依据课程要求,设计出课前预习环节,以此为线下课堂讲解进行准备。每章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客观题系统能够自行进行评分,同时还会对作业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在讲解《债务重组》这一章的相关概念之前,推送上市公司的年报,让同学们留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及时察觉教学里的问题,就采用章节作业和期中测验来进行形成性评价。作业和测验一定要考虑教学章节中的能力目标。借助形成性评价,能够随时知晓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进展状况,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以此为依据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本课程包含培养学生借助文献案例研究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授课期间,能够依据章节内容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案例讨论课以及搜索分析类的作业。考核方式由多部分构成,其中课堂活动表现占 10%,期中线上小测占 10%,平时线上作业占 30%,期末闭卷考试占 50%。2019 - 2020 - 2 学期的 18 级《高级财务会计》有两个教学班,一个班有 74 人,另一个班有 108 人。这两个班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了 10 次作业,其中包括 8 次课后作业和 2 次课前小测作业,如下图所示。
在学习通平台上的作业
如下图表所示。
在学习通平台上开展的课堂活动
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在学生的学情调研的基础上,不断修订。所以教师在后续课程中相应地放慢了节奏,如下图所示。
2019 至 2020 学年的第二个学期,针对 18 级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开展了关于互动方式的调研。
2019 至 2020 学年的第二学期,对 18 级《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速度进行调研。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采用线下线下混合式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把抽象的内容以直观的案例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及线上资源,在课前课后结合教材进行自主预习与课后拓展。同时,通过线下线下的学习讲解,能将思政点渗透在专业知识点和案例中。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