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重要的纯洁道德与丰富精神的源泉。几千年前,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此强调了审美教育对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说,纯粹的美育能够陶养我们的感情,让我们养成高尚纯洁的习惯,并且使人们心中的人我之见、利己损人的念头逐渐消退。因为美具有普遍性,所以绝对不会有人我差别之见能够掺杂其中。美育能够陶冶情操与感情,进而让人具备高尚纯洁的素质。它能让敌我的偏见以及损人利己的想法逐渐消失。由此可见,从古代开始,美育就被当作育人的基础要素。
学校美育是一项培根铸魂的工作。它关系着青年学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着国民精神面貌的提升,还关系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国家领导人对学校美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针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应当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一直坚持以美来育人、以文化来育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以及人文素养。推进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一方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必需的;另一方面也是增强“四个自信”所需要的。
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在美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育人导向方面更加凸显美育的作用,结构布局不断进行优化,课程建设稳步向前推进,美育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资源保障持续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教育部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在这之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改革与发展步入了加速提质的阶段。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将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大学美育教学部,其中包括音乐教学部和美术教学部。这两个教学部承担着家政学院(学前教育系)、初等教育学院以及教师教育学院的音乐类(含舞蹈)课程和美术类(含书法)课程。同时,还面向全校开设美育类通识课程,并且组织科研教学活动,以此来服务全校的美育工作。2015 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推出“叩响音乐之门”的音乐鉴赏活动。到现在,已经演出了将近一百场,这个活动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和通识教育的一个品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西柏坡》以及民族歌剧《真理之歌》,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进行了展演,并且反响十分强烈。在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时等重要历史节点,举办了各类艺术创作展览。将人才培养与精神指引相融合,达成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从 2007 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举办学生优秀美术与设计作品大赛。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一楼展厅会定期展出学生的作品。这活跃了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也拓展了美育的视野。
美育是全面教育的一种升华体现。它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观。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美育还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如今,我们相较于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重视美育。并且,我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做好美育工作的条件,同时拥有做好美育工作的信心。学校会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同时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学校要打造出一支美育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教育规律,把握学术前沿。学校要培养造就出一批批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人要民族情感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实践,并且具有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用美来育人,培养出热爱美的人。学校还要营造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