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张昕觉得宠物医疗领域的工作氛围更简单纯粹,于是从一名眼科医生转行。他供职于上海一家最知名的宠物医院。如今,他自己运营着一家宠物医院。
入行后他发现,原来给小猫小狗治病,一点也不比给人治病简单。而且,还要学习诊治兔子、蜥蜴、乌龟等各种物种,这就更难了。因此,他说,业内有这样一句玩笑话:人医就像是只会看一种动物的兽医。
社会经济在发展,中国人的家庭迎来了各式各样的宠物。很多年里,这种局面与之形成对比,中国的兽医培养主要面对猪、马、牛、羊等经济动物,是为畜牧业服务的。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宠物医生的培养在培养模式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副董事长刘朗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从整体综合能力方面来看,中国的宠物医疗与美国相比,他认为存在 10 年的差距。这 10 年的差距体现在,国内在宠物医生教育以及素质培养这方面整体是不足的。
2018 年 2 月 8 日,在陕西西安市。朱大湿宠物医院的老板兽医朱瑞,在为宠物治疗的间隙进行休息。图为视觉中国所摄。
宠物医生严重短缺
2010 年前后,台岛中兴大学兽医学毕业的郭森到上海工作了。如今,他在上海一家知名宠物医院担任技术部门专家。在过去的 10 年里,他察觉到,宠物医疗发展极为迅速,宠物疾病治疗的范围越来越复杂,对专科医生的需求正快速增长。以牙科为例。以前,宠物主要进行洗牙和拔牙这两项操作。而现在,通过拍 X 光片,能够帮助宠物进行补牙、做根管治疗以及矫正等操作。
2019 年后,资本进入促使中国宠物医疗得以快速发展。全国 31 家省市小动物医师学(协)会进行了统计及确认,在 2019 年 4 月时,中国宠物医院数量超过 1.5 万家,且非连锁医院占比接近 90%。中信建投证券在 2021 年 11 月发布的《宠物医疗行业深度报告》表明,到 2021 年 8 月,中国宠物医院数量为 2.3 万家。
但是,与之不匹配的是,中国优秀兽医的数量极为不足。刘朗表明,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大概以每年超出 20%的速率在增长,这体现出成熟执业医生存在着大量的空缺。如今他前往学校进行招生时,他称,只要学生有从事宠物医疗的意愿,基本上都有机会被录取。
这种情况下,郭森参与过医生入职面试。他发现,有些年轻人此前已在小医院担任院长或技术负责人。然而,在医疗专长方面,他们依然偏向全科。能够在某些领域有专长的医生非常少。资深宠物医生詹哲育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些年来,宠物医生在不同医院之间的流动速度加快了。由于宠物医生的缺口在不断增加,而他们整体的训练又不足,所以一些年轻的兽医可能才毕业一两年,就需要承担起一家宠物医院的治疗重任。
《中国新闻周刊》向一家宠物连锁品牌的医疗店咨询了加盟事宜。对方称,宠物诊所只需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医生助理,依据国家的要求,医用面积需不低于 60 平方米,要设置 6 个以上的科室,再加上常规的服务项目,整体面积在 120 到 150 平方米之间。宠物医院就像人类的三甲医院。它要求有三名医生以及三个助理医生。它有 8 到 9 个以上的科室。医院的面积大概在 200 到 400 平方米。启动资金只需 50 万到 80 万元。
该负责人介绍,若有意加盟,在人才方面,该机构能够帮忙招聘和输送。因为该机构有自己培养的医生。该机构与河北农大、湖南农大等学校有合作,从而帮助培养了一些具备兽医执业资格证的人员。其次,还有一些之前并非动物医学或兽医相关专业的人员,他们通过函授课程拿到毕业证后,就可以接着参加兽医执业资格考试。
加盟者能够自行派遣医生前往该机构下属的医院进行学习与培训。在医生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之前,机构可以为其提供执业资格证的挂靠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培训,时长大致为 45 天,涵盖如何进行手术、检验指标的分析、化验室操作以及医患纠纷处理等内容。培训结束后,能够在医院进行一个月的实习。
国内兽医专业毕业生向宠物医疗领域流动较少,这是导致人才不足的原因之一。中信建投证券的行研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当下中国执业兽医师仅有 7.8 万人,助理执业兽医师有 3.1 万人,然而在这些人中,只有约 30%从事宠物医疗工作。在美国,2020 年的兽医总数大概是 8.7 万人。在这些兽医当中,大约有 60.9%的兽医从事宠物医疗工作。相比中国,美国的宠物医生人才供给更加充足。
2000 年,芭比堂国际动物医疗中心猫科专家毛军福从华中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当时,出于兴趣,班上只有他选择成为宠物医生。而其他同学,很多都流向了兽药厂,从事销售、研发工作,或者在一些农业相关的公司上班。那些读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同学,也不太愿意选择在临床工作,基本上都在高校做研究。
2019 年 5 月,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发布了《2019 宠物医院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在中国宠物医院的从业人员里,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从业者占比达到了 62%,并且以年轻人为主。其中,有 52.9%的从业者从业年限在 5 年以内。
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副董事长刘朗。图/受访者提供
在美国,兽医这个职业的筛选标准很高,培养成本也很高。其入学要求和受训难度不比人医低。想要学习兽医专业的学生,不是高中毕业之后直接选该专业。他们要先在生物学或者动物科学等专业就读 4 年本科,之后才能申请兽医学专业,接受三年的临床兽医学博士(DVM)教育。
现在,与人医相比,在中国宠物医生从业者中,高学历者所占比例仍很小。刘朗称,在现代医学方面,美国比中国大概早 50 年发展。人医领域,当下中国已接近美国的高学历水平,年轻一代医生大多是博士毕业。而在兽医领域,这种学历差距格外显著。私立医院中,除了像大专院校的教学动物医院那样的,博士毕业进入一线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是很少的。 私立医院里,像大专院校教学动物医院那样的除外,博士毕业进入一线从事临床的人极为稀少。 私立医院中,除了大专院校的教学动物医院这类,博士毕业进入一线从事临床的人寥寥无几。
临床实践不足的教学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林德贵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理事长,他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在美国,由于 DVM 有着昂贵的学费以及较长的学习时间,所以完成学业通常都需要贷款。读 DVM 学位一年的学费为 7 万美元,而其他专业一年的学费一般在 5 万美元左右。正因如此,愿意进入这一专业的都是真正热爱宠物医疗的学生。
美国媒体《DAME》在今年 10 月的一篇报道中援引相关数据称,自 2008 年起,获得 DVM 学位的成本呈现上升态势。在 2001 年到 2017 年这段时间里,兽医专业学生所背负的债务通常能达到 18.3 万美元,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工资的增长速度。并且,美国有一半的兽医每年的收入不到 10 万美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林德贵。图/受访者提供
国内目前开设兽医专业的大专院校约有 200 家。其中本科院校有 88 所,专科院校有 120 所。每年培养的毕业生数量并不少。林德贵称,现今每年大概有 1.5 万名毕业生会步入宠物医疗临床领域。然而,无需接受继续教育就能直接独立接诊的,或许还不到 300 人。“对于畜牧场的兽医教育,凭借当前的教育模式是能够满足需求的,可是在小动物的临床能力方面,却还欠缺许多。”
林德贵称,传统养殖动物及农畜的疾病预防与治疗,主要依托疫苗、抗生素等的研发与应用。现今,国际上的兽医教育重点已转向宠物。由于宠物寿命相对较长,且在较好环境中居住,这些小动物的疾病越发与人类疾病相近,像胰腺炎、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国际上的兽医教育实际上和人医以及儿科医生的培养是类似的。并且动物的种类比较多。因此,在学习兽医时付出的时间要比人医还要多。
国内很多大专院校的兽医教育里,小动物相关课程的占比比较少。林德贵称,在中国农业大学,这个比例或许有一半,而很多学校的该比例会低于这一数值。毛军福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严格来讲,在国内高校的兽医教育中,很少有专门的宠物医学课程。
林德贵指出,在培养目标方面,美国兽医学院所培养的都是能够看病的医生。这些医生首先需要具备临床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们的假期几乎都被用来到宠物医院进行实习。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兽医学院在全球处于顶尖水平。2015 年 QS 全球兽医学排名发布后,该校在这一学科每年都名列前茅。2022 年的最新排名是全球第二。该大学拥有美国最大的兽医学院。在提交 DVM 申请时,该校要求至少要有 180 小时与兽医工作相关的实践经验。
多位小动物专家指出,由于经济投入方面的原因以及实习平台的不足,国内兽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进入临床工作,至少还需要在宠物医院进行 1 到 2 年的培养。林德贵回忆说,他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带领他们进行了很多动物实验,而现在根本就无法进行这样的实验了——过去实验兔子每只 5 元,现在单价已经涨到了 300 到 400 元。国外可以将动物尸体捐献给学校或兽医协会,用于解剖学教学。然而,国内由于动物保护法以及兽医行业规范等还不够完善,所以在这方面难以做到将动物尸体进行这样的捐献。
国内的农业类院校大多有自己的教学动物医院。这些院校的位置往往较为偏远。例如,山东农业大学的教学动物医院在泰安市泰山区,它与主要城市济南市相距较远,所以医院接诊的宠物病例数量受到限制。相较而言,美国兽医学专业学生自身能力素质较好。由于他们自身能力素质够好,外面的宠物医院便向学生们敞开了实习的大门。所以,他们在毕业时就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临床实践能力。
毛军福所在的医院是新瑞鹏集团旗下的。他表示,在连锁机构中,公司设有专门的教育学院以及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但在中国,连锁宠物医院的占比相对较少,其余那些分布广泛的宠物诊所和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宠物医生们能够获取的知识较为有限,并且由于病例数量不多,所以很难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每天花费近 2000 元
法规、医院分级待完善
美国兽医筛选门槛高且培养标准高,毛军福指出,在美国,兽医是一个收入和社会地位都较高的群体,他们在与宠物主人沟通以及疾病诊疗等方面能力较强,所以也更容易获得信任。一位在美国接受 DVM 教育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没有其他国家的兽医能像美国兽医那样,在本国获得医生应有的尊重。”
宠物医生詹哲育毕业于台岛大学,他在台岛和上海都工作过。最近,他刚到美国。他介绍说,与国内相比,在美国,宠物医生的生活更加体面、稳定且平衡,每个带宠物来看医生的人都需付诊费。基本上所有门诊都采用预约制,超时工作会有 1.5 倍的加班费。
他说,作为医生会有压力,且压力不会小,这种压力主要来源于法规方面。因为对动物福利极为重视,还有严格的动物保护法令。如果一个医生在检查、诊断和治疗动物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会遭遇官司,甚至有可能被取消执业资格。
2021 年 10 月 29 日,地点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中兽医门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副教授范开(左一),他是中兽医学教研组的主任。当时,他带着兽医专业的学生们,一起实践如何运用中国传统医学来治疗动物疾病。图为新华所拍摄。
詹哲育称,美国宠物医院的分级较为明确。通常小诊所基本不会接收疑难杂症病患。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在简单处理后,都会将病患转诊至专门的专科医院。如果把病患留在自己的医院处理,而最终宠物的状况持续变差,那么可能会遭遇较大的法律风险。然而,从他在国内的工作经历方面来看,由于法规尚未完全规范,医院分级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再加上存在利益竞争,所以医生们通常是不愿意进行转诊的。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宠物主人也很难通过法律途径来获得帮助。
毛军福对此深有感触。国内的公立医院与宠物医疗不同,其整个医疗等级和转诊机制存在欠缺,仅存在诊所和医院的划分。诊所的面积相对较小,无法开展诸如腹腔手术等难度较高的操作;而对于宠物医院,也没有更为细致的级别划分。正因如此,很多疾病究竟该在何种医院进行治疗并不明晰。国内宠物医疗体系较为分散。要建立这样的管理体系,缺乏法律和认证机制的支持。目前,这一工作进行起来比较困难。
并且,关于医院和医生级别的认定方面,詹哲育表示,这有利于防止当前乱收费的状况。他指出,倘若能够有专科医师的认证以及定级,那么兽医就能够依据自身的技术水平收取不同的看诊费用,同时宠物主人也有办法通过查询他们的职称来挑选医生,并接受相应的治疗价格。
但宠物医疗兴起后,国内兽医的门槛逐渐提高。林德贵称,自 1980 年代起,他考取中国农业大学以来,农大兽医本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一直在上升。同时,国内还特意选派了一批学生前往美国,让他们接受 DVM 模式的培养。2012 年起,有一个项目由中国兽医协会、美国堪萨斯州大学美中动物卫生中心、中国国际兽医合作平台等机构联合发起。该项目开始选派中国学生前往美国攻读 DVM 学位,以促进中国兽医教育的国际化。截至 2016 年,一共选派了 19 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
多位行业资深专家认为,这些年轻人陆续回到国内了。他们把所学知识与教育模式带到了兽医学课堂。未来中国的宠物医生教育应该会逐渐有改观。
上海哆趣宠物医院的院长张昕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在他刚开始从事这一行业的 2000 年初,医院里要是能有个本科生就已经相当不错了。那时大多数都是大专生,再往前推一点,还有一些原本治疗大畜牧动物的老兽医转行过来做宠物医生。而如今,医院里相关专业的硕士在逐渐增多,甚至还有博士。市场竞争在加剧,治疗需求也变得更加复杂。之后的要求肯定会越来越高,那些水平低的医生或许会被淘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郭森为化名)
发于2022.11.28总第1070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培养宠物医生有多难
记者:彭丹妮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