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1 日晚间,美团点评公布了 2019 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在财报电话会议的实录中,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的餐饮外卖,在过去几个月中,你们很多产品价格都上升了。我们看到很多餐饮公司和饭店面临很大压力。这种情况对你们的餐饮外卖有没有压力和影响呢?
美团点评的董事长兼 CEO 王兴,未对公司在餐饮外卖方面是否有压力和影响作出正面回应,而是谈及了美团平台上的商户标的,即餐饮公司和饭店。
线下的一些饭店,我认为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板块,那就是租金。尤其要考虑到,在中国目前的情况是,租金整体是在上涨的。
王兴表示,近期内我们不会进行任何变现率的佣金上涨。
实际上,美团的佣金已经达到了无法再上涨的程度。因为,这佣金的数值已经高到了不能再高的地步,高得让人感到可怕。
抽取高佣金,让广大中小商户寒了心,Q3商户增长为0
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表明,在 2019 年春节前,美团提升了针对商户的佣金。其中,美团的独家专送,佣金抽取比例为 18%;非独家专送,佣金抽取比例为 25%。
后来,在 2019 年 9 月有网络曝光称美团对部分商家抽取佣金并且还将其提高到 30%。从一年多以前开始,处于“疯涨”状态的佣金,已经使得入驻美团的商户处在了“生死线”的边缘。
餐饮外卖商户的经营实质在于租金、材料、人工成本较高,其赚钱主要依靠薄利多销。美团不断疯涨的佣金,是直接从每一单的营收中扣除,这就相当于将中小商户们超过一半的利润给夺走了。简单来说,餐饮外卖商户们猛然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在为美团打工。而这与美团一开始所说的来帮助大家提高订单量、提高收入的初心表态,似乎完全相悖。
11 月 6 日,有媒体进行报道。打假人王海已实名举报美团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事由为美团强制商家自己掏腰包来做活动补贴,以对标饿了么的平台补贴。并且还祭出了不执行就闭店的惩罚措施。更狠的事情是:美团依仗自身的市场优势,在不给予任何佣金减免的情况下,强迫商家出钱“补贴”平台,以争夺流量。
美团强制让商家为其“义务劳动”,这种做法让商户们感到心寒。所以在 2019 年美团的 Q3 财报中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活跃商家数在 Q3 与 Q2 相比较时,增长为 0。
情况如何呢?要明白,在 2018 年的同一时期,活跃商家数呈现出了高达 44.3%的增长。
事实上,美团 2019 年 Q2 的财报表明,美团仅靠抽取佣金,一个季度就能够赚取 154.3 亿。其同比增长速度比交易额的增长速度还要快,超出了 9 个百分点。到了 2019 年 Q3,美团的佣金总额有了显著提升,跃升了 30 多亿元,达到了 186 亿元,环比增长了 20.4%,在三大类收入中位居首位。
明眼人能发现,美团这个平台将收取佣金当作极为重要的盈利方式。一个原本应当依托服务来获取营收的本地生活平台,却变相地发展成了依靠佣金来赚钱的霸道型经营者。
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平台商家数量在 2019 年第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变为 0 了。同时,美团用户平均交易笔数的同比增长速率,出现了 60%以上的大幅下降。
出现了什么状况呢?状况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离开”美团。
商户“逃离”的背后,是美团依赖症还是垄断下的流水劫持?
或许存在租金上涨的情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商户关店也是导致美团第三季商户增长为 0 的原因之一。但有两个明显的餐饮外卖逻辑是不能被忽视的:
当年美团做团购时,商户一旦在美团上开始卖团购券,就难以停下。原因在于,消费者习惯了通过购买团购券来进行打折消费,一旦停止并恢复原价,消费者明显会觉得不划算,进而干脆不来消费。如今,无论是餐饮领域还是外卖行业,都存在着同样的“优惠依赖症”。
逻辑二:只要餐饮外卖有营收流水,就不会关店。很多行业资金链断裂会崩盘,但餐饮外卖不同,它无论生意好坏,每天都能产生流水,而流水是支撑商户活下去的动力。如果不是流水,尤其是其中的大半利润被别人抽走,那么商户关店的可能性就很小。
也就是说,残酷的真相只有两个——
沦为“打工仔”的商户们,美团抽取了他们高比例的佣金。由于佣金过高,这些商户最后难以维持经营,只能倒闭关店。
真相 B:有些商户能够把账算得很明白,他们开始寻找办法从美团脱离出来。例如,这些商户会选择饿了么、京东到家、滴滴外卖等多家平台进行入驻。而对于那些实在无法忍受的商户来说,他们不得不采取“刮骨疗伤”的方式,中止与美团的合作。
2019 年 Q3 财报显示活跃商家数增长为 0,这背后有着残酷的故事。
流量收割机向左,数字化升级服务向右,美团怎么选自己的角色?
王兴在财报电话会上表态近期不会再上涨佣金,这回到了开头所说的内容。实际上,佣金是与美团合作的商户们必须清醒面对的成本之一。仅仅不上涨佣金,就能解决美团商户增长为 0 的窘境吗?或者说,就能让广大中小商户绝处逢生吗?
实际上,商户选择逃离,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流量思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美团持续充当流量收割机,就如同割韭菜一般,将广大中小商户的利润以佣金等形式抽走。这可能会导致整个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生态持续遭受破坏。商户们没有生存空间就挣不到钱,“大逃亡”这个词用来形容绝望的状态,很多中小商户老板或许都能感同身受。
或许会有新商户进入市场,然而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规模是固定的,商户的总量存在限制。易观发布的《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表明,在 2018 年的第二、第三季度,外卖市场能够保持 45.7%和 40.8%的环比增长。而到了 2019 年的第二、第三季度,其环比增长率下降到了 23.1%和 11.0%。流量红利已消耗完,餐饮外卖行业竞争进入新阶段。
什么新阶段?
一句话来说,那种简单粗暴且不利于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流量模式是走不通的。商户在餐饮外卖产品方面是专业的,它们需要的是在成本控制、营销推广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得到帮助。与流量贩卖相比,它们更需要的是自身造血以及升级重生。
媒体有报道称,当前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数字化渗透率还不到 15%。并且调查表明,超过 60%的本地生活商户期望拥有数字化运营工具,大概 72%的商户渴望实现全渠道运营。
可以说,在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化升级是突破瓶颈的有效途径。刚好在美团财报发布的前两天,饿了么口碑发布了“本地生活商业操作系统”,它背靠阿里经济体,从而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百万商户提供了“数智中台”,并且与商户一同推动了行业的变革。
流量收割机朝着左边的方向,数字化升级服务朝着右边的方向,那么美团将会选择自己接下来处于怎样的角色呢?需要看到的是,怎样去改变那种高佣金抽成的“吸血”行为,让其转变为真正能够服务商家的平台,这正是摆在美团面前的难题。
大家最近都爱看
每日一荐:夕阳的光线穿过海浪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