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瀨玻璃丨文
我之前跟大家讲过,我有一个玩得好的室友,他叫“黄油大师”。我们俩时常会互相推荐,也会赠送一些能够增进感情的小游戏。
自从我送了最近直播热门的那个小游戏后,他原本一直很稳定的精神状态,似乎开始迅速变差了。
这两天,我察觉到他的脾气开始变得更加暴躁了。有时从他房间经过,还能听见从门缝中传出那种近乎疯狂的叫喊声,同时还有噼里啪啦砸键盘的声音,那种声音特别像德国 Boy 发出的。
这动静时起时伏,难以形容。连贯起来,给人一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感觉。
每当我处于走廊这个位置,听到他房间里传出这样的动静,我就能够明白“黄油大师”肯定又在玩我新送给他的那个跑酷游戏,也就是《Only UP》了。
《Only UP》乍一看是一款极为普通的跑酷游戏。这款游戏在中间并未设置存档点。玩家所需做的就是在不出现失误的情况下持续向上奔跑,直至到达终点。
这种游戏模式较为简单,所以《Only UP》很难获得一个客观的评价。
你称它好玩,然而实际上它仅仅是单纯的跑酷罢了。在其中操作着小人,小人会上蹿下跳,并且时不时还会让人血气上涌。
说它不好玩,每次经历自由落体,那种从头再来的挫败感,会让人失去理智,进而又会让人入脑再玩上好几个小时。
《Only UP》这款游戏在销量方面并未取得火爆的成绩,给它留下评论的玩家仅仅有一千多人左右。
这种成绩之下,它在国内的传播情况相当不错。在每个网络社区里,都能看到有人拿着一张《Only UP》的截图,然后提问:“这到底是什么游戏?”
《Only UP》的节目效果,与 6 年前在直播中很火热的《Over It with 》(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相似。
主播操作失误,从高点一路直接摔回起点。
观众看着那张因为心态崩盘而愈发扭曲的脸,难免会从心底生出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充满了罪恶。
当然,这种快感并非可以自己产生和销售。当自己遭遇不幸遇难之时,所有人或许都会狠狠地咒骂那个选择打开这款游戏的自己:
“真是个傻逼”。
《Only UP》的节目效果和《掘地求升》一样。
主播不断向上攀登,接着一个脚滑,随着旁边景物的变换,一切仿佛时光倒流般重新开始。
这时候,看着主播那张痛苦且扭曲的脸,听着他愤恨又气急的叫嚷声,竟然能吃下满满三大碗饭。
这种节目效果不会让人感到腻歪,它们总是各不相同,不同的主播会有各自不同的失误方式。
上一个是因一脚滑出轨道而顺利回家,下一个则是由于没有扶紧栏杆而不幸摔落,再下一个是被场景机制突然陷害,最终打道回府……
最后,几乎所有游戏区的主播都被这个游戏折磨了一番。这个游戏显得“傻逼兮兮”的,主播们都经历了被它折磨的过程。
但仅仅是“傻逼兮兮”这种表现,肯定无法让《Only UP》得到现在这样“褒贬不一”的评价。
这个游戏能让玩家自己说出“生活过得太好了就来玩一下”,显然它还有很多不上手就完全感受不到的地方,而且这些地方很“傻逼”。
在开始之前,我每天都在抱怨,觉得黄油大师不与我分享资源这件事罪大恶极。
上手之后,我每天都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生活过得太顺遂了,才会想要去尝试这款游戏呢?
前面提到,《Only UP》最能让人破防的地方在于有着和《掘地求升》类似的遇难回家的那几十秒。不过,相较于《掘地求升》,《Only UP》中的角色“杰基”显然有些“油”得过分了。
他有时候会抓不住本来能抓住的扶手;
有时候会刹不住本来可以停下的脚步;
在《Only UP》这张地图中,既有转向铁轨,又有极窄台阶,难度超高。杰基的四肢表现有些反直觉,他总是能够想出办法让你乖乖听话,被他治得服服帖帖。
有人说,小心一点不就行了吗?实际上光是小心翼翼,也行不通。
大司马在直播时的动作很拘谨,仿佛要把角色扭成奇怪的样子,而杰基的手脚却依然灵活,该滑动的时候就滑动,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含糊。
《Only UP》不仅操作难度高,而且在很多细节操作方面也带有相当的恶意。
最早的版本里,研发在空气中设计了一堆有碰撞体积的空气墙。顺着这些空气墙,原本能够止损的局面一下子变得畅通起来,此时只有回家这一个重点。
《Only UP》存在的问题不只是有送你回家时的空气墙,还有一个不管谁来都要遭遇的彩虹桥。
在游戏的后半部分,玩家将会遇到一座光桥。起初它是正常的,但当那些没有经验的玩家蹦跳到光桥的中段时,就会察觉到上面存在着充满欺诈意味的骗局。
彩虹桥的桥身能被玩家一脚就踩穿。制作组设计出的那些本来可用于支撑的道具,会因玩家的触碰而崩塌。
一开始如果后知后觉地去踩固定位置,在彩虹桥这里,玩家通常需要有情报,仅靠技术很难实现一命通关。
这是《Only UP》让人感到痛苦和不爽的地方。它并非考验玩家的判断与操作,而是在无形中设置了一层恶意,强迫玩家吃亏,让玩家回到原点。
像《掘地求升》《Only UP》这类受苦游戏,观看主播失败时心态崩盘是其中一个看点,另一个更具观赏性的看点是这类游戏的速通环节。
《Only UP》这款游戏,当你吃过足够多的亏之后,你就能够熟练地找到抵达终点的捷径。
《Only UP》的地图里,制作组设计了很多有意思的机制道具。使用这些道具能够帮助玩家直接跨越那又漫长又痛苦的潼关路。
这其中包括弹射力量非常超群的蹦床,有能够直接发射的人间大炮,也有可以像顺风车那样载你一程的肥龙。
玩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设计,就能够打出较为流畅的跳关动作,并且能够将通关时间逐步压缩。
完稿之时,《Only UP》的通关时间已被玩家压缩至 26 分钟以内。
说了这么多,我是要把《Only UP》从普通玩家的愿望单中排除出去吗?
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我认为在国内对于《Only UP》的评价里,缺失了最为关键的部分,即《Only UP》的设计。
乍看《Only UP》中的道具和建筑,你不会觉得它们有多么厉害。
他们没有进行细致的建模,也没有设计出用心血打造的建筑。从底层的棚户区开始,一直到最高处的宇宙,《Only UP》向最多的人展现的仅仅是无数元素的堆积。
这些杂乱堆叠的元素,在没有渲染的情况下,甚至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廉价感,就好像是学了三年动画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那样。
这样的画面是低劣的。然而,《Only UP》通过对不同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使得这些低劣的画面在风格上实现了不同。
很多人在匆匆一别的闯关路上,《Only UP》实际上设计了诸多有意思的场景。
例如,铁塔在寒冷中傲然挺立,帆船在天空中开始起航,国际象棋则是倒吊着且相互照应。
在闯关的路途当中,你或许会为这些奇异场景所带来的不同机制而烦恼。然而,从旁观的角度去审视杰基所行走的那个世界,它确实带有一丝怪奇的气息以及梦幻的色彩。
《Only UP》除了有这些奇妙的场景之外,本质上还在讲述着一段故事。
你或许难以相信,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备受折磨的游戏,然而官方却为他提供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前情故事。
你是年轻少年杰基,来自贫民区。你渴望摆脱贫困,踏上了解世界和自己的旅程。这个世界无疑已经疯了,即便它从未正常过,但或许此刻就是你的机会。危机意味着要采取行动和果断迈出步伐……只是这很可怕,因为每一步都可能让你倒退很多……
他们在游戏的简介中说,制作《Only UP》的灵感是源自童话故事《杰克和豆茎》。
他们想把玩家闯过的这一段和杰克所走的神话之路进行类比,通过这一段旅程,能够让玩家触碰到比“登顶”更为重要的东西。
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或许是这一路的风景,或许是其他的事物,谁也难以确切地说出来。
这些《Only UP》找补的内容,或许只是我在经历游戏折磨之后所寻得的一点乐趣罢了。
我想,玩过《Only UP》的人总会有不同的想法。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游戏世界里,有人会一本正经地欣赏风景,有人会了无牵挂地从终点跳楼,去欣赏走过的一切。
这或许是这些受苦游戏的另一面。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些许游戏情怀。只是现在的我或许没有时间继续深入研究了。
我要去把门关一下。我看到“黄油大师”提着他砸坏的键盘,朝着我走过来了。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