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纵览天下 / 正文
电诈新手段:屏幕共享致手机被远程控制,受害人积蓄被盗

Time:2025年06月21日 Read:20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电诈新手段:屏幕共享的危害

近期,电信诈骗技术持续演变,特别是“屏幕共享”功能,已沦为诈骗者的新手段。一旦受害者被诱使启动“屏幕共享”,其手机便即刻遭受远程控制,进而造成财产的严重损失。

1. 典型案例:李女士的手机被黑屏控制

3月11日,鄞州公安分局接到李女士的报警。李女士称,她接到一通自称是“抖音客服”的来电。对方以“账号出现异常”为借口,让她下载一款名为“中国银联会议”的应用程序,并让她输入对方给出的数字。接着,她的手机屏幕变黑,显示“正在连接公司,请勿触碰手机”的字样。手机恢复使用后,她发现上面安装了若干银行应用程序,在骗子的指引下,她登录并进行了操作,结果微信账户中的三万元钱款被转移。

2. 冒充公检法:唐女士遭遇远程操控

电诈屏幕共享危害_怎么找到被关机的手机_远程控制手机诈骗案例

江北地区的唐女士接到了一个自称为“公安局民警”打来的视频电话,对方声称她涉嫌“洗钱”活动,并要求她予以配合进行相关调查。在骗子的诱导下,唐女士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功能,紧接着她的手机被设置为“勿扰模式”,导致她无法接听任何来电。骗子利用她的手机,将微信和支付宝中的资金转移至银行卡,并进行了多次转账操作,最终导致唐女士损失了数万元。

3. 屏幕共享的危害:手机完全失控

一旦“屏幕共享”功能被激活,骗子便能够实时监视受害者手机上的操作,诸如输入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受害者的手机可能会被远程控制,使其无法关机或切断连接,甚至银行账户的密码可能被非法修改,进而导致资金被分批转移。

4. 警方提醒:警惕陌生链接与App

警方明确指出,切勿点击那些由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更不应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序。诈骗软件往往伪装成合法的程序,诱使受害者同意远程操控。若接到所谓“客服”或“公检法”部门的电话,必须通过官方途径进行身份验证,绝不可轻信对方提出的任何要求。

5. 防范措施:如何避免被骗

怎么找到被关机的手机_电诈屏幕共享危害_远程控制手机诈骗案例

不随意共享屏幕:任何要求开启“屏幕共享”的陌生来电,均可能是诈骗。

警惕远程操控:如手机异常黑屏、卡顿或自动安装软件,立即切断网络并报警。

设置支付限制:关闭小额免密支付,设定转账限额,降低资金被盗风险。

电信诈骗技术持续更新迭代,但其本质依旧是通过诱使受害者透露个人信息或授权他人操控。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增强防范意识,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上当受骗。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