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及“豆腐脑是甜的好,还是咸的好?”这个问题时,支持甜口味的一派和支持咸口味的一派总是争论得十分激烈,谁也不肯让步。
在跑圈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跑步机,二是户外跑,究竟哪个更好呢?
喜欢跑步机和户外跑的人通常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篇文章小 G 会分别阐述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帮助你化解这个烦恼。
跑步机:稳定但枯燥
最初,跑步机的发明并非是为了运动。它曾是一种惩罚用刑的工具,犯人需要一直不停地向上走,那种感觉就好像在攀爬无尽的楼梯。而通过犯人产生的动力,可用于碾压谷物或者抽水。
原理有点类似水车,据记载,犯人们每天被要求在这台跑步机上进行“劳作”,且“劳作”时间为 6 个小时。
这种刑罚太过残酷,所以最终在 1989 年被取消。仅想想就会觉得有些恐怖,大多数人要在跑步机上跑满 1 小时并非易事。
南非开普敦一所监狱里的“跑步机”
图/,采用CC BY-SA 3.0协议
之后过了 20 年,跑步机再次以健身器材的形式出现。它变得小了很多,也更接近现代的模样。
随着不断的迭代,最终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工具之一。
大多数人使用跑步机时,不需要太多专业指导,只需跟着履带转动开始跑就行。
跑步机甚至上了太空
图/NASA,采用 协议
提到跑步机的优点,听到较多的有“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以及“减震”这两点。此外,还有以下这些你也应该知晓:
稳定且准确的控制配速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控制稳定的配速是比较难实现的。
路跑时,呼吸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速度波动,摆臂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速度波动,跑姿的微小变化也会引起速度波动,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但是在跑步机上不存在这些问题,它能够稳定地保持所设定的配速,并且可以一直不停地转下去。
图/
帮助你量化运动强度
路跑时,通常通过调整配速来改变运动强度的大小。为了查看配速的数据,需要不时地抬起手腕,瞟一眼手表,担心配速过快或过慢。
跑步机能够对速度进行调控,也能够对坡度进行调控。速度和坡度两两组合,便可以有无数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强度。
设置一个速度较慢的状态,同时把坡度调整为较大的程度,以此来满足高强度运动的需求。
再加上稳定的控制,可以确保你的运动强度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图/
更适合专项训练
一些进阶跑者会在计划里加入坡度跑这种专项训练,也会加入间歇跑这种专项训练等。
这些交给跑步机很合适,它是很稳定的“引导车”,能依据不同目标进行调节。
此外,还能模拟不同级别的坡度,来增强跑步所需的肌肉力量。
当跑步机的坡度处于 10 到 15°这个范围时,对臀大肌、股后肌以及小腿肌肉能起到明显的锻炼效果;而当坡度提升至 15°之上时,就会调动更多的身体肌肉来进行协作,这种情况是户外跑无法实现的。
图/ D. , 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但跑步机设计的初衷是改造空有一身力气又无所事事的囚犯们。重复的动作以及周围不变的景色,时间一长,人们就会觉得备受煎熬且非常无趣。夸张点说,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这种感受。
跑久了,就“瘫”了
图/
另外,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到了跑步机上,我的状态好像变弱了”。假如在路跑的时候我们能够坚持 40 分钟,而换成跑步机后就会变为 20 到 30 分钟。
因为在原地运动时,人体会持续散发热量,所以湿热的空气层会在身边堆积。高温会使心率上升,并且容易让人产生不适感。
所以在选择健身房时,要注意查看跑步机区域的空气流通情况。
手表中内置跑步机模式,能够监测心率、距离等数据。
常常有小伙伴在后台反映“跑步机模式距离不准”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室内 GPS 无法精准定位,于是就转而通过步幅来进行计算。
我们能够在手表里对步幅进行调整,也可以在户外先进行数次跑步训练,之后让其自动计算,关于具体的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有详细的阐述。
户外跑:有趣且真实
相较于跑步机的枯燥乏味,户外跑最显著的优点就是有趣。
开阔的风景是跑步机上体验不到的,拂过脸庞的微风也是跑步机上体验不到的,这些都带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当然,户外跑的优点远不止于此——
模拟真实比赛的状况
户外跑在身体感受方面更接近真实比赛状况,户外跑在赛道体验方面也更接近真实比赛状况,而跑步机在这两方面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如果你训练的目的是参加比赛,那么户外跑在训练中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准备参加越野跑的选手来说,跑步机无法模拟出崎岖颠簸的山路。
消耗更大
与跑步机相比,户外跑的能量消耗更大,原因有两个——
户外跑步时存在风阻。你跑得越快,风阻就越大。风阻越大,相应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加。
路跑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像地面不平坦啦,还有小坑之类的。千万不要小瞧这些细微的不同之处,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会持续被放大,慢慢地积累起来。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