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建设与骨干教师培养研讨活动纪实
活动背景与意义
2015年4月,佛山南海区大沥镇教育局精心策划了一场盛大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众多名校长、名园长、名班主任以及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及成员欢聚一堂。他们共同参与了专题研讨,旨在通过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深入的交流经验,推动镇级名师工作室迈向高质量的发展。此外,活动还致力于促进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骨干教师培养的效率,为区域教育水平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领导致辞与工作方向
镇教育局副局长欧阳雄志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各工作室在教研创新和教师队伍构建方面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以下三点期望:首先,要加强工作室的示范带头功能;其次,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再者,要构建跨校合作机制。他还着重指出,工作室的发展应与区域教育发展计划保持一致,依托“传帮带”培养模式,培育更多优秀骨干教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专家报告核心内容
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管理培训部负责人王慧教授主持了关于《名师工作室的构建与进步》的专题讲座,她在报告中从省级政策的层面,对工作室的关键职责进行了深入剖析。
1. 功能定位工作室必须实现教研、科研、师训的有机结合,以课题研究为关键,将教学中的问题成功转变为研究的焦点。
2. 主持人职责主持人需怀揣感恩之心与责任意识,通过精心设计专属的成长计划、策划跨校的学术交流活动等途径,协助成员清晰规划其职业发展的道路。
3. 案例分享王教授以某工作室采用的“课例诊断与行动研究”模式为案例,阐述了工作室在开展工作时,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上,力求避免仅仅流于形式的活动。
实践策略与经验启示
在活动过程中,各工作室的负责人依托王慧教授的理论指导,进行了分组式的深入探讨,并通过交流与交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资源整合依托镇域范围内优秀学校的设施和教学资源,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联合教学研究活动,其中包括合作研发学校特色课程。
梯队培养构建“新教师至骨干教师再到名师”的三个层级发展档案,通过实施公开授课、主持微型课题等任务驱动方式,有效促进成员的快速成长。
成果辐射:定期举办教学开放日、线上经验分享会,扩大工作室影响力。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潘国强主任在总结环节中明确指出,镇教育局将不断增多资金投入,对工作室的考核制度进行改进,并着重扶持那些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的项目。他倡导各工作室应坚守“精而小”的宗旨,把取得的成果推广给更多乡村学校的教师,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活动影响与启示
此次研讨活动为大沥镇名师工作室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以专业指导为灵魂,以实际探究为桥梁,打造“学习、实践、反思”三位一体的教师成长体系。自2015年以来,该镇众多工作室已成长为区域教育改革的摇篮,其成功经验昭示,工作室的建立应避免仅仅注重挂牌而忽视运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助推器。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