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入局外卖市场:补贴大战与商户选择
京东外卖的初期表现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在京东外卖业务刚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其订单数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然而,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还有待加强。据一家面馆的员工透露,京东外卖的订单数量从最初的一天只有寥寥数单,逐渐上升到了一天比一天多的状况,这主要得益于平台给予的补贴政策。尽管如此,系统的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美团平台的订单稳定性较好,而饿了么的订单数量则相对较少。
商户对新平台的青睐
新开业的餐饮店铺更偏爱京东外卖平台。南三环附近的一家餐馆老板透露,得益于京东的零佣金优惠,他决定在京东上开设外卖服务,而没有选择入驻美团或饿了么。这位老板直言,京东的零佣金政策对他这类初创商家更具诱惑力。目前,该餐馆在京东外卖的订单量已突破170单,而在美团和饿了么上的订单量却为零。
商户的担忧与竞争格局
一些商家对京东进军外卖领域的市场竞争态势感到忧虑。一位餐馆经营者回忆说,过去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各方平台不惜以巨额补贴争夺市场份额,结果演变成双寡头垄断的局面,进而引发了佣金比例的上升。他担忧京东的介入可能步其后尘,最终商家仍旧需要承受沉重的佣金负担。
骑手的选择与顾虑
骑手们对京东外卖的看法各不相同。其中,不少骑手对京东提供的社保福利持积极态度,尤其是对于那些担任全职骑手的岗位。不过,还有一部分骑手更看重订单的数量以及配送费用。一位来自美团“畅跑”的骑手坦言,尽管京东的单价较高,且提供了社保,但他更重视订单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而对于兼职骑手来说,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订单量较为稳定的平台。
平台订单量的对比
记者实地考察时发现,京东外卖的订单数量在某些特定时段已经逼近甚至超越了饿了么。比如,在商场下班时分,京东外卖的茶饮取餐号达到了50,而饿了么和美团的数量分别是54和145。另外,餐饮行业的从业者透露,在4月初,京东的订单量已经赶上了饿了么,这表明其增长速度相当迅猛。
平台运营模式与成本
京东的极速外卖配送服务主要由达达集团承担。达达集团的财务报告揭示,其配送队伍主要由兼职的众包人员构成,同时亦涵盖了来自外包配送机构的骑手。与此相对,美团平台的骑手则分为众包、乐跑、畅跑以及团队四种不同的模式,骑手们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接受订单。根据美团的年度报告,随着外卖业务的不断拓展,骑手的成本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近年来公司已不再单独对外公布相关成本数据。
佣金政策与商户支持
2018年,美团上调了佣金比例,导致部分商户的佣金率攀升至22%,此举引起了商户的不满情绪。为了减轻商户的负担,2025年美团推出了价值10亿元的外卖扶持计划,其中5亿元专门用于扶持优秀的中小餐饮企业,既提供现金补助,也给予平台上的支持。这一策略旨在助力商户实现长期稳定经营,同时也体现了平台对商户关系的深切关注。
总结与展望
京东的介入给外卖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其免除佣金的政策吸引了众多商家。不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订单量的持续增长仍然面临考验。商家和骑手的选择折射出对平台补贴、佣金制度以及订单稳定性的考量。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平台能否在补贴和盈利之间取得平衡,将直接决定市场最终的竞争态势。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