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培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从战略角度驱动。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进行领导力培养,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合启动相关项目,这取决于战略的驱动,也就是要看公司的战略是否有相关要求。
在关于领导力培养中需注意问题的案例分析里,UT 斯达康的领导力项目是在 2004 年底才开始实施的。之前之所以不做,是因为当时这并非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之前的业务状况良好,仿佛处于满地捡钱的时期。在那个时期,只要能够捡到钱就足够了,并不一定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去看待未来。然而,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业务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领导遇到不同问题和挑战后不知如何行动。在此期间,领导力培养项目得以设立。因此,项目的设定需与战略紧密相连,要对公司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之前的状况以及现在的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方能明确项目的重点。
第二,有高层的介入。高层的介入并不仅仅局限于讲课这一项,高层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开展工作:
确定能力素质这件事一定要有高层参与。因为公司的 CEO 清楚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清楚想把公司带向何处。如果仅仅由 HR 独自去做,那么风险将会很大。
HR 需具备选拔机制,而此选拔机制需高层介入。因为只有高层才知晓部下中谁最需要提升或学习,之后由 HR 或培训部门进行测评。
经验分享很重要。很多课程讲的是理论,这让很多人觉得无法实现,因为不同环境所用方法不同。
从理论角度来看,越级报告通常是不好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未必如此。对于紧急事件,为何不可以进行越级报告呢?因为这样能提高效率。然而,需要分析清楚何时应该越级报告以及何时不应越级报告。高层不仅要提出挑战,还需与大家共同讨论。这包含两个部分:其一,学员要提出问题,由高层进行回答;其二,要对一些员工提出挑战,让他们有机会参与讨论。当然,项目监督也是领导应当承担的工作。
第三,关于自主学习和管理的学分制。大家都清楚,若要改变行为,绩效考核是极为重要的,而奖励与惩罚措施能成为行为改变的驱动力。学分制的作用在于进行目标管理,有了学分制,学员就能知晓学习目标,从而能够促使他去学习以及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并且,导师也需要学员自己去寻找,要让学员明白在某些环节中是需要自己去行动的,要对自己负责。你能找到好导师,这表明你自身具备满足某些条件的能力,而这本身也是一个挑战。
一般初级管理者难以获得轮岗机会,所以在项目过程中需为其制定一些活动,或者让学员自行制定活动。在 UT 斯达康,我们要求他们自己策划、组织并实施一些实践活动,其中最大的活动是几个班联合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例如,“朝阳之旅”是组织学员进行爱心捐款,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想出了很多办法。这样既锻炼了他们,又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总之,在分析领导力培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时,整个领导力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一个项目,需与公司战略相匹配,且在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习与实践,包括对其的领悟反馈,这是近几年 UT 斯达康在企业大学做领导力方面的一些心得。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