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耳根初体验
五一期间,记者来到了宜宾市李庄镇,一睹了那里的风景。在领略美景之际,记者特意前往了一家当地的土菜馆,想要品尝一下那里的特色菜——折耳根。许多游客在朋友或是店家的推荐下,都尝试了这道菜,然而大家的评价却大相径庭。有的人觉得这道菜的味道非常独特,然而有的人却觉得它的味道难以入口,甚至有些人对其避之唯恐不及。张先生,他在成都安家已有数年,来自东北的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道菜的味道他实在难以接受,对此,他显得有些尴尬。
历史渊源与食用传统
《齐民要术》这本书对折耳根的烹饪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记载,这表明在古代,折耳根不仅广泛种植,还被当作食物。特别是在四川,折耳根的地位十分显著,比如在宜宾,人们普遍认为“三天不吃肉可以,但一天没有折耳根就不行”,甚至有“一日不吃折耳根,心里就会觉得不安宁”的说法。宜宾市民王书瑜特别喜爱折耳根,他觉得火锅若缺少了折耳根,那就失去了它最核心的味道。
多样吃法与美味呈现
赵一频,四川省美食家协会副会长,他提到四川人吃折耳根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凉拌折耳根特别受欢迎。这种做法不仅保持了折耳根的爽脆口感,而且经过调味后,风味更是别具一格。记者刚到李庄土菜馆时,对折耳根有些不习惯,但在尝试了其他菜肴,比如加入了腊肉香味的鸭汤后,记者渐渐对这种食材产生了好感。
药食同源价值
在西南一隅,折耳根深受人们喜爱,既可作为佳肴,又具有药用功效。《中华药典》对其进行了收录,它具有清热解毒等多种治疗作用。尽管其口感与寻常食物有别,但凭借其显著的疗效,折耳根赢得了众多食客的青睐,并且自古以来就备受瞩目。
种植情况揭秘
李庄土菜馆的餐饮经理名叫廖小敏,她指出折耳根的获取途径有两种,一是人工栽培,二是野生的采集,而这些折耳根的味道有浓有淡。记者随同翠屏区高桥村的村民周世书来到他家,亲眼目睹了折耳根在土埂上随意生长的景象。周世书表示,折耳根无需喷洒农药或施用肥料,他所种植的折耳根仅能满足自家人的食用需求。
产业发展支撑
李庄镇的这个折耳根种植基地面积超过200亩,一年能收四次,每亩产量超过3000斤。售价最低是每斤4元,这样算下来,每亩收入能超过万元。在晾晒场上,折耳根被用作药材,茶厂用它来制作凉茶,美食摊贩用它来制作包浆豆腐,豆腐上还裹着碎折耳根。折耳根已经成为了川南多个乡镇的特色产业。
您是否品尝过那道名为折耳根的美食?若您对此有所体验,不妨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您的体验。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点赞并转发,给予我们支持!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