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时,我被他那份真挚与坦率所打动。书中清晰地阐述了“消极”的负面影响,指出它可能使教育者不自觉地产生偏见。这让我不禁开始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思考自己是否也如同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曾用贬低和嘲讽的手段对待过学生。每当回想起那些曾经的激烈举动,我心中充满了愧疚。
在教育工作中,若对学生持有消极态度,就如同播下了伤害的种子。这样的态度不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维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心态。
先生非常看重生命化的教育理念,他提倡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将他们视为教育的目标而非工具。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只关注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这些学生常被看作是班级的负担,甚至在家长会上,老师们甚至会点名批评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亮点和成长步伐,我们教师应当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与尊敬。以生命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我们才能深入学生内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书中指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既直接又全面,且这种影响具有持久性和深远意义。一个简单的眼神,一句平常的话语,都有可能彻底改变学生的命运轨迹。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谨慎行事。
过去,有些学生因老师的一句鼓舞话语而变得自信和乐观;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因为老师的批评而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因此,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慎重对待每一个行为,确保不会因为一时的疏忽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教育被视为一种需要耐心和时间的艺术,过去我仅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形式,然而通过阅读,我深刻领悟到教育需要耐心和等待。佐藤学先生强调,教育过程中应当慢慢积累有价值的知识。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缺乏耐心等待,急于给出答案以推进进度,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课堂理应是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若我们放慢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与表达,他们便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以一次课堂讨论为例,若我们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那些原本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会踊跃参与,并分享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优秀的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并给予他们帮助。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问题,从而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境遇和所需。若我们能够尝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便能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想法。
学生成绩出现下滑,我起初猜测可能是他不够用功。然而,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他家中遭遇了难题。在我从他的角度出发,给予他关心与支持之后,他的成绩开始慢慢提升。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站在学生立场思考的必要性。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应当耐心等待,就如同培育花朵,静候其绽放。教师需具备崇高的精神指引,培养阅读、倾听、讨论等良好习惯。既要关注重大议题,亦要细致做好日常小事,从细微之处着手尝试改变。
重视自我成长的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我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参与各种讨论,持续优化我的教学手段,并且与学生的互动愈发和谐。在教育实践中,你又是如何体现“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艺术”这一理念的?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