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给宝宝添加辅食,这看起来是件简单的事,实际上其中包含很多“学问”,这也让不少家长发愁了。
从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就开始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怎么添加辅食,怎么喂宝宝,辅食要怎么做,要是宝宝不吃该怎么办 。
到了7-12个月,可能会不断的遇到各种喂养问题:
宝宝只喜欢吃米粉、不喜欢吃其他辅食怎么办?
宝宝辅食吃得很好,还用喂奶吗?
不爱喝配方奶,能不能喝点普通牛奶酸奶?
不同月龄,每天吃奶多少吃辅食多少?
……
接下来,京妈会和家长们一起看看,7到12个月宝宝的具体喂养情况,以及这个月龄段喂养时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加了辅食就不用吃母乳了
有家长持有这样的观点,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了,辅食中的饭菜更具营养,只要宝宝好好吃辅食,那么就不需要再吃奶了。
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认识。
根据《婴幼儿和儿童少年膳食指南》建议,对于7至12个月的婴儿来说,母乳依旧是重要的营养来源,然而单一的母乳喂养已无法完全满足宝宝对能量的需求,也不能完全满足宝宝对营养素的需求,所以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
指南明确指出:7-12个月的宝宝要继续母乳喂养。
因为母乳可以保证能量、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的供给。
并且建议每天母乳量不低于600毫升,母乳喂养不少于4次。
但要是母乳量有限,无法满足宝宝需求,或者由于其他缘由不能给宝宝喂母乳,那么就需要用配方奶来进行补充,不可以减少喂奶量,也不能完全断奶。
毕竟宝宝年纪尚小,胃容量有限,每天经由辅食摄取的营养和能量不多,无法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仍需吃奶以补充营养。
若是家长盲目地给宝宝减少奶量、断掉母乳,只让宝宝吃辅食,就会因为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宝宝的发育,致使身高、体重增长等指标都达不到标准。
误区二:普通牛奶、酸奶、奶酪都是奶,一样补充营养
有的家长会因各种缘由进行尝试,给宝宝喝普通鲜奶,给宝宝喝酸奶,给宝宝喝奶酪等,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奶,都能一样补充营养 。
其实不一样!
这些奶类里,蛋白质的含量远高于母乳,矿物质的含量也远高于母乳。要是给7至12个月的宝宝喝这些奶类,就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
《婴幼儿和儿童少年膳食指南》里,针对7至12个月的婴幼儿喂养,以及常见误区,明确指出“以奶补奶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 。
另外,豆奶粉、蛋白粉这类营养物质与婴幼儿配方奶不同,也不建议给这么大的宝宝喝。
误区三:反正母乳好、足够宝宝吃,就晚点添加辅食
京妈真的碰到过这样一位妈妈,这位妈妈认为自己母乳条件良好,母乳完全够宝宝吃,鉴于大家都说“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所以这位妈妈一直给宝宝喂母乳,直至宝宝8个月大时都还没开始添加辅食。
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
因为随着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越来越多。
到了6个月后,尽管不存在“母乳没营养”这种说法,然而母乳已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的能量需求,也无法完全满足所有的营养需求,所以需要逐渐添加多种辅食。
一味的盲目坚持纯母乳喂养,也只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辅食添加的原则,依据辅食添加的方法,在合适的时机,以正确的方式给宝宝添加辅食。
误区四: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就一直“只吃米粉”
有的家长担心宝宝消化能力欠佳,有的家长不清楚除了米粉之外还能给宝宝吃些什么,于是一直只让宝宝吃米粉,宝宝都已经八九个月大了,却还未曾尝过其他种类的辅食。
这也是常见的辅食喂养误区。
因为这样做,对宝宝有几点坏处:
一是营养摄入不充足。
毕竟单一的米粉,其含有的营养素有限,没办法帮宝宝补充多种营养,对宝宝的发育不利。
二是影响咀嚼能力的锻炼。
米粉属于极易消化的食物,吃米粉无需咀嚼,然而在宝宝8个月左右时,得帮其开始锻炼咀嚼能力,仅仅只吃米粉无法锻炼咀嚼能力。
三是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要试着给宝宝吃具有不同味道的食物,而且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要逐渐增加辅食的质地,如此做有助于避免宝宝出现挑食、偏食等情况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宝宝添加米粉后,经过3至5天,若吃得好,适应得好,便能够逐渐添加其他菜泥果泥,不过添加时要一样一样地添加,添加后需留意观察宝宝的适应状况。
到了8个月左右,辅食的质地需要发生变化,要从泥糊状转变成颗粒状,这样做是为了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也是为了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总之,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件事,说简单其实并不简单,说难也并非那么难,只要家长提前学习科学添加辅食的知识,在宝宝到了不同月龄时,正确地给宝宝添加辅食,就能够避开很多误区,还能确保营养补充以及多种能力得到锻炼。
你家宝宝在七至十二个月时是怎样添加辅食的,有没有在吃辅食的同时继续吃奶,或者你有哪些关于辅食添加的问题,都欢迎前来讨论分享。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这些知识专业实用又接地气,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京妈点赞,还要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