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属于奢侈品的那个年代,自行车是千家万户出行时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流行起来的同时,自行车修理行业也随之兴起。可是,随着公共交通变得日益发达,私家车保有量实现高速增长,共享单车出现后,自行车修理师傅好像快要被人们遗忘了。
李海洋师傅在市区铁路街自家的电动车修理铺和笔者见了面,在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他凭借精湛维修技艺获得周边居民认可与信赖,靠自己一双手撑起一个家,店内进门处有个独属于李师傅的架子,上面摆放着扳手、螺丝刀、胶水、锉刀、黄油、机油等工具,架子旁还摆着一些新轮胎和打气筒。
李海洋介绍说,他今年62岁,从19岁起开始自学自行车修理,至今已干这行43年。起初他不会修理,便找了一辆旧自行车,先拆卸再安装,反复操作,直至熟悉自行车的每个部件,渐渐地手艺越来越娴熟 。
李师傅修车的名气日益增大,找他修车的人逐渐增多。他是个热心肠的人,车胎打气这类小活儿,通常不会收费。链条润滑这类小活儿,一般也不会收费。
大家都挺不容易的,那些小活儿,像打气这种,我就不收费了。补胎收3块钱,换胎换件我按照进价再加上手工费来收费,因为我以前在齐齐哈尔甘南县修车,30多岁的时候搬到黑河来修车,周围的人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也算是回报大家 。
“您来到黑河后最先在哪儿修自行车?”
最开始也是在这条路上,之前这附近有个土桥,我在那里开了个“桥南修理部”,很多老人都知道,那时候的路不是现在的柏油马路,都是土路,土路坑坑洼洼,一到阴天下雨就泥泞不堪,许多自行车需要经常修理。李师傅说道那时候天天很早起床,很晚才睡,当天收的自行车,第二天必须修好,不然会影响第三天,活太多忙不过来,实在着急的就插个队,我和老伴两人一起修,我还是最早卖自行车配件的,不仅零售还做批发,那个年代每年我都能净赚两三万元,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李师傅讲,先前跟他学修自行车的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转行了,彼此失去了联络,另一个跟着子女去了大连,如今修自行车的师傅变得越来越少。当下的年轻人也不想从事这份工作,他们认为每天和车胎、车辆润滑油等物品接触不干净,不光彩,没前途。
李师傅因年龄增长和身体原因,在女儿女婿的店里帮忙,他如今不仅修理自行车,还会帮女婿修理摩托车、电动车等,现在生活水平提升,很多家庭基本都有汽车,汽车舒适又能遮风挡雨,自行车越来越少,尤其是冬季,修自行车的人基本没有了。面对修车行业的衰落,李师傅表示理解,他说随着时代进步,必然会有一些行业慢慢消失。他还说自己修了大半辈子自行车,要是哪天不修了还真不习惯,就好像有什么事情一直没做一样。他接着说,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修自行车,他都会毫无保留地教他们。
采访最后李师傅对笔者讲,随着人们环保观念的加深,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加深,随着人们低碳观念的加深,再加上交通拥堵这一因素,再加上停车困难这一因素,也许会促使一部分人改用自行车,修自行车这个老行当兴许会出现新的转机。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