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有一套被验证有效的商业系统。
2024年第一季度刚刚过去,拼多多的业绩又一次令人们感到惊艳。
本季度拼多多集团营收为868.1亿元,再次实现三位数增长,其增长数额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756.6亿元。同时,净利润增长了246%,达到280亿元。
它的收入由两大板块构成,其中交易服务收入为444亿元,在线营销收入为425亿元,此次交易服务收入首次超过了在线营销收入。
财报发布的当晚,拼多多美股上涨幅度超过了7%,股价为每股155美元,其总市值达到了2150亿美元。
在随后举办的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集团核心管理层提醒不要过度看重短期的财务数据,而是要关注公司的「内在价值」,我们留意到,这个词在拼多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 。
在2018年第一封股东信中,拼多多创始团队讲述了公司发展的核心逻辑,称拼多多不是传统公司,它诞生于大家都认为电商格局已定、历史书已写完之时,用短短三年汇聚三亿多用户、过百万卖家,共同建立新购物模式,其因循简单一贯逻辑,即专注于机构内在价值。」
拼多多集团成立的这九年里,从拼多多主站到多多跨境崛起,「内在价值」这个词始终如一。那么拼多多的「内在价值」是什么呢?这或许是看懂拼多多的关键,需要穿过表层的财务数据以及一时的涨跌。
01 用「」+「迪士尼」,
满足「用户第一」的目标
拼多多这个电商平台,将用户体验置于首位,这是其不变的「内在价值」。
首先是实惠,这是人性底层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中国数亿计不在一线城市的用户而言。拼多多创始团队在2019年接受极客公园专访时表示,成长经历影响了商业思考,因其有过在“比较拮据”的家庭长大的经历,所以更能感受到“真实世界的多面性”。
早期拼多多上,用户主要购买最实惠的日用品比如纸巾,还购买水果等生鲜,2019年拼多多发起百亿补贴后,用户又能买到全网价格最优的3C电子产品,如今拼多多已扩展到服装、美妆等全品类商品,这家电商平台的「实惠」心智已深入人心。
此外,拼多多深知用户购买全程的所有诉求。这里不存在繁琐的满减金额运算,下单拼团即可直接享受到实惠。没有购物车,在按下免密支付的那一刻,甚至能分泌出一点多巴胺。甚至无需担忧商品质量方面的风险,要是确实是商家的问题,能够支持「退货退款」乃至「仅退款」。
人们会在微信里拼团购买购物链接,他们还会玩平台内的小游戏,浇水后能领到红包和优惠券。
在第一封致股东信里,创始团队把拼多多形容为一种结合体,它融合了高性价比产品与娱乐,也就是「」和「迪士尼」。在这个地方,用户能够以最实惠的价格买到心仪之物,与此同时还会收获诸多快乐。
这也是拼多多与货架电商的差异之处。要是说货架电商所做的更多是搜索,其本质是用户去找商品,解决的是用户在有了明确购买目标后,商品匹配的效率问题。而拼多多的运营逻辑更类似推荐引擎,它的本质是商品主动寻找用户,目的是让用户在进行简单操作时,能够买到实惠且优质的商品。
2022年,跨境电商平台TEMU上线了,它沿袭了拼多多主站的打法 。
TEMU以实惠为主打,其口号是「像亿万富豪一样购物」。在TEMU平台上,外国消费者能够花费几美元就买到衬衫、鞋子。还有8美元的无线耳机,以及不到1美元的发带、袜子等。这里依旧保持着极致的性价比。据媒体报道,TEMU上同类商品做活动时,价格能低至其它平台的10% 。
同时,TEMU 能让用户购买时更加便捷,更有保障。有「90 天内无条件退货」的保障,有「凑够 xx 美元包邮」的服务,还有其他游戏化玩法等,这些都让用户忍不住下单。
今年3月以来,TEMU上线了「半托管」,这让商家在海外能够自主进行备货运输,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收货时长会大大缩短,并且能够收到更多过去跨境小包难以运输的大件商品。
在此次电话会上,有人问及竞争、增长等关键问题,拼多多管理层在回答时,都强调了「以消费者为先」这一点。拼多多集团董事长兼联席 CEO 是陈磊,他表示,现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中,所以平台必须与时俱进。
现阶段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理性的趋势,现阶段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分层的趋势,这要求我们在实惠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更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更丰富的消费场景的需求。他说。
02 为什么过去只有拼多多
做到了「用户第一」?
同样作为促成商家与消费者交易的电商平台,为何拼多多秉持用户至上的原则?
有的传统电商平台,是从B2B生意起步的,它使国内商家能够找到海外消费者,其本质在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达成了货物的高效流通,这也使得其生意逻辑在本质上偏向商家,而非用户。
这个被提及的“用户”,其身份指向存在疑问,究竟是商家呢,还是消费者呢,并且每个平台以往的经营逻辑并不相同。
拼多多的出发点一直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甚至会联合商家共同来完成这件事 。
在拼多多主站,商家的入驻门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综合经营成本也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准。白牌商家要是具备提供极致质价比商品的供应链能力,便能够得到更高的推荐,进而卖出更多商品。并且当商家与用户产生交易纠纷时,平台客服会在第一时间介入,为服务能力不足的商家提供帮助,以此改善用户的消费体验。
与此同时,拼多多在2019年把百亿补贴升级成长期战略,按照「消费者喜欢什么,就补贴什么」的路径,对市场关注的热点产品给予持续补贴,在帮助消费者获得实惠之际,还推动商家多卖货,提升赚钱效应 。
补贴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根本的是要依靠平台提高商品流通侧的效率,最终实现对用户的让利。比如说,通过拼团汇聚的用户订单需求,实际上为生产端提供了销售的确定性。与此同时,这种爆品模式还能提升商家的利润率。用消费来反馈生产,这正是经典的C2M(客户对工厂)模式。
而这也正是 TEMU 正在做的事情。
在 TEMU 平台上,商家若能提供具备竞争力的差异化商品,还能提供有竞争力的差异化服务,那么,该商家便拥有了获取更多市场的可能性,也拥有了获得更多利润空间的可能性。要是这种竞争力出现变化,商家在平台上的流量就会受到影响。
但从最根本上来说,TEMU 首创了「全托管」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家只需要负责生产,投放、运营、物流等全流程都由平台负责,这为国内广大的产业带工厂及商家开辟了外贸新通道。这种模式把商家从过去不擅长的繁琐工作里解放出来,它本质上是对投放、运营、物流这些关键环节进行整合,原本大小商户们在这些环节各自为战,通过整合形成规模效应降本增效,最终让整个体系比其他电商平台运转得更加高效。
这种平台可提供流行趋势洞察,商家采用「小单快反」的模式,更容易打造出爆品,进而提升商家的营收和利润,本质上还能更好地让利给消费者。
从更长远角度看,2021年致股东信曾提到,行业竞争正愈发激烈,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 。若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更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比如在核心科技及其基础理论方面寻找答案。这或许就是拼多多大力投入农业、科研等方向的缘由 。
战略的核心要义在于,明确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拼多多集团成立九年来开展了诸多业务,这些业务均围绕用户体验展开。同时,拼多多集团也有未涉足的领域,例如直播带货等处于风口的新业态,拼多多并未像其他平台那样投入大量资源去跟进 。
电商公司是撮合双边交易的平台,过去很难像拼多多那样目标极致且专一。或许它们会担忧,偏向一方可能影响另一方体验。但世界常常如此,想得简单后很多事反倒更高效。拼多多如今的业绩验证了这条内在价值的正确性:满足消费者就能取得商业成功。
拼多多花了九年时间,坚定实施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战略。从去年起,电商行业有更多友商开始跟进并强调价格,还把「用户第一」当作核心战略。这其中,有的换上了更注重用户体验的管理层,有的推行了改善用户体验的举措,像推行「仅退款」、取消 618 预售等行动。由此可见,拼多多的内在价值,已成为电商行业的共识。
本文源自极客公园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