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贷款买车就是个坑
昨天有个哥们来找我喝酒,他一边摇骰子一边向我哭诉,说自己被车贷坑惨了,简直欲哭无泪。两年前他贷款买了一辆价值25万的SUV,当时嘴上说的是“零利率”,可实际上各种费用加起来,他已经多花了3万多。就在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所谓的零利率,其实就是把驴牵到你面前,就看你是不是那头会被忽悠的驴了。
零利率?都是套路!
“零利率购车”这一招是4S店特别爱用的吸引顾客的手段。我在4S店做销售时,上级就是这样教我们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从表面来看,你确实没有支付利息,然而他们把利息隐藏在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收费项目里。手续费、金融服务费、资料管理费等等,这些收费的名称多种多样,实际上就是换了个形式的利息 。
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一个客户签订的“零利率”方案,计算下来总支出比普通银行贷款高出了将近两万。这哪里是零利率,这明显是把利息提前收取了,顺便还多收取了费用。
合同里的连环套
最厉害的是合同里存在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你觉得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了,根本不是这样!
我在一位朋友的贷款合同里看到一项条款,该条款表明他需在指定的保险公司续保,不然就会被视作违约。然而第二年他自行去其他地方购买了价格便宜的保险,车贷公司随即直接要求他一次性还清所有贷款!这难道不是坑人吗?
还有那种等本等息的还款方式,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抢夺!正常的贷款方式是等额本息或者等额本金,等本等息表示你每月偿还的本金相同,利息也相同。也就是说,哪怕你已经偿还了90%的款项,最后一期的利息依旧按照全款来计算!有个朋友采用这种方式贷款20万购买汽车,最终算下来仅仅利息就多支付了2.5万多元。
隐形收费多如牛毛
记得我在改装厂工作的时候,经常有客户前来诉苦,说自己被4S店坑了。除了那些明显的费用之外,暗地里的收费简直能让人崩溃 。
GPS安装费要收,说是为了“保障贷款安全”,续保押金也要交,说是确保在他们那续保,提前还款违约金同样要收,理由是他们“损失了利息收入”。
我有个朋友提前将贷款还清了,然而却被收取了8000块的违约金,我当时就发问:“这钱是从你菊花里长出来的吗?凭什么收这么多?”
贷款公司的套路
更可怕的是存在一些不良贷款公司,这些公司会找“GPS异常”“还款逾期”等借口,在半夜把你的车拖走,之后要求你交一大笔“赎车费”。
我在赛道担任教练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朋友,他遭遇了这样的事情。他明明按时归还了款项,然而车子却毫无缘由地被拖走了。要赎回车子,需要缴纳5000块钱。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是因为他使用的并非贷款公司指定的保险公司,所以被视作“违约”了。
实测数据告诉你真相
我做了个小测算,拿两种方式买一辆25万的车来比较:
全款购买:享受厂家1.5万现金优惠,实际支付23.5万。
零利率贷款,首付需付50%,无法享受现金优惠,另外要交1.2万手续费,800元GPS费用,保险必须在店内购买且比别处贵2000元,算下来总支出达到27万!
多出的3.5万就是所谓“零利率”的真实成本,按3年期计算,实际年化利率达到9.3%,这比银行贷款高出一大截!
再跟市面上常见的25万元轿车作比较:
怎么避开这些坑?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避开这些坑?
要算清楚总的成本,不要只关注每月还款金额和利率,需将所有费用相加得出总计金额,要记住,世上不存在免费的午餐,也不存在免费的利息。
要认真去读合同。虽说合同又臭又长,可确实得逐字逐句看明白,尤其是小字部分。曾经有一回我帮朋友看合同,在第15页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条条款,内容是提前还款要收取剩余本金5%的违约金,这才及时躲开了大坑。
多去几家进行比较,不要仅仅信赖一家4S店所说的内容,要进行货比三家,这样不会吃亏,对于银行、金融公司以及4S店,都要多去询问,多做计算。
不要勉强,如果发现月供超过了收入的30%,那就别硬撑着。有时候二手车,或者便宜一些的新车,其实更适合你。我见过很多人为了面子买豪车,结果每个月都在为还贷而发愁。
到底适合谁贷款买车?
说实话,贷款买车不是完全没有价值,但适合的人群很有限:
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如果能够全款买车,那么就尽量不要贷款。尤其是那些号称“零首付”“超低利率”的方案,往往存在最多的坑 。
我一个学员曾经问我:"教练,我想买辆好车贷款,你说行吗?"
我当时立刻反问他,你是否愿意花两万块钱买个教训,要是愿意,那就去贷款吧 。
贷款买车并非不可行,然而必须算明白这笔账,切勿被表面的好处蒙蔽了双眼。毕竟,世上不存在免费的午餐,唯有充满套路的“零利率” 。
记住,每一辆靓车后面,都可能藏着一个等待你跳进去的大坑。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