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极为丰富,然而真正去发现并选择一个优质课题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这要求研究者具备相当程度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教育工作者务必要善于发现和选择课题,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教育科研课题发现、选择的方法
1.问题筛选
这是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方法,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大量问题,也会产生大量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其重要性程度,研究这些问题意义的大小,确定其研究价值,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取价值明显且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
2.经验提炼
这是教育工作者能够用来发现和选择课题的方法。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通常在自身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少经验。要思考如何将经验总结出来。还要考虑如何把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回答一系列问题。如此一来一个个研究课题便出现了。例如许多校长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像“严格要求”“尊重信任”“感情投资”等 。这些经验具备普遍意义吗,对不同年龄教师的作用相同吗,对不同个性教师的作用相同吗,这些做法有理论依据吗,它们的作用一样吗,有无主次分别呢,由此形成了研究课题。
3.资料寻疑
古人说:“完全相信书本还不如没有书本”,资料里常常暗藏着大量科研课题。资料寻疑是这样的,通过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观点,追问前人的结论,揭示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等,进而从中产生研究课题。
4.现状分析
通过对教育现状展开分析,发现教育里存在的问题,或者揭露教育里存在的问题,进而选择恰当的课题。
5.意向转化
教育工作者有时会突然对教育的某一问题萌生出探索的意向,这是一定的教育实践或理论信息在思维中积累后产生的反映。要是这种意向不能及时被抓住,就可能稍纵即逝;要是紧紧抓住了,就可能产生一个研究课题。当这种意向出现时,若能对其作进一步思考,让问题渐渐清晰起来,同时对有关问题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调查,查阅相应文献资料,分析其研究价值、自身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客观条件,进而形成正式的课题。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