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上涨是商业地产市场持续增长的动力之一。戴德梁行在今年2月发布了全球写字楼租务开支报告。该报告指出,去年北京中央商务区每个工作间的年度租务开支在全球处于升势最快的地位。
局部泡沫逐渐显露值得警惕
商业地产市场升温速度很快,其中隐含的风险以及泡沫正渐渐显现出来。在中国银监会2011年年中工作会议于去年8月召开时,银监会作出提醒,对于商业地产以及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风险要保持“关注和警觉”。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各大城市发展迅猛,这类项目主要以商业、办公为主。到2015年,20个重点城市新增入市体量会达到万平方米。以西部某省会城市来说,2011年主城区人口是530万,城市综合体存量为523万平方米,到2012年就会达到1061万平方米,差不多翻了一番。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周建成觉得,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中西部城市的商业地产会面临供应过剩的风险 。
世邦魏理仕有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按照过去两年平均消化量进行静态计算,我国不少二线城市商业地产的消化周期会超过15年,有的消化周期甚至能达到60年 。由此能够说,从供需关系方面来看,我国商业地产泡沫正渐渐显现出来 。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称,目前很多地方商业供应面积严重过剩,未来肯定会有一大批大型商业中心经营不起来,会让开发商和买铺的投资者亏钱,短期内市场上商业地产项目供应量过大,地产商的开发、运营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商业项目将难逃关闭、重组和被收购的命运。特别是二线城市的新区项目,当下住宅销售情况不佳,商业地产因此缺乏足够的人流,也缺乏足够的消费来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商业项目都直接卖给了个人投资者。在一些城市,商业地产项目大量同质重复建设,而短期内消费能力又没有大幅上升,把商业项目直接销售给个人投资者,无疑是将巨大风险转嫁给了后者,这很容易使商业地产泡沫在投资者频繁倒手中越吹越大。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周忻觉得,商业地产要有完整的运营模式,开发商起码得有自身的核心经营载体,当下不少开发商手握商业地产却根本不清楚该怎么运营,此外,中国的融资环境等各方面支持不完善,不具备开展大量商业地产运营的格局。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