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中国之声关注到一种情况,即花1200元,没有营业执照、无食品经营许可证、无实体店的三无黑外卖能轻松上线美团。再联想到此前多次爆出的车库外卖店、民居外卖店等情况,这让人不禁担忧外卖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此,美团外卖作出回应,称此次出现黑外卖,原因是审核不严格,在未来会持续加强审核工作,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展开整改。
三无店铺,只需要1200元,就能开店
多家媒体曾报道美团、饿了么上存在“三无黑店”,这些店铺没有营业执照,没有食品经营许可,甚至没有实体店铺。外卖平台多次被监管部门约谈后承诺整改,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外卖平台的审核几乎“形同虚设”,这给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记者以想要开店作为理由,向一位声称能够代开店的卖家询问,他作出承诺,那种没有实体店,没有营业执照,没有食品经营许可的三无店铺,仅需1200元,就能够在美团、饿了么上面开店 。
代开店:没有实体,没有营业执照,没有食品许可证。无双证无实体的情况下,我们这边可以开,不过收费要1200。然后我这边能帮你开下来。
“黑店”上线2天 只有区域经理电话确认
没有任何执照,实体店自然无法开办,又怎能通过美团的审核呢?
记者通过美团外卖商家 APP 发现,店铺业主并非记者本人,即便记者已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而且,要求必须上传的实体店照片是完全 PS 而成的。更夸张的是,店铺营业执照的发证日期因 PS 人员笔误写成了年,竟也能通过美团外卖的审核 。
9月21日,记者在北京的“黑店”上线。上线2天后,仅有负责审查店铺的区域经理,从江苏扬州通过电话进行了确认。
经理表示,打电话是来确认一下,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就可以直接跟他说 。
记者:“我看这是一个扬州的座机啊?”
经理:“对这是我的工作电话。”
工作人员表示审核环节出现了疏漏,美团外卖回应会完善商家资质审查,并且对不法中介采取措施。
报道播出以后,美团外卖很快就让记者开设的三无店铺不再显示。美团外卖有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无店铺能上线是因为审核环节出了差错 。
美团外卖工作人员表示,此报道暴露出审核环节有疏漏,先是人工审核时把关不严,机器审核时同样如此,最终造成错误结果。对于涉事商户,相关业务人员因中秋假期,上门核查时间延后,没能及时审核,致使不合规商户留在平台上。报道中提到的非授权中介机构,靠伪造资质证件来谋取利益,这一直是他们重点打击的对象 。
美团外卖称,对于此次报道所揭露的问题,感谢媒体及公众的监督与关注,就工作失误致歉,未来会完善商家资质审查,还会对不法中介采取措施 。
美团外卖负责人表示,鉴于此次暴露出了问题,美团外卖在商家资质审查方面,将立即切实推进以下改进措施:
立即推进审核系统的完善工作,加强人工审核与巡查力度,建立由多家验真机构进行交叉验证的机制。
强化商户审核流程,对业务人员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其及时落实上门实地核查商户环境。
针对黑中介制作虚假证照这种违法行为,我们在今年4月成立了专门机构,以此推动线索自查工作,同时协助打击工作。
感谢媒体与公众的监督、关注。我们就此次审核工作的失误,向广大用户表达诚挚歉意。我们会以此为教训,尽快落实整改暴露出的问题,彻底履行好食品安全的平台主体责任。
律师:互联网平台为拓展资源,没有尽到应有义务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觉得,这类事件已发生多次,然而始终没有被彻底消除,在绩效考核等多种压力之下,互联网平台为了拓展资源,并未履行应尽的责任:
赵占领表示,去年多次出现过这种情况,有很多媒体进行了曝光,像美团也不断有此类事情发生。为了KPI考核,或者为了拓展商家资源,下面那些中间部门可能会放低审核要求,致使没有资质或者伪造资质的商家能够随意上线外卖平台 。所以这块主要是说,平台在安全管理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
律师: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处罚较轻缺乏震慑力
赵占领觉得,《食品安全法》早就有规定,要是第三方平台没有履行相关审核登记义务,那么食品安全部门会责令其改正,并且会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然而这种处罚对于刚刚上市,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美团来讲,根本不算什么。
赵占领表示,之前存在处罚的案例,当然,这个处罚对外卖平台来说,算是比较轻的,所以会致使一些外卖平台认为,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对其影响不大,无法形成有效的足够震慑。所以对于外卖平台上的商家,无证经营的情况必须要严查,伪造资质的情况也必须要严查,外卖平台应当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要在准入环节上严把准入关。
记者:任梦岩、尹希宁(实习)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