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学校统一组织,我参加了教科版小学《小学道德与法制》教材培训研讨会,会议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情况,二是进行教材内容解读。培训学习是一次很难得的与他人交流的好机会,能学到许多东西,还留给我满满的收获以及深深的思考 。现将自己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道德与法治》的前世今生 ,从最初的《政治常识》发展到如今的《道德与法制》 ,能够看出教材编写淡化了政治内容 ,强调道德 ,社会的核心理念是让道德回归生活 。以儿童的生活作为基础,让儿童在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过程当中,认同自己,尊重他人,重点强调在家庭和个人领域。两位老师都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特点进行了分析,使得我们对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新教材具有突出特点,其体现了卡通版面,这种版面受学生喜爱,呈现出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将抽象问题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 。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活动型教学里学生的活动进程当作设计的主要依据。篇二培训期间,在方老师的讲解之下,我对新教材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可以讲新教材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一些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培训中,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这让我清楚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是要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其目的还在于顺应时代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还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的可贵之处在于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且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地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方丽敏老师讲述精彩,安子琴老师讲述也精彩,在她们的讲述中我对新教材有了深入了解,这会成为宝贵经验,助我在以后教学中正确掌握新教材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培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培训时间虽短,却让我感受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现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
那么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究竟怎样呢?首先,教育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致使法制教育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在学校教育里,跟其他课程相比较,法制教育依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并非无关紧要,而是非常必要的。其次,任课教师的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队伍缺少专业化,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需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以及中央两部“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将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编写出具备统一标准且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小学法制教育重视文化课,却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学校缺乏专门的法制教育人才。授课教师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识教育,然而并不系统、全面。
昌邑市围子小学的田亚卿老师与满晓红老师觉得,要让小学生成长为思想健康且人格健全的人,老师应对法制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守法;其二,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法律法规相关联,例如过马路的方式,不能干扰他人休息,不能损毁文物,乘坐交通工具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有许多事情在部分同学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实际上这么做已然违法。所以大家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以及法律法规。还要从身边小事做起,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我们积极学习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