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真正的品牌拥有特定心智流量,稀缺注意力导致稀缺流量

Time:2025年05月02日 Read:3 评论:0 作者:haiwenboyue

高维君说:

真正的品牌,都拥有特定的心智流量。

来源| 顺知定位咨询

文| 潘轲 邱韵

流量一词,并非信息时代才出现,很早以前就有了水流量、车流量、人流量的说法,在某地点,单位时间内汇聚的物体越多,那么流量就越大。

在网络世界里,流量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能够变得无限大。在这个地方,流量的汇聚体现为人注意力的集中,要是谁成功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那么谁拥有的流量就大 。

注意力稀缺致使流量稀缺。要是没有流量,潜在顾客便无法注意到你,如此一来,相对他而言,你就等同于不存在 。

大家思考一下,你们各自最亲密的人生伴侣,从你认识他/她的那一日开始,他/她才在这个地球上出现,在你认识他/她以前,他/她对你而言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现实十分残酷,打造品牌也是如此,精心策划、宣传、投放,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曝光度,以便潜在顾客能够看到并关注到品牌。做公关、投广告,都是在花钱买流量。有流量品牌才能存在,没流量品牌就无法存在。所以,流量是关键,拥有流量的一方就是王者。

人人都渴望拥有流量,流量究竟源自哪里呢?鉴于流量等同于顾客的注意力,那么怎样才能获取顾客的注意力呢?

1.流量来源于特定需求

流量来源于特定的需求,因为需求会唤醒人的注意力。

马斯诺需求层次图对人类需求进行划分,它把人类需求分为安全的需求,还包括社交的需求,也有尊重的需求,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及处于最底层的生理需求。

需求层次图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这意味着生理需求是大部分人所必需的。在现实当中,大部分人追求的是保障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求,这些属于低层次的需求。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拥有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

如果你不口渴,即便眼前摆着几瓶水,你也会视若无睹,一旦口渴,便会立刻看到并想拿起来喝。在没有孩子前,你通常不会关心早教品牌,等孩子一出生,甚至在怀孕时,你就会格外关注哪些早教机构口碑好,孩子该去哪学英语,去哪学艺术?更高级的情况是,当你想要出国深造来提升自己时,你就会开始去查询各个学校的资料,还会去找相应的中介机构。

特定需求,是天然存在的巨大流量来源。

2.流量来源于特定场景

特定场景是指,我们处于被某种客观条件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时,即便自身没有需求,注意力资源也会被抢夺 。

·线下场景的流量来源

比如说乘坐地铁,地铁里有广告,你会看吗?比如说在机场候机,坐着没事干,肯定会去留意身边的信息。比如在写字楼里等电梯,分众传媒的屏幕在离你不到一米的地方播放广告。

后来有人得到了启发,在美容美发厅的镜子上设置了一个小电视,因为在理发以及做头发的时候,人们没办法看手机,所以能把闲散的注意力资源集中利用起来 。

这都是现实生活里的一个个特定场景,生活中有许多碎片式场景,这些场景都存在获取流量的机会。

线下特定场景存在需求,若这些需求能够借助线上应用得以解决,那么便能够创造出新的流量来源。

在商场内等待就餐时,若开启“美味不用等”进行远程订座,可节约诸多时间,它解决了该特定生活场景的问题,创造了新的流量入口。如饿了么 APP、滴滴打车 APP,当线下有就餐或打车需求时,便会打开它们,这实际上是创新了吃饭与打车这两个特定生活场景的流量来源。

·线上场景的流量来源

除了现实生活场景之外,还有数字化时代的纯线上场景。

人都害怕寂寞,所以常通过上网聊天来频繁交流,微信占据了这一流量入口。我们渴望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搜索引擎提供了海量且便捷的信息来源,百度占据了此入口。在网上购物场景中,淘宝、京东占据了该场景。最终,聊天、搜索、购物造就了中国三大新首富,这些均是超级流量入口。

今日头条的崛起依靠“线上新闻阅读”这一特定场景,其独特算法能更精准推送消费者关心的新闻,进而占据线上新闻阅读流量入口。腾讯旗下阅文集团于2017年11月在香港上市,股价暴涨63.64%,市值突破千亿,占据了以网文小说为代表的线上阅读流量入口。

还有网上音乐,网易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等一批音乐客户端在这个场景中涌现出来。网络汇聚了之前无数散布在线下的流量入口,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流量收割效率。

3.自然流量和心智流量

需求与场景一同构成了我们的流量来源,从外显及内隐的视角来看,我们能够把它分成两类,其中第一类是外显的自然流量,第二类是内隐的心智流量。

·自然流量

a、地段流量(经营/媒介地段)

自然流量首先是地段流量,这指的是你所占据的地段,能让顾客不得不注意到你。地段可分为经营地段和媒介地段,经营地段是你的店开在街边,顾客路过时必须经过门口,像步行街、购物中心,皆是典型的经营地段。

第二种是媒介地段,它指的是媒体输出所占据的位置,典型的像电梯广告,电视节目、视频网站中的广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时,出现的第一条、第二条是广告位,还有我们平时刷微信朋友圈、刷抖音看到的信息,这些都属于媒介地段。

b、品类流量

地段流量是明显的,是容易被人关注的。还有一种自然流量,它不那么明显,这种自然流量就是品类流量。品类流量是指在品类高速发展期,只要处于品类里,就能获取到的流量,我们将其称作“品类红利”。

中国人商业嗅觉敏锐,一旦发现有好做的生意,便会立刻蜂拥而至。在品类红利期,只要投身其中,就会有流量涌入。至于是否有能力将流量转化并留住,那是另一回事,这便是所谓“参与者都有份”的流量。

·心智流量

除了自然流量,还有一种较为隐秘的流量,那就是心智流量。心智流量是什么呢?它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已想好标的的流量。这种流量是绝大部分企业经营者未曾关注到的,甚至绝大部分人也都没有关注到 。

当你想吃火锅时,海底捞会迅速在脑海中浮现,这表明海底捞占据了火锅的心智流量;当你想喝可乐时,你会下意识地拿起可口可乐,这是因为可口可乐拥有可乐的心智流量。

表面上未占用任何资源,却得到了顾客的指名购买,现实生活里诸多强势品牌,都具备这样的心智流量。真正的品牌,都拥有特定的心智流量。

1.不断耗散的自然流量

流量得来并不容易。然而,我们不难发觉,在现实生活当中,自然流量实际上是在迅速转移的,并非始终保持不变。在街道的好地段开一家店,结果一张告示说要拆迁,流量便会流失;又或者不拆迁,但是在五百米之外,万达广场开了一家新的购物中心,流量就会跑到那里去,同样发生了转移。

我们平常所说的“获客成本”,从本质上来说,是购买自然流量所需的费用。获客成本不断升高,实际上意味着购买自然流量的价格越发昂贵。购买自然流量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效果显现得快,然而想要购买流量的人数量众多 。

第一波购买自然流量的人的确能够发财致富,然而后来其他人看到发财致富如此容易,便都纷纷跟风来购买,于是流量价格逐渐上涨,最终大家都无法赚到钱,反而成了造就首富的养分。

百度竞价是购买自然流量,淘宝直通车是购买自然流量,线下购物中心的店租本质上也是购买自然流量,随着竞争加剧,同样的钱能买到的流量必然越来越少。

快手的字有小方块怎么弄_快手屏幕上的字怎么弄_快手上屏幕的字怎么写上去的

相关数据显示,九成淘宝商家希望离开淘宝,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自然流量如同物理世界中的熵增原理,处于持续耗散的情形。

2.相对稳定的心智流量

隐性的心智流量相对稳定,心智流量并非绝对不变,只是相较于自然流量的快速转移,它稳定得多 。

优衣库原本在线下销售情况良好,一在天猫开店便能够成为双十一服饰类销量冠军,这是由于优衣库具备稳定的心智流量,即便没有人在线下购物,流量都转移到线上,大家依旧会选择它。

有些企业家在竞争的关键时刻,敢于投入巨量资源,这是因为他知道,一旦买到心智流量,之后的获客成本会逐步降低。

心智难以改变,一旦品牌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位置,顾客很长时间都会选择该品牌,此时只需时不时在顾客眼前展示,维护好这个位置即可。

敢于在心智流量购买方面进行大量投入的企业家,都是极为了不起的,像京东的刘强东,瓜子二手车的杨浩涌,他们都深切地明白这一点。

企业进行经营活动,自然是要追求稳定的流量,如此一来,便无需紧跟一个又一个变化迅速的潮流,也无需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平台流量。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获取稳定的心智流量。然而心智流量并非绝对稳定,要是一个品类消失了,那么心智流量也会随之消失。

品类内部的流量会因马太效应,从弱势品牌逐渐转移至强势品牌,如此一来,若弱势品牌毫无动作,便只会愈发变弱。

定位理论被称作“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理论”,它能从根本上解决赢得竞争的问题,能解决打造品牌的问题,能解决创造顾客的问题,也就是解决品牌怎样科学地获取心智流量的问题。从定位理论的角度去解读流量,有助于帮您看清心智流量的真实面貌。

1.心智流量的入口——品类

心智的流量入口是什么,看上去似乎是需求,然而在实际生活里,人们一般用品类去表达需求。

比如说你口渴了,此时你的需求是喝水,然而你通常不会直接说我要喝水,而是会说老板来瓶水,这表达的是需求瓶装水这个品类。比如你想阅读当天的新闻,就会打开手机里的新闻 app 集合夹,其中可能有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凤凰新闻、网易新闻等,新闻客户端便是具体的品类。

·区分真品类和假品类

品类存在真品类与假品类的区分,通常情况下,符合消费者购买时思考方式的品类属于真品类,不符合的则是假品类。

在家用电器领域,消费者会购买具体的洗衣机、冰箱、空调,这些属于真品类。海尔宣称自己是“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白色家电”是专业术语,消费者不会以采购“白色家电”的方式进行思考。

购物需求衍生出线上购物与线下购物,然而它们并非真品类,当消费者有购物需求时,其脑海中浮现的是具体的购物中心、步行街、网络商城,这些才属于真品类。

餐饮的需求对应着许多品类,像是快餐、自助餐、牛排、火锅、湘菜等等,每一个品类都对应着一种特定需求,你的品牌唯有占据一个真正的品类,才称得上占据了一个流量入口。

·流量入口名(品类名)很重要

地段位置不好,就很难吸引到自然流量,品类名要是不好,也同样难以吸引到心智流量。

品类名需要通俗易懂,取一个简单且没有歧义的品类名十分重要。要是和别人做的是同样的东西,却非要给自己取一个很怪异的品类名,这恰恰是把流量入口堵住了。

开创新品类时,若取一个别人看不懂的品类名,心智流量进不来。若取一个有反面意思的品类名,心智流量也进不来。有些企业为求新求异,显示与别人不同,便在品类名称上做文章,这些都是自断生路的表现。在品类名称上做文章需慎重,相反,在品牌名上应多做文章。

·品类强弱决定流量大小

a、渠道更容易成为流量入口

渠道更容易成为流量入口,是由于渠道汇聚了众多品类。每个品类都是一个流量入口,所以渠道是所有流量入口的叠加,它汇聚了更多注意力,故而大家更容易关注它。

渠道型企业容易做大,原因就在于此。万达、阿里、腾讯,本质上都是渠道型企业。沃尔玛、天猫、微信,本质上都是渠道品牌。

b、高频的工具更容易成为流量入口

使用频率高的工具更易成为流量入口,手机是使用频率高的工具,所以它是巨大的流量入口,这就是为何即便智能手机行业已沦为红海,突围希望极为渺茫,众多互联网企业依旧前赴后继,苹果公司曾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原因在于它代表手机,拥有全球最大的流量入口。

很多互联网创业企业一开始就打算做平台,这种想法很危险。一开始应当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工具,一个高频使用的工具,吸引更多人来使用,使用的人增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平台。小马哥当年做QQ时,并未想过要打造一个大平台、构建一种生态,而是琢磨怎样让QQ不断优化,变得更好用,从而吸引更多人来使用。

c、高价产品更容易成为流量入口

高价产品的流量入口大于低价产品,这是同样的道理。消费者付出的钱多,付出的注意力就会多一些。比如买辆车所花的心思远远大于买一瓶水,买护肤套装所花的心思也远大于买一只唇膏。

很多时候高价产品可带动低价产品销售,例如花几千块买了羽绒服后,再花几百块买围巾、帽子时就不会那么在意价格了 。顾客买东西时首先会考虑口袋里的钱,会先买最贵的 。很多商家抓住人性特点,抬高相对强势品类的价格,使其成为流量入口 。

d、巧借强势品类扩大流量入口

渠道、高频、高价,这些总结起来都属于强势品类,强势品类更具吸引力,能吸引更多注意力,而更能吸引注意力的品类即为强势品类。若顾客对某个品类关注度低,不愿花心思考虑,那它就是弱势品类,弱势品类很难拥有巨大流量。

要解决流量问题,可借助强势品类的流量。例如老板吸油烟机,门店售卖的商品不止吸油烟机,还有燃气灶、消毒柜、洗碗机、烤箱等。老板成功把油烟机品类打造成流量入口,用它为其他品类导流。

但十多年前,消费者最关注的厨房电器品类是灶,如今为何变成了吸油烟机?吸油烟机能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又是为何呢?

以前没有吸油烟机,那时用排气扇可解决厨房油烟问题,真正的刚需是灶具,因为厨房核心是烹饪,烹饪首先依靠火,所以燃气灶品类关注度高,且更有潜力成为厨房电器中的强势品类。

华帝曾是燃气灶领域的专家品牌,依靠在灶具方面的优势,成为中国厨电企业中最早上市的公司。然而,华帝没有意识到燃气灶品类的入口级价值,在此之后,没有持续投入力量,没有升级产品,也没有提高售价,而是分散了资源,什么业务都涉足一点,这给竞争对手留下了极大的机会。

2010年之后,方太品牌和老板品牌相继在吸油烟机品类方面投入力量,在产品领域持续进行创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留意到吸油烟机,关注该购买何种吸油烟机。时间一长,消费者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吸油烟机品类当中了。

现在消费者购买厨房电器时,首先会思考买何种吸油烟机,于是会先前往老板或方太的门店查看。当顾客踏入老板或方太门店,销售人员往往会将流量转换至灶具上,顾客便不会再去华帝,华帝的流量因此被截流。

当吸油烟机品类成为厨房电器的流量入口时,吸油烟机领导品牌自然而然就成了流量的供给者与分配者,它能够把流量分配给燃气灶、消毒柜、洗碗机、烤箱等。这里需要注意,强势品类只能带动没有专家品牌的弱势品类,厨房电器中的微波炉和电冰箱都有专家品牌,所以吸油烟机品类的流量难以覆盖 。华帝只好自己也主推吸油烟机,靠别人施舍的流量活着。

它真正应该做的是发力,把燃气灶品类重新做起来,告诉大家灶具要买专业的,还要说明华帝的灶与其他品牌相比好在哪里,现在灶具品类依然存在着这样的机会。

2.品类和定位的关系——流量漏斗模型

我们引入一个流量漏斗模型,以此来展示完整的流量转化过程,目的是要理解品类和定位的关系。

首先,顾客要能够“看”到你。品类,主要解决的是让顾客“看见你”这一问题。潜在顾客一旦关注到你,便算是进入了流量入口。然而,要成功转化为真正的顾客,还需经过两道关口。一道是确认是否切合实际需求,另一道是在切合需求之后确认值不值,也就是“需求匹配”和“价值匹配” 。

要是这两关都通过了,流量才算是真正转换成功了,帮助品牌做“需求匹配”以及“价值匹配”,这正是定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3.心智流量的锁定——定位

快手上屏幕的字怎么写上去的_快手的字有小方块怎么弄_快手屏幕上的字怎么弄

需求和价值怎样进行匹配呢?《影响力》这本书里提到了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插队复印”,实验者仅仅在请求语里加了“因为”这两个字,结果同意其插队的人数就提高了34%。这便是“有理定势”,人们乐于为自己做的事找寻一个理由。

这时候品牌定位语就要闪亮登场了 演出票务网摩天轮 其品牌定位语是 摩天轮演出票务 90%的票都打折 这里 打折 的理由是匹配顾客的需求 槟榔品牌口味王 其品牌定位语是 提神快 嚼口味王 其中 提神快 同样是匹配顾客需求

需求匹配后,顾客确认这是其想要的,然而若觉得不值,便不会达成最终购买。此时“价值匹配”便可开启讲产品的环节,原因在于顾客真的关注你,且愿意坐下来听你讲述,唯有在这个时候讲产品才恰到好处。

喜家德水饺门店有这样的宣传语,“水饺,现包才好吃”,这是在回应自家饺子为何比别家贵,原因是采用现包方式;多芬沐浴露宣传“含1/4润肤乳”,这是在阐述产品所蕴含的价值;开利空调宣传“空调发明者”,那么其空调售价高些是否合乎情理呢;哈根达斯冰淇淋宣传“只用优质鲜奶为原料” 。这些都是围绕产品展开的,目的在于让顾客在最终掏钱付款的那一刻,认为所购买的东西值得这个价钱,觉得自己做出了十分明智的选择。

定位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品牌成为品类或特性的第一,因为只有成为第一,品牌才有资格锁定流量,品牌才有资格做流量的分配者和供给者,顾客的流量才会首先到你这里来,需要的顾客自己留下,不需要的顾客分配给别人。

像格力、必胜客、海飞丝、淘宝、京东,它们在顾客心智里都占据着一个定位,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特征,即“某个品类或特性的第一”,所以能够锁定心智流量。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怪现象,地产界存在两个怪现象,一个是万达的,一个是万科的。万达敢在荒郊野外拿地建广场,还宣称“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万科则敢于在边角地段拿地,且几乎从未失手。

快消界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潘婷、海飞丝、飘柔在中国卖场无需缴纳进场费,然而本土品牌却要支付高额进场费。王老吉曾经十分火爆,当时有些超市没有王老吉,超市工作人员会直接联系加多宝公司,请求将货物放置在此售卖,并且免除进场费。这是为什么呢 ?

这些怪现象能用一个答案来解释,那就是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头脑里占据了一个定位,并且拥有巨大的心智流量。万达的购物中心建在哪里,顾客就会去哪里购物。万科的房子建在哪里,顾客就会去哪里买房。这就是万达、万科在全国各地总能以更低价格拿到地的原因,因为有心智流量跟着它们 。

并且,有了心智流量后,自然流量会随之而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万达的商铺不愁租,万科的社区底商也不愁租。中国有句古话叫“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真正的品牌自身带有流量,判断你是不是品牌,就看是否能自带流量。

至此流量已成功实现转化,那么该如何保卫它,甚至扩大它呢?流量的保卫与扩大紧密相连,通过以攻代守的方式保卫流量,而最终目的是扩大流量,这两者都需在品类和定位方面下功夫。

1.扩大品类基础

·提升认知价值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把小小的钻石提升到了代表人类最美好爱情的高度,极大地提高了品类的认知价值,还进而极大地扩大了品类基础。

东阿阿胶将阿胶提升到国宝的高度,借此提高了品类的认知价值,进而扩大了品类基础。

这通常是领导品牌要做的事,借助这种方式引领品类进一步发展。

·降低价格

如果让原来想买但买不起的人能买得起,品类基础就扩大了。

20年前长虹彩电是个典型,它直接将价格降低30%,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短短一年多时间便成为国产彩电第一名。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长虹使几亿中国家庭提前3年以上普及了彩色电视。

奇瑞QQ率先将轿车价格降至3万多,在新世纪初期,许多年轻人想买的第一辆车便是QQ,它成为了当时国产车的销量冠军 。

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360,它直接把安全软件价格降至零。当年杀毒软件是互联网中少数几个不愁变现的领域,然而360通过完全免费,迅速扩大了品类基础,还快速成为PC互联网时代的大流量主之一。

·降低入门难度

在互联网时代,存在一些品类,这些品类不用花钱,然而却难以上手,要是降低入门难度,便能够扩大品类基础。

QQ邮箱是怎样打败曾经邮箱领域的第一品牌网易邮箱的呢?原因在于网易邮箱使用时需要进行注册,而QQ邮箱只要拥有QQ号便自动拥有了邮箱,并且无需记忆两套账号密码,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难度降低,就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 。

微博与新浪博客相对,从原本需要写成文成篇,转变为只要写几行字,甚至不写字只贴个图就能展示自我,其用户量增加了几个亿 。

在短视频 app 领域,最早的“美拍”是存在门槛的,只有长得美才能拍摄,或者拍摄出来得美才行,这个名字存在的问题是,会让那些长相不那么美的人不敢拍摄,也会让拍摄效果不好看的人不敢使用。

而后进者快手进行宣传,其宣传语是“记录世界记录你”,这句话的意思是,拍摄不需要有美美的效果,只要进行记录就行,它把拍摄难度降低了,所以在三、四、五线城市很受欢迎。

另一个短视频app是抖音,它通过提供创意,将创意和表演分离,用户只需表演,无需解决创意问题,这使得难度大幅降低,很多人觉得自己美且有创意加持,十分有意思。之前的App,像美拍和秒拍,都未解决入门难度问题,因而未能成功普及。

快手和抖音采用不一样的方式,降低了用户使用短视频 APP 的入门难度,共同促使短视频 APP 在 2018 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它们自身也成为该品类的两极 。

2.强化品牌定位

·诉求领先地位

这是一个能很好扩大流量的方法,例如加多宝宣称“每卖十罐凉茶七罐加多宝”,其目的实际上在于扩大流量,促使那些购买凉茶的人更多地去选择加多宝。

还有雪花啤酒,它强调“华润雪花,中国首家年销量突破1000万吨”,突出了在行业中的第一地位。通过诉求领先地位,吸引了原本不知情且购买同行产品的人,使得自身流量不断增多。

还有一种诉求领先地位的方法,比如“三亿人都在拼多多”,这句话是在告诉消费者,有三亿人在使用这个App ,三亿人之外的人看到后会思考,这么多人都在用,那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用一下 ,如此一来就扩大了流量 。

·提升特性价值

如果你的品牌在品类里已占据了某一特性,想要扩大流量,那么就得提升这个特性的认知价值。

公牛“小插座,大安全”海报中有个小女孩,借此凸显安全与孩子相关,提升“安全”价值,顾客对安全关注度越高,买插座时关注公牛的人就越多,公牛就会有更多流量。

在感冒药行业,三九感冒灵主打“治感冒,关键要安全” ,康泰克称“治感冒关键是要快” ,此时两种特性相互争夺流量 ,提升所占据特性定位的价值 ,便能抢到更多流量 。

3.借势他人流量

·借明星的流量

明星代言的本质是借流量,明星有流量,大众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所以请明星代言,注意力就会随之而来。有些弱势品类和品牌的广告若没有明星代言,大家会对其视而不见,这意味着没有流量。大卫拖把借助黄晓明代言,成功使弱势品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借强势品类的流量

“简一”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大理石是用于高档装修的材料,属于强势品类,它借助大理石的流量,将品类名直接定为“大理石瓷砖”,还进一步宣称“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就用简一”,它不仅借助大理石的流量,还宣传“希尔顿酒店选用简一”,借助高端酒店的流量,这些都是借助其他品类流量的举措。

·借领导品牌的流量

青花郎是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这是一个典型的借助领导品牌流量的例子。白酒品类中茅台最受关注,流量最大,因此关联茅台就能借到流量。

4.开创新品类

还有一种情况,在一个已经成熟的品类中,流量分配已经完成。此时,更好的办法是开创新品类。开创新品类本质上是顺应流量转移的趋势。因为新的事物本身具有差异化,差异化是最有效的吸引注意力的方式,而差异化达到极致就会形成新品类。

简一开创了大理石瓷砖新品类,其介绍了什么是大理石瓷砖,即具有“大理石的逼真效果,瓷砖的优越性能”,还顺应和承接了流量的转移。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开创了一个新品类,其顺应流量转移的趋势,宣传语是“个人卖给个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商业领域形势变幻莫测,普通大众看到的是流量的起伏变化,多种多样。而我们更应看到流量背后品类的兴衰更替,特性的强弱变化,看到品类对流量的引导作用以及定位对流量的锁定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商业竞争中坚守本心,打造品牌,成就属于自己的超级流量入口!

标签:
关于我们
海文博阅网,打造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阅读平台,涵盖社会动态、历史人文、生活百科等广泛内容。我们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资讯和深度文章,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桥梁。在这里,您可以随时随地畅游知识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
发文扫码联系站长微信
Copyright ©2021-2025 Comsenz Inc.Powered by©haiwenboyue 文章发布联系站长:dat818